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設計應用 > 一種基于ARM內核SoC的FPGA 驗證環境設計方法

        一種基于ARM內核SoC的FPGA 驗證環境設計方法

        作者: 時間:2012-11-13 來源:網絡 收藏


        圖6  預充電、自刷新
         
        從圖6 中tr 線處的時序看出,上電后滿足預充電命令的要求,緊接著是8 個自刷新命令,最后是模式寄存器的設置,命令字為020H( 00100000B) ,即CASLatency 設置為2 個時鐘周期, Addressing Mode 為Sequential 模式, Burst Length 為1 個數據訪問模式,模式設置命令通過地址線a02a9 發出,如圖7 所示。

        圖7  模式設置
         
        將該SDRAM的地址映射成為從30000000 的地址空間開始的地址,利用SDRAM驅動程序(協同調試時,應通過實時操作系統進行SDRAM 的讀寫) , 向以30000000 開始的地址空間連續寫入300 個從數據0 遞增到299 的數,截取中間一段波形如圖8 所示。圖6~圖8 中各信號如下:clk 為同步時鐘,圖中是10 MHz ;cse 為EMI 的8 個片選信號之一,即SDRAM的片選信號cs;ras 和cas 為SDRAM 的控制信號;we 為SDRAM 的讀寫控制信號;bank021 為SDRAM 的4 個bank 選擇控制信號;sd10 為既是SDRAM 的控制信號又是地址信號a10;a0211 為不包括a10 的地址信號;dqm021 為字節選擇信號;d027 為低位數據線。

        圖8  寫時序
         
        寫命令應當滿足的時序要求是:在時鐘周期的上升沿處RAS 高,WE、CS、CAS 低;第一個要寫的數據必須與寫命令同時發出。從圖8 可以看出,確實能夠成功執行寫操作訪問。注意: 在寫之前,必須將該bank激活,只有激活的bank 才能進行讀寫,圖中的激活命令沒有顯示出來,同時,由于該訪問總共300 個地址完全在一個行內,不用對其進行行預充電和再激活(在一個已經激活的bank 內,讀寫不同的行就要求對該bank進行預充電和再激活) 。

        通過圖6~圖8 ,還可以看出各種操作命令的建立時間Tsetup和保持時間Thold都設置得比較緊,幾乎剛好滿足。這種IP 核沒有給用戶留出足夠的余量,一旦用戶對PCB 的制作稍有不慎,在PCB 板級違反建立時間和保持時間極有可能,造成SDRAM 的不正確訪問,所以需要進行檢查和修改。經過前端人員的仿真驗證,代碼中確實存在忽略建立時間和保持時間的問題,修改后重新在該平臺進行驗證,以上兩個時間都能很好地滿足,且有足夠的余量。另外,從圖中可以看出,數據線上有一些毛刺,這是由于 的I/ O 端口引腳對邏輯分析儀的接口沒有很好地分配造成的,重新分配 的I/ O 端口,絕大部分毛刺都能很好地消除。

        通過以上實驗,說明該驗證平臺確實能夠達到驗證SOC IP 核的目的。要注意的是,當要驗證各個IP模塊(包括INT 中斷控制器、DMA 控制器、LCD 控制器和AC97 控制器等) 之間協同工作時,燒入的代碼較多,占用 資源較多,再加上需要實時運行,例如,播放PM3 實時解碼過程中,時鐘至少要求60 MHz ,需要工作的IP 核有總線、DMA 控制器、INT 中斷控制器、AC97 控制器等,在這種情況下,最好使用Multi PointSynthesis 的綜合流程和Timing driven 的綜合與優化策略,使用Logic-lock 約束技術和人工干預布局布線,才能達到預期目的。

        使用該平臺對我們開發的 的各個模塊進行了驗證,并在10 MHz~70 MHz 條件下與代碼前(后) 仿真結果和 實測結果進行了比較,結果見圖9。可以看出,該FPGA 驗證平臺在多模塊、高速情況下,性能有所下降,需進一步提高綜合和布局布線技術。

        圖9  代碼仿真、FPG平臺驗證及芯片實測結果比較
         
        結束語

        本文提出了一種常用的基于SoC 的FPGA 驗證環境的設計方法,并給出了電路結構框圖和相應的外圍電路設計。根據該設計, 在FPGA 內實現AMBA 總線、存儲器接口和中斷控制器,加上外面的ARM處理器核,構成了ARM SoC 的最小系統,根據具體目標系統的需要,可以增加LCD 控制器、AC97 控制器、USB 控制器等模塊,構成一個非常實用的驗證平臺。在IP 核燒入后,可以使用ARM ADS(ARM Developer Suite) 軟件開發工具,在線對設計的硬件電路、硬件驅動軟件、操作系統和高層應用軟件進行調試,從而大大縮短了基于SoC 芯片的應用系統的開發時間。隨著FPGA 的飛速發展,用戶可以選用更加先進和方便使用的FPGA ,還可選用內嵌ARM 核的FPGA 芯片來構建驗證平臺。同時,該系統在電壓設計、模塊選用甚至處理器核的選用方面都考慮了升級擴展技術,可供其他SoC 的驗證借鑒。


        上一頁 1 2 3 下一頁

        關鍵詞: ARM內核 SoC FPGA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孝感市| 开化县| 临湘市| 玉屏| 得荣县| 玉山县| 宁夏| 天峻县| 鄂托克前旗| 吴桥县| 平原县| 北碚区| 安康市| 富民县| 门源| 宁河县| 高阳县| 黄浦区| 铜陵市| 蓬莱市| 南通市| 延吉市| 宝坻区| 贡山| 赫章县| 阜新市| 米脂县| 太康县| 黑龙江省| 楚雄市| 宣化县| 浦城县| 朝阳区| 昭平县| 察哈| 凤城市| 大庆市| 开封市| 紫云| 特克斯县| 宝清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