五大主流4G芯片火拼 誰能趕超高通?
今年中國正式進入4G元年,中國移動全線發力,手機企業都開始主打4G牌,都想“以4G實現彎道超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47638.htm其實不只是運營商和手機企業,芯片廠商也看到了機會,聯發科、Marvell以及博通、海思等芯片廠商開始摩拳擦掌,以期超過3G芯片霸主——高通。新一輪的4G芯片軍備競爭已經開始,但誰能勝出?
3G/4G共存之際,何為勝?
5月17日是“世界電信和信息化日”,今年的主題為“寬帶促進可持續發展”。據ITU最新數據顯示,截止2014年底,互聯網用戶有望達到30億,其中三分之二在發展中國家。全球移動寬帶簽約用戶也將達到23億,這些用戶中的55%預計來自發展中國家。
來自中國工信部的數據顯示,4G許可證發放后,各企業投資重點開始轉向移動通信、傳輸等領域,移動通信網絡和光纖寬帶基礎設施能力不斷提升。而智能手機在中國的迅速普及,進一步推動了移動寬帶消費的快速攀升,2013年中國智能手機用戶已約占總用戶的40%之多。
4G的爆炸式發展,為三大運營商帶來了新一輪的角逐,作為全產業鏈的4G時代,組網方式必將影響產業格局,尤其是4G芯片的競爭格局。
4G剛開始成長,對于用戶而言,這必然是一個3G/4G共同使用的階段。中國電信科技委主任韋樂平表示,FDD和TDD是統一LTE標準下的兩種不同接入方式。中國電信將先采取TDD、FDD混合組網方式,并逐步實行融合組網。他還表示,3G和4GLTE將長期共存。
中國聯通在啟動4G之時就強調,3G、4G多網協同一體化運營,才是未來方向。中國移動總裁李躍也曾表示,“五年來,中國移動推動TD-LTE(即LTETDD)產業發展始終堅持的一個追求,就是實現融合。TD-LTE和LTEFDD是一個LTE,只是有兩種不同的表現形式。TD-LTE可以使剩余的頻率得到充分利用,得到更高效的組織。”
目前,中國移動的系統已經實現了LTETDD和FDD兩個模式的高度融合,可以實現兩個業務的無縫切換,并已推出五模十頻、五模十三頻,甚至六模多頻等終端,以期促進中移動LTETDD的國際化發展,并且通過多模終端給予消費者更好的漫游體驗。
組網方式確定之后,手機企業今年已經相繼推出多模4G終端,無論是華為、中興還是聯想,多模4G其實已經成為4G手機的標配。
那么,對于4G芯片的競爭,其實競爭本質已經不言而喻:通用標準是基礎、多模的支持能力不容忽視。
五大主流4G芯片比拼
聯發科、Marvell以及博通、海思、高通五大芯片廠商有著怎樣的4G市場布局?
聯發科:首款4G八核尚未有手機采用
手機“核戰”,某種意義上就是聯發科發起的,其低成本的芯片也是中國手機市場門檻大為降低的根本原因。從去年底開始,聯發科高調推了同3G的八核芯片,一時掀起手機市場的“八核之戰”,但這只是3G產品。
今年2月,聯發科推出了全球首款真正八核4GLTE手機芯片平臺MT6595,這也是到目前為止聯發科唯一一款支持LTE網絡的芯片。MT6595兼容FDD-LTE和TD-LTE4G網絡,最高支持150Mbps的下載速度及50Mbps的上傳速度,另外向下兼容DC-HSPA+、TD-SCDMA及EDGE網絡。同時MT6595還可搭配聯發科技射頻芯片,支持超過30個頻段。
2月時,酷派已經推出了千元4G手機,采用了Marvell的芯片。只能說,聯發科在4G上動作晚了。雖然2月份時推出了MT6595,但目前MT6595依然沒有相應的終端現身,預計到年底才能看到相應的4G產品。
Marvell:主打TD中低端4G手機
Marvell在進軍4G手機之前就已經定調了其千元4G的地位,并在去年發布了首款支持4GLTE的1088LTE這款首款四核LTE單芯片,在中國移動主導的TD-SCDMA領域,Marvell將重點放在了TD-LTE制式網絡的支持上。
主打中低端是Marvell的4G主打方向,目前包括酷派8736、聯想A788T以及海信X8TLTE都采用了Marvell的4G解決方案。可以肯定的是,Marvell主打中低端4G的思路為國內千元4G手機的普及起到了推動作用,不過也成為其向中高端發展的一大瓶頸。
博通:超低成本產品
博通(Broadcom)收購瑞薩4G資產后,開始出擊4G,前不久推出的首款4GLTE應用處理器(AP)整合基頻晶片,發布了兩款新的智能手機SoC處理器,整合了LTE4G雙模基帶,定位于300美元以下的智能機平臺。
