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增272%,國產藍牙芯片業績上漲
2023 年全球藍牙設備出貨量突破 50 億臺,2024 年,全球真無線耳機(TWS)市場出貨量達到 3.3 億臺,同比增長 13%,恢復了兩位數增長。到2028 年,預計藍牙設備年出貨量將達到 75 億臺,未來五年復合年增長率 (CAGR) 將達到 8%。這一數據的背后,是消費電子市場復蘇與物聯網設備需求的疊加效應。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505/470319.htm來源:藍牙技術聯盟
長期以來,藍牙芯片高端市場被高通、Nordic 等國際巨頭壟斷,但近年來國產廠商通過技術迭代逐步打破壁壘。恒玄科技的 BES2600YP 芯片以「藍牙+降噪+入耳檢測」三合一方案打入高端耳機市場,其股價一年內上漲超兩倍。炬芯科技則推出全球首款三核異構 AI 音頻芯片,整合 CPU、DSP 和 NPU,算力提升 3 倍以上,支持低延遲語音交互和實時翻譯。
中科藍訊的轉型更具代表性。過去其產品以單價 1 元的白牌芯片為主,2023 年通過「訊龍三代」芯片與字節跳動火山引擎合作,實現與大模型的軟硬件適配,產品單價提升至中高端水平。這種從「量」到「質」的轉變,標志著國產芯片正從成本競爭轉向技術驅動。
多家藍牙芯片企業公布 2024 年業績
恒玄科技:2024 年,可穿戴市場蓬勃發展,終端應用持續升級,對主控芯片的需求不斷攀升。恒玄科技推出 BES2800、BES2700iBP、BES2700iMP 等智能可穿戴芯片,智能藍牙耳機、智能手表市場份額顯著提升,營收實現高速增長。
該公司2024 年全年營業收入達 326,313.92 萬元,同比增長 49.94%;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為 45,951.93 萬元,同比大增 271.70%,營收與凈利潤均創公司成立以來歷史新高。全年綜合毛利率企穩回升,約為 34.70%,同比增長 0.5 個百分點,且各季度呈逐季改善態勢,一至四季度毛利率分別約為 32.93%、33.39%、34.69%、37.70%。2024 年全年研發費用約 6.21 億元,同比增加約 12.93%。
杰理科技:杰理科技年報數據顯示,杰理科技在 2024 年的營收為 31.2 億元,凈利潤達到 7.94 億元,是這 5 家企業中凈利潤最高的一家,同比增長 27.03%。
公司主要從事射頻、音頻、視頻等系統級芯片(SoC)的研發與銷售,采用 Fabless 模式,專注于集成電路設計,將晶圓制造、封裝測試等環節外包。報告期內,公司加大研發投入,研發費用達 2.86 億元,同比增長 3.67%。公司毛利率為 35.77%,較上年提升 2.68 個百分點。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為 4.55 億元,同比下降 46.00%。公司資產總計 39.95 億元,同比增長 19.03%,負債總計 3.35 億元,同比下降 26.76%。
2024 年上半年,杰理科技前五大供應商采購金額占當期采購總額的比例為 92.48%。其中,華虹集團一直為杰理科技的最大供應商,采購金額占66%。
中科藍訊:2024 年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 18.19 億元,同比增長 25.72%;營業利潤 3.1 億元,同比增長 23.35%;利潤總額 3.1 億元,同比增長 23.34%;歸母凈利潤 3 億元,同比增長 19.38%。公告中提到,歸母凈利潤增長主要得益于新興市場布局和品牌拓展,但政府補助的減少也導致非經常性損益減少。
中科藍訊 2025 年一季報顯示,公司主營收入 3.67 億元,同比上升 1.2%;歸母凈利潤 4489.02 萬元,同比下降 18.21%;扣非凈利潤 3667.18 萬元,同比下降 19.93%;負債率 12.52%,投資收益 1160.7 萬元,財務費用-1016.58 萬元,毛利率 22.86%。
泰凌微:泰凌微發布業績預告,2024 年度主要財務數據初步核算結果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 8.44 億元,同比增長 32.71%;營業利潤為 9331 萬元,同比增長 89.22%;利潤總額達到 9160 萬元,同比增長 82.45%;歸母凈利潤為 9649 萬元,同比增長 93.87%。此外,歸母凈利潤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后為 9061 萬元,同比增長 295.57%。基本每股收益為 0.41 元,較上年同期增長 64%。
報告指出,該公司在物聯網市場需求回暖的背景下,大客戶出貨增加。其加大研發投入,研發費用同比增長 27.04%。截至報告期末,公司總資產為 24.89 億元,較期初增長 2.43%,歸母權益為 23.42 億元,較期初增長 0.05%。
泰凌微公告預計 2025 年第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 2.3 億元左右,同比增加 43% 左右。預計 2025 年第一季度實現歸屬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 3500 萬元左右,預計增加 3941 萬元左右,增幅 894% 左右,實現扭虧為盈。
