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車風潮迭起,功率模組封裝改革勢在必行
攜手車廠開發模組 芯片商擴大市場影響力
功率模組封裝近年來正逐步調整為新的方向,主要是由于功率組件及更高度整合的零組件已成為市場趨勢。由電動車帶起的創新情況正改變汽車電子產業。例如被動元件制造商沒有專業技術進入功率模組市場,甚至封裝制造或設計領域;然而,功率模組制造商則積極展開合作,如英飛凌與西門康已合力開發功率組件。
事實上,功率電子產業先前的出貨量低迷狀態也意味著,除了一些通用的模組尺寸外,僅少數的標準可適用整個產業。不過,此一狀況未來將獲得改善,因富士、英飛凌及西門康正一起研發接腳布置,因此他們不同的模組間可彼此相容。模組生產商直接和車廠合作,代表由第一層與第二層的成層作用(Stratification)的演進,此一狀況未來在汽車電子將可經常看到。
另一個進展可能是專業封裝廠的運用。目前大部分功率模組制造商都還沒將制程的任一階段轉包出去,但未來將會逐漸改變。主要的塬因是由于不同國家的勞工成本都不一樣,丹佛斯位于德國,英飛凌則在德國或奧地利,但幾乎所有訊號和類比芯片及元件的封裝卻是在亞洲進行,因為勞工成本低很多。
Yole Developpement最近已看到許多中國大陸和臺灣企業想進入此市場,成為功率模組承包商,這和汽車制造的高產量相稱,也和再生能源、太陽光電及風力變頻器利益相符。雖然還很難說會如何演進,但相信未來有越來越多這類的公司出現,為汽車電子產業注入新的活水。
隔離器相關文章:隔離器原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