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PGA的仿真系統數據采集控制器IP核設計
2 系統設計
基于前述數據采集控制過程,本IP核分發送數據和采集數據兩種處理機制進行設計。相應地,將本IP核內部劃分為IP核控制邏輯模塊、數據模式轉換模塊、網絡通信模塊、寄存器模塊、總線模塊以及時鐘模塊六部分。其相互關系如圖3所示。
主要模塊功能及其特征描述如下:
(1)IP核控制邏輯模塊:負責整個IP核的控制與運行,當接收到主機發來的工作命令后,該模塊根據命令的種類(發送數據或采集數據)向相應的模塊發送控制命令;出現異常時,本模塊根據事先定義好的規則對異常情況進行處理;
(2)數據模式轉換模塊:該模塊在接收到IP核控制邏輯模塊發來的工作命令后,啟動數字信號——模擬信號的轉換;
(3)網絡通信模塊:采用專用的快速以太網控制器,利用其內部集成的控制器及協議棧,可以方便地與前端模擬設備連接通信;同時利用其支持10/100 M全雙工傳輸模式的性能,實現快速收發數據的目的;
(4)寄存器模塊:包括寄存器訪問和寄存器單元兩部分。寄存器訪問部分的作用在于,當寄存器訪問程序被IP核控制邏輯選中調用時,IP核控制邏輯可通過其對寄存器單元進行讀或寫操作訪問;寄存器單元部分作為發送或采集機制流水線工作時,數據流動的中間暫存介質。基于本系統的設計目標,選擇SDRAM作為寄存器單元的硬件支撐,因其讀寫時序較復雜,需在本系統中集成專用的SDRAM控制器IP 核與其對接[5];
(5)總線模塊:負責各模塊之間信息的傳輸,如提供Avalon接口供寄存器訪問時使用,它使用Avalon必需的信號來訪問寄存器,并支持任務邏輯傳輸類型[6];
(6)時鐘模塊:產生相應頻率的時鐘供給IP核,時鐘的頻率由系統時鐘頻率分頻所得。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