從博通的4G方案中不難發現,博通的思路是交鑰匙(Turnkey)方案,可以幫助廠商快速的開發產品,不過目前博通的4G芯片依然沒有相應的產品推出。
高通:驍龍4G頻頻亮相
4G時代,高通驍龍系列處理器仍繼續發力,其驍龍800/600/400/200系列涵蓋了高中低端全線的產品需求,無論是三星、小米的安卓旗艦機型還是國內銷售火爆的千元手機,驍龍處理器總是在各大手機廠商的發布會上頻頻亮相。尤其是其多頻多模的技術更是獲得了許多手機廠商的認可。
現在高通第三代調制解調器已經規模性商用,支持現網所有通信制式,而其日前推出的第四代3G/LTE多模解決方案Gobi9×35支持LTETDD和FDDCategory6網絡上最高40MHz的全球載波聚合部署,下載速率最高可達300Mbps。Gobi9×35支持向后兼容,能夠支持所有其他主要蜂窩技術,包括雙載波HSPA(DC-HSPA)、EVDORev.B、CDMA1x、GSM和TD-SCDMA。9×35是首款發布的基于20納米工藝的蜂窩調制解調器。
截至第四代產品,高通Gobi調制解調器已能覆蓋全球所有40多個頻段、7種網絡制式和17種語音制式,是目前唯一能實現“全球模,世界通”的調制解調芯片。
海思:華為的“獨寵”
面對華為旗下的海思芯片,有人指出,全世界能在一部手機上同時支持移動2G、移動3G、移動4G、聯通2G、聯通3G、聯通4G的芯片廠商,只有華為海思和美國高通做得到。
華為的4G版榮耀X1用的就是海思自己的AP處理器加海思自己的5模17頻基帶芯片,支持聯通和移動的所有2G、3G、4G的手機卡。
但不可否認的是,除了華為手機專用海思之外,其它手機企業很少用到海思。海思芯片要想成為真正的芯片巨頭,要想超過高通,還有不少的路要走。
其實盤點下來,不難發現,4G的確是個新的機會,但如何把握時機、如何在技術上實現真正的2G/3G/4G的多模融合,還要靠技術實力,也需要在產業鏈里的全方位布局。從這個意義上說,能超過高通的芯片廠商,目前還沒有看到。
PK聯發科:比拼“交鑰匙”能力
除了在4G上的比拼之外,芯片廠商向手機企業提供的中低端手機設計方案的“交鑰匙”能力,也是比拼要素。這一領域的競爭,則集中于高通與聯發科之間。
5月15日,高通在深圳召開了高通參考設計及無線創新峰會。這是高通在深圳舉辦的第五屆參考設計及合作伙伴峰會,但能感覺到今年與往年有所不同,因為今年正值中國3G/4G多模進入開局之年。
這次大會上所宣布的一些最新數據令人印象深刻:截至目前,已有超過425款基于美國高通公司參考設計(QRD)的商用終端在21個國家推出;超過40家OEM廠商和獨立設計公司已經正式推出了QRD商用終端。QRD計劃繼續拓展規模,已經覆蓋驍龍處理器系列中從入門級到中高端的眾多芯片組,并支持Android和WindowsPhone8.1。
到底何為QRD?簡單來說,高通的QRD平臺就是一個開發智能終端的全套解決方案,如分析機構Canalys所稱,高通的QRD平臺正協助中國大批功能手機企業轉向智能機業務。通信行業的專業人士早都明白,其實正是聯發科的低價、一站式手機平臺解決方案,才降低了手機開發成本,導致深圳眾多手機企業如雨后春筍般冒出來。
此前,高通的芯片解決方案一直面向高端智能手機,QRD平臺是高通“向下走”面向大眾市場智能手機的解決方案,原本屬于高端處理器及高端智能手機的組件和性能,正逐漸遷移至面向大眾市場的千元智能機系列,包括28納米工藝、64位、KraitCPU、AdrenoGPU、全制式及4GLTE、高達1300萬像素的攝像頭、面部識別、游戲優化、高清視頻、網頁優化技術、手勢識別等。
而且與高端產品不同,QRD以“交鑰匙”為核心,手機企業拿到這個方案后,可以立刻開發自己的智能手機。某種意義上,QRD平臺是高通單辟出來的產品線,以針對聯發科的競爭。
面對QRD平臺與聯發科的競爭,去年在采訪高通高級副總裁JeffLorbeck時,他表示:“在千元智能機市場,我們需要慢慢經營。”不過,據深圳手機企業內部人士稱,“目前我們采用的高通QRD平臺在價格上比聯發科的便宜5%到10%。”
總體來看,2014年是中國4G元年,也是各大芯片廠商逐鹿之年,未來所有的新品都將圍繞4G展開,博通、Marvell還在努力掙扎,聯發科欲借4G上位但卻沒把握好時機,海思還需要進一步穩定質量,擴大產業鏈的合作。
芯片廠商都想借4G彎道超車,目前高通仍一馬當先,要想超過高通,還需假以時日。
cdma相關文章:cdma原理
高通濾波器相關文章:高通濾波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