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專利06年占全國發明專利半壁江山
——
國家知識產權局新聞發言人尹新天介紹,2006年我國對國內外發明專利授權結構發生了明顯變化,國內授權數量同比增長了21.1%。國外授權3.3萬件,同比增長0.3%。
據專家介紹,一般來說,在三種專利申請中,發明專利比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含金量高。近年來,國外在中國申請發明專利一直超過國內發明專利的申請量,絕大多數集中在高新技術領域,授權量也相應比國內多。
國家知識產權局局長田力普曾表示,我國目前雖已成為世界知識產權數量大國,但還遠遠不是知識產權強國。我國的經濟實力和科技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著較大差距,而我國的自主知識產權競爭能力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則更加明顯。
專家介紹,在知識經濟時代,高新技術產業的核心技術加上知識產權就意味著高額利潤。英特爾公司擁有電腦核心CPU的設計制造技術,其稅后利潤達到20%;微軟公司掌握了計算機操作系統核心技術,其稅后利潤更是高達40%。與此相對應,我國許多年
產百萬臺電腦的企業,由于缺乏核心技術和自主知識產權,其稅后利潤不超過5%。
我國目前僅有1.1%的企業獲得授權專利,其中僅0.17%的企業獲得發明專利權。田力普說,由于企業運用知識產權和應對國際知識產權糾紛的能力不強,在國際競爭中易陷于被動。
但是,尹新天表示,從世界各國情況來看,很多發展中國家本國申請專利數量遠遠低于外國申請專利數量。隨著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中國這一巨大市場吸引了全世界的關注。發達國家特別重視在中國獲得知識產權保護,因此在中國申請專利多不見得是壞事。
p2p機相關文章:p2p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