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光電顯示 > 設計應用 > 中國OLED產業一路風雨一路歌

        中國OLED產業一路風雨一路歌

        作者: 時間:2011-10-03 來源:網絡 收藏
        中國產業初具規模

        目前,面板的生產廠商主要集中于日本、韓國、中國臺灣這三個地區。隨著三星SDI推出全球首款AM面板,以及Sony和LG分別推出11英寸、15英寸TV后,日本、韓國、中國臺灣等廠商在OLED的市場競爭實力越來越強,同時也在方面取得了更好的競爭地位。此外,包括LGDisplay、奇晶、TMD及三星電子等廠商,也都加快了技術開發的腳步。

        OLED產業發展受到了中國政府的高度關注,在工業和信息化部支持下,中國內地的OLED研發取得了突破性進展。2008年10月,由清華大學組建的維信諾公司在昆山成功建成中國內地第一條OLED大規模生產線,實現了小尺寸OLED顯示屏的量產。

        截止到2010年年底,中國內地主要有昆山維信諾、汕尾信利、四川虹視、佛山彩虹等企業從事小尺寸OLED生產。而中國首條AMOLED中試線已經在昆山建成投產并于2010年底打通全部生產工藝,上海天馬和佛山彩虹都在建設4.5代AMOLED生產線預計2011年即可量產,京東方及四川虹視等也在積極進行AMOLED項目研發工作。內地的AMOLED產業即將見到豐收的碩果。

        在政府支持方面,由于OLED是技術資金密集型產業,也是信息產業前沿技術,需要國家相關部門站在戰略的高度對OLED產業進行整體規劃,集中資源,強化自主創新,引導和鼓勵企業加入OLED產業鏈并給予資金支持,形成可持續發展的能力。

        2010年主要是在2009年發布的《電子信息產業調整與振興規劃》的基礎上,繼續開展工作。如工信部的電子信息產業專項資金和部省共建產業示范基地、財政部的關于新型顯示器件生產企業進口物資稅收政策等。廣東省作為中國電子信息產業傳統大省一直重視OLED產業發展。2010年1月,中國首個部省共建OLED產業示范基地落戶佛山順德,這為廣東省在OLED產業繼續保持領先打下堅實基礎。

        OLED市場潛力巨大后市發展可期

        市場研究機構LuxResearch宣稱,(OLED)的應用只有少量的市場,到2020年總的市場規模約為5800萬美元。

        (OLED)具有預期成本低廉、光線分布均勻柔和等優勢。但目前技術并不成熟,目前生產成本很高。根據LuxResearch最新的研究報告,雖說OLED的成本在近10年來大幅下降,但是與其他的照明技術相比依然毫無競爭力。因此到2020年,OLED的市場只有5800萬美金。

        在這份題為“尋找OLED照明的突破點”的報告中,LuxResearch分析了OLED作為制備在玻璃或柔性面板上的散射型面光源,在照明運用上的市場前景。目前OLED的成本約18美元/流明;到了2020年,報告預期制備在玻璃上的OLED成本將降至0.71美元/流明,而制備在柔性襯底上的OLED其成本只有0.18美元/流明。盡管OLED的成本出現大幅下降,但與其他的照明技術相比依然昂貴,因此其應用的范圍受到了限制。

        “開發商們依然在為OLED照明尋找著顛覆式的創新性應用,希望能夠引導OLED的銷售和應用,從而使OLED市場擴大到一個更高的水平。”該報告的主要作者,LuxResearch公司分析師JonathanMelnick說,“問題是,OLED照明的成本遠遠高于其他各種新型的或原有的照明技術,在可預知的未來,只有那些諸如裝飾照明等對價格不敏感的照明領域才可能使用OLED。”

        為了預測OLED照明市場,LuxResearch公司通過分析OLED在諸如燈光設計、燈具、普通照明、耐用照明、汽車和航天工業等各個細分市場的潛在性用途后建立了詳細的模型。報告中指出:

        燈光設計中運用到了OLED光線分布均勻柔和的特點。盡管OLED不會在成本上挑戰白熾燈、熒光燈和LED;但在體現美學的燈光設計市場中,OLED以其獨特的發光特性將獲得很好的機遇。OLED用在諸如高級賓館、娛樂場所、高級酒吧和餐廳等需要高端照明的場所顯得尤為合適。一旦采用柔性襯底的OLED在2015年能商業化生產,在此細分市場上OLED的需求量將出現井噴式增長。總而言之,在燈光設計這一細分市場,OLED出貨量將在2020年達到3200萬美元。

        OLED的高成本限制了其在燈具市場上的應用。但OLED制造商們通過和燈具設計師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將目光瞄準了這個市場。LuxResearch公司預測,燈具產業將成為繼燈光設計產業后的第二大市場。到2020年,這個細分市場的規模將達到2200萬美元。但OLED的燈具售價達到數千美元一盞,這將使許多潛在消費者望而卻步。

