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發展中的汽車主動安全技術

        發展中的汽車主動安全技術

        作者: 時間:2012-11-05 來源:網絡 收藏

        1.前言
        汽車誕生和發展的百余年來,汽車安全一直受到汽車制造企業、汽車消費者以及各國政府的普遍重視和關注。在汽車工業發達的國家中,巨大的人力、財力、物力不斷投入到汽車安全性的研究領域,并制定了大量相關的汽車安全性標準,如國際標準(ISO)歐共體標準(ECE)、聯合國歐洲經濟委員會標準(EEC)以及各個國家標準(其中美國聯邦機動車安全標準FMVSS及日本的汽車安保基準頗具影響)。
        盡管世界各地的安全標準千差萬別,但由于汽車工業的國際化特征,汽車大國之間通過雙邊及多邊的合作不斷對汽車安全標準、法規加以協調、整合,使該領域的國家邊界日益模糊。經過近幾十年,尤其是進入90年代以來的發展,未來汽車安全的新概念已大致形成。
        從現實生活中可以看到,盡管被動安全技術可以有效地減輕事故災害,但技術更為重要,它可以避免人員及車輛的損傷,尤其是可以避免事后由于交通堵塞引起的可觀的間接經濟損失,可謂防患于未然。

        2.發展動因
        隨著汽車保有量的增長,道路交通事故已成為世界性的社會問題。全世界每年死于道路交通事故的人數估計超過50萬人,傷1000萬人,而我國則是世界上交通事故最嚴重的國家。嚴峻的現實使人們不能不正視汽車安全性問題。從市場營銷的角度看,提高汽車安全性就是增加企業產品的市場占有率;從消費者利益的角度看,提高汽車安全性就是強化對人的生命和財產的保障;從政府管理的角度看,提高汽車安全性就是穩定社會、保證經濟繁榮的重要舉措。
        進入90年代以來,無論是汽車消費者還是政府管理者都對未來汽車的安全性的期望值愈來愈高。隨著社會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汽車消費者和政府管理者的這種心態是合理的,也是必然的。這種趨勢很快體現在各國的汽車安全法規上,汽車安全法規經過不斷修訂和追加,變得越來越嚴格和完善了。先是美國由運輸部和國家公路交通安全局制定和監督實施的FMVSS法規使事故死亡人數減少20%。隨后,歐共體、日本、澳大利亞、加拿大等國也相應公布了自己的法規,它們大多參照FMVSS和ECE進行修改和補充,且強制性越來越嚴格。我國繼1989年制定的GB/T11551-89“汽車乘員碰撞保護”、GB/11557-89“防止汽車轉向機構對駕駛員傷害的規定”、GB/11553-89“汽車正面碰撞時對燃油泄漏的規定”后,汽車碰撞安全法規系統也已呼之欲出,政府管理部門的法規使汽車企業不能不在汽車安全性上做出迅速而有力的回應。
        另一方面,汽車工業已成為當今世界上最典型的集團化、世界化產業,在全球經濟一體化和知識經濟初見端倪的背景下,尤其是亞洲金融危機后,世界各大汽車企業都在力求提高產品性能、占領技術制高點、適應國際化的多元化需求、積極開拓和占據國際市場。汽車安全性也自然成為各國工業支柱產業發展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傳統的針對沖撞后的乘員保護的技術和措施已經遠遠不能滿足現代交通對汽車安全性的要求,把以沖撞安全為核心的傳統汽車被動安全技術發展為以預防為核心的現代汽車技術已成為現代交通的迫切要求,而以先進的電子、通訊及信息技術在汽車上的應用為特征的新一輪汽車技術革命恰恰為此提供了可能。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霍州市| 社会| 宣威市| 沅陵县| 桂东县| 包头市| 平昌县| 沁源县| 镇赉县| 沙洋县| 石屏县| 紫云| 霸州市| 景宁| 昌平区| 巴里| 朝阳市| 洪泽县| 运城市| 页游| 乌鲁木齐市| 沅陵县| 新民市| 伽师县| 鹿邑县| 丰城市| 乐东| 永修县| 阜康市| 长乐市| 旺苍县| 绥中县| 武隆县| 措勤县| 五原县| 禹州市| 龙陵县| 宁强县| 保山市| 韩城市| 波密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