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電源與新能源 > 設計應用 > GIS中隔離開關電弧放電過程的理論分析

        GIS中隔離開關電弧放電過程的理論分析

        作者: 時間:2013-12-13 來源:網絡 收藏

        1.引言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27572.htm

        近年來,隨著我國特高壓電網的逐步建立,以SF6氣體作為絕緣介質的封閉式組合電器(Gas Insulated Switchgear, ),由于其結構緊湊、可靠性高、維修周期長且節(jié)省安裝空間等優(yōu)點,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中的在其投切空載短母線時,由于間隙會產生特快速暫態(tài)過電壓(Very fast transient overvoltage, VFTO),嚴重影響了電力系統(tǒng)的穩(wěn)定運行和相鄰電氣設備的安全使用。

        VFTO是一個在連續(xù)多次過程下產生的階躍電壓波。過程的研究,不僅對VFTO的仿真計算[3]具有重要的意義,而且對于的設計、選型和結構的改進等都具有重要的工程應用價值。電弧放電是氣體放電的一種形式,由氣體擊穿至形成電弧是一個非常復雜的物理過程。GIS隔離開關間隙擊穿進而電弧放電,是VFTO產生的根源,其電弧放電過程是影響VFTO波形的根本因素,但一些相關的理論目前尚未完全統(tǒng)一,有關GIS隔離開關電弧放電的研究正處于不斷的發(fā)展之中。

        2.GIS隔離開關電弧放電過程的理論分析

        隔離開關電弧放電過程與很多因素密切相關,本文認為集中體現為2大類,即確定性因素與非確定性因素。確定性因素包括:開關線路的電壓等級,開關的型式結構,最大間隙擊穿電壓等;不確定因素包括:重復擊穿的次數、擊穿時刻和熄弧時刻,電弧電流大小及其持續(xù)時間,電弧電阻在不同階段的取值等等。數學建模與仿真已經成為研究電弧放電的重要工具。電弧是一個復雜的動態(tài)物理與化學過程。在電弧模型的研究初期,Cassie和Mayr提出了獲得普遍認可的經典黑盒模型。此后,許多學者對黑盒模型進行了演繹和推導,進而提出了一些新的模型。當前,隔離開關電弧的數學模型多以黑盒電弧放電的數學模型或Toepler電弧模型為基礎進行改進,通過對電弧實驗數據的擬合來確定模型中的物理參數。

        目前,對GIS隔離開關電弧放電的研究中,多是針對臨界擊穿電壓的測量或數值計算,而對于開關間隙擊穿過程的研究很少。

        擊穿過程也即電弧的形成過程,根據氣體擊穿理論的流柱理論,開關開斷過程中,擊穿總是由介質最薄弱那點引起,然后貫穿動靜觸頭之間,從而形成連貫的放電通道,導致間隙擊穿產生電弧。氣體的擊穿過程對于后續(xù)電弧的發(fā)展變化過程以及VFTO的陡度具有決定性的意義。當前在描述開關間隙“擊穿過程”的電弧弧模型的研究方面,比較有代表性有指數衰減模型、雙曲線模型、Toepler擊穿模型等。其中,指數衰減模型是由麥也爾電弧模型推導簡化而來,該模型可以基本描述電弧放電時的弧阻變化,用指數函數近似表示為:

        GIS中隔離開關電弧放電過程的理論分析

        式(1)中,τ=1ns為時間常數,r0=0.5Ω為靜態(tài)電弧電阻,R0=1012Ω為隔離開關起弧前電阻。該模型的擊穿延時約為30ns,擊穿延時是影響特快速暫態(tài)過電壓VFTO波形及特性的重要因素,遺憾的是當前仍沒有有效的手段對該參數進行測量或計算,對擊穿延時的研究是VFTO領域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

        此外,電弧的熄弧過程也是影響VFTO特性的一個重要因素。對于電弧的熄滅當前存在兩種理論,即弧隙介質強度恢復理論和弧隙能量平衡理論。前者認為電弧放電是由于外加電場將間隙擊穿的結果,電弧的熄弧條件為電流過零后,弧隙介質恢復強度在任何時刻始終高于弧隙上的恢復電壓。后者認為電弧放電并不是電流過零后簡單的電壓擊穿,而是電路及弧隙之間能量平衡的性質。因此,電弧的熄滅條件為弧隙的輸入能量小于弧隙的散出能量。

        從252kV GIS的試驗中采集了大量的電流波形,從電流波形來看,高頻成分過零后,電流的振蕩趨勢并沒有變化,而是一直持續(xù)下去,直到其振蕩幅值不斷減小,漸趨于零。這說明隔離開關電弧并不是高頻過零熄弧,而是幅值趨于零才熄弧,進一步驗證了弧隙的能量平衡理論中的熄弧規(guī)律。進而可以用以下數學模型近似表達整個電弧放電過程:

        GIS中隔離開關電弧放電過程的理論分析

        式(2)中,R1表示擊穿前電阻;R2表示燃弧時電阻;τ1表示擊穿過程時間常數,τ2表示熄弧過程時間常數。R1一般取值1012Ω,R2一般取值在幾歐姆左右,具有一定的隨機性。

        τ1直接影響到VFTO波形及上升時間,τ2是由熄弧時間決定的,其值會影響VFTO的熄滅速度。當前對于τ1和τ2的取值仍僅憑經驗,缺乏進一步的試驗研究和理論計算,是科研人員一個重要的研究方向。

        3.結論

        本文主要探討了SF6氣體絕緣組合電器中隔離開關電弧放電過程,對當前隔離開關物理數學模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分析,指出了今后研究過程中注意的問題和研究方向。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qū)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田县| 化德县| 伊金霍洛旗| 漳平市| 霍城县| 福清市| 阿拉善右旗| 句容市| 弥渡县| 桐柏县| 庆安县| 吉首市| 桃园县| 额济纳旗| 鱼台县| 屏东县| 宁夏| 金华市| 奈曼旗| 科尔| 南投县| 津南区| 潮州市| 南昌县| 四子王旗| 巴林左旗| 普兰县| 广德县| 颍上县| 天峻县| 南靖县| 沙田区| 肇东市| 平乐县| 凌源市| 枣庄市| 富民县| 乌兰察布市| 来安县| 个旧市| 中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