        根據科技發展,柔性襯底的OLED在后半個10年中將占居主導地位。一旦柔性襯底OLED照明面板在2015年實現商業化生產,將立即從玻璃襯底OLED中搶占大量的市場份額。另外,柔性襯底OLED的低成本和獨特發光特性將使之成為下一個10年中OLED照明技術發展的引領性技術。在2020年,OLED總共5800萬美元的市場中柔性襯底的市場份額將達到63%。

        OLED產業發展現狀解讀

        但就目前而言,中國雖具有一定的OLED產業基礎,但產業鏈尚未現成。中國沒有面向產業化的成套OLED生產設備制造廠商,關鍵設備以及整套設備的系統化技術等都掌握在日本、韓國和歐洲企業手中。ITO玻璃、光刻膠、干燥劑以及封裝用的紫外固化膠等原材料,也不同程度地存在類似的問題。由于中國技術發展滯后,面板的制備技術薄弱,生產管理經驗積累不足,因此在AMOLED的生產工藝開發方面難度較大。

        此外,中國資本市場不夠成熟,企業融資的渠道狹窄。國家在基礎研究、行業標準、行業資源整合方面的角色還有待強化,同時缺乏OLED產業的生產、開發及管理人才,這些都是中國OLED產業化的弱點。

        目前,全球已經有多家公司在從事OLED驅動IC的設計和生產。OLED有源驅動面板受到價格高,硅材料與有機材料匹配性較差等限制,成為全球OLED產業發展的瓶頸。而中國只能從國外引進驅動IC;在大尺寸和彩屏技術上由于設備條件相對落后,資金投入相對缺乏,目前與國外發展有很大差距。這些環節上存在的不足都一定程度地制約了中國OLED技術的發展。而在專利方面,小分子OLED材料和結構的基本專利主要掌握在美國柯達公司以及日本出光興產等公司手里;高分子PLED材料和結構的基本專利主要掌握在英國CDT公司和美國DuPont等公司手中;在有源驅動方面,日本的三洋、Sharp、SEL、Eldis,韓國的三星、LG和中國臺灣工研院都掌握一定量的核心專利。

        總體而言,國內OLED目前還處于起步階段,幾乎上游所有的材料配件如驅動IC、導電玻璃、封裝玻璃、有機材料、精密掩模板等都需要從日本、韓國等地購買;并且,OLED設備目前雖然已經能夠滿足大規模生產要求,但還沒有標準化,設備廠家對OLED生產技術的了解遠不如擁有長期研發和中試生產經驗的OLED業者。

        小尺寸已騰飛期待大中尺寸起步

        小尺寸OLED技術已經成熟并迅速進入手機市場。OLED的自發光、超輕薄、響應速度快、寬視角、低功耗等特性使搭載OLED屏的手機令人追捧。OLED已經初步確立了作為第三代顯示器領導核心的地位,隨著技術的成熟和大尺寸量產工藝的突破,OLED產品將向更大尺寸延伸。

        蘋果iphone帶動了大尺寸智能手機的普及,也使OLED屏幕進入了市場。尤其是對主動式OLED(AMOLED)來說,目前主要的市場推動力基本都是來自于高階手機及較大尺寸應用市場。AMOLED的發展使其出貨額繼2009年首次超越PMOLED后,繼續增長。市場正隨著技術的推動和應用產品的不斷升級而不斷成長壯大。根據賽迪顧問數據顯示,隨著手機和MP3/MP4等應用產品需求的推動,OLED顯示屏市場自2005年開始快速成長,到2010年,中國OLED出貨量達到135.2萬片,同比增長38.2%,出貨量的增加一方面來自于應用市場的需求增長,另一方面來自于廠商產能的增加。

        OLED為中國顯示產業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由于中國在CRT和LCD的發展早期沒有能夠及時進入,使其缺乏核心技術和競爭能力,中國因此只能依靠低廉勞力及強大的代工等方式參與產業鏈上利潤較低的組裝及測試。而OLED的出現,為中國顯示產業提供了一個難得的發展機遇。

        同時,中國是全球消費電子產品的主要生產國,也是全球最大的OLED應用市場,其中45%以上的IT產品與顯示器件有關;中國內地的手機產量占全球產量的50%以上;中國內地的MP3/MP4產量占全球產量的90%以上;而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的產量占全球產量的一半以上。隨著OLED面板成本的進一步下降和產能的進一步提升,未來在其他消費電子產品的應用水平也會有所提升。如國產品牌已經開始出品采用OLED屏幕的產品,如聯想在其樂phone手機上采用AMOLED屏,開創了國產品牌手機試水OLED的先河。因此,中國發展OLED產業和市場發展的潛力巨大。

        基于對OLED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兴文县| 成都市| 高唐县| 罗甸县| 鄂尔多斯市| 遂昌县| 曲麻莱县| 额尔古纳市| 大竹县| 台东市| 东海县| 林甸县| 休宁县| 克山县| 阿瓦提县| 革吉县| 石首市| 丹东市| 石棉县| 福州市| 崇文区| 上杭县| 安塞县| 肥城市| 富宁县| 泗水县| 黔西县| 财经| 太谷县| 远安县| 荆门市| 伊宁县| 呼图壁县| 景谷| 沁水县| 同仁县| 察雅县| 马尔康县| 崇左市| 丰都县| 应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