報告內強調,一季度是公司的傳統銷售淡季,本報告期內泰凌微取得了歷史上最好的一季度財務表現,銷售額和凈利潤都是一季度的歷史新高。收入同比取得高增長,而凈利潤的增速遠超收入增速。銷售額實現同比高增長,受益于下游行業數字化和智能化滲透率的持續提升,泰凌微在物聯網連接市場(智能家居、ESL、辦公等)及音頻市場的主要客戶和新增客戶的出貨量都有顯著提升;此外,一些新開拓的垂直市場如智能儲能?BMS、智能網關等也貢獻了新的銷售額增長;公司的幾個新產品包括端側?AI?芯片等都開始了批量出貨。
炬芯科技:2024 年公司營業收入為 6.52 億元,同比上升 25.3%;歸母凈利潤為 1.07 億元,同比上升 63.8%;扣非歸母凈利潤為 7855 萬元,同比上升 53.6%;經營現金流凈額為 1.54 億元,同比下降 0.6%;EPS(全面攤薄) 為 0.7293 元。
其中第四季度,公司營業收入為 1.85 億元,同比上升 28.7%;歸母凈利潤為 3567 萬元,同比上升 96.7%;扣非歸母凈利潤為 3053 萬元,同比上升 110.1%;EPS 為 0.2441 元。
截至四季度末,總資產 21.62 億元,較上年度末增長 12.2%;歸母凈資產為 18.79 億元,較上年度末增長 3.9%。在研發投入方面,研發費用達 2.15 億元,占營業收入的 33.00%。
炬芯科技預計 2025 年 1-3 月業績大幅上升,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 4130.00 萬,凈利潤同比增長 383.91%,預計營業收入為 1.91 億元。該公司表示,其取得了歷史上單季度最好的表現,業績表現甚至超過公司的傳統銷售旺季。
這種增長并非偶然。藍牙芯片作為智能設備的「神經末梢」,正從傳統的耳機、音箱向智能家居、穿戴設備、工業控制等場景滲透。例如,臺式電腦、小區門禁、家電等過去不配備藍牙的領域,如今已成為新增長點。市場的底層邏輯已從單一消費需求轉向全場景智能化,藍牙技術的低功耗、高兼容性使其成為連接萬物的關鍵技術。
從「無線連接」到「智能中樞」
藍牙技術聯盟(Bluetooth SIG)發布的《2024 年藍牙市場趨勢報告》中公布了 LE Audio 及 Bluetooth LE 技術的未來趨勢:更大傳輸頻寬、支援5GHz 或 6GHz 頻段,以及位置資訊更精準。
此外,SIG 已與 Sony、Bose、OPPO、高通、恩智浦、Ericsson 等多家業者合作,共同為游戲應用打造 Gaming Audio Profile 1.0(GAP 1.0)技術標準,聲音輸出更快,直播過程延遲時間更短,大幅提高使用者體驗。英特爾已經擁有藍牙 LE 音訊相容產品,并針對 Auracast 廣播音訊進行概念驗證(POC)。
事實上,藍牙 5.2 版已經迎來三大技術更新,第一項技術更新是 EATT(Enhanced Attribute Protocol)增強屬性協議,藍牙訊號可以更密集的傳輸,而且還進一步降低整體延遲、強化訊號加密性,以及提高傳輸訊號的安全性;第二項技術更新是 LE 同步傳輸通道(LE Isochronous Channels),透過藍牙低功率音訊(LE Audio)訊號傳輸與時間同步,可以確保一對多音訊傳輸時,每個接收設備之間的音樂同步;第三項技術更新是低功耗藍牙功率控制(LE Power Control),能透過動態調整的方式,提高設備的省電性以及連線的穩定度。
技術突破帶來的不僅是參數提升,更是應用場景的質變。在汽車電子領域,藍牙 5.4 標準支持的 PAwR(Periodic Advertising with Responses)模式,使車載鑰匙與車輛之間實現了雙向安全通信,將傳統無鑰匙進入系統的響應延遲從 500 毫秒壓縮至 30 毫秒。這種毫秒級的進化,正在重新定義人機交互的邊界。
更值得關注的是,藍牙芯片正在從單純的連接器進化為邊緣計算節點。在工業物聯網場景中,具備 AI 加速能力的藍牙 SoC 可實時處理傳感器數據,將預警信息生成時間從云端計算的 2.3 秒縮短至本地處理的 80 毫秒。這種「終端智能」的覺醒,使得單個藍牙芯片的價值量從 0.5 美元躍升至 3-5 美元區間,徹底顛覆了「低端芯片無利可圖」的舊有認知。
隨著元宇宙、數字孿生等新興技術的興起,藍牙技術在AR/VR 設備、智能穿戴、工業自動化等領域的應用場景不斷拓展。在 AR/VR 市場,藍牙 5.4 標準的低延遲特性為無線頭顯設備提供了穩定的音視頻傳輸保障,預計到 2028 年,藍牙 AR/VR 設備出貨量將突破 1 億臺,年復合增長率達 45%;在工業自動化領域,藍牙 Mesh 網絡技術實現了設備間的多跳通信,大幅提升了工業物聯網的部署靈活性和可靠性,助力智能制造企業實現生產效率提升 30% 以上。
消費市場的個性化需求也為藍牙芯片企業帶來新機遇。消費者對智能設備的交互體驗提出更高要求,支持手勢識別、健康監測、空間音頻等功能的藍牙芯片成為市場新寵。企業通過整合傳感器、AI 算法等技術,開發出集成度更高、功耗更低的 SoC 芯片,滿足了用戶對設備智能化、便攜化的需求,推動產品平均售價提升 20%-30%。
站在技術變革與市場擴容的交匯點,藍牙芯片行業正迎來前所未有的發展黃金期。從消費電子的「標配組件」到萬物智聯的「神經中樞」隨著端側 AI、邊緣計算等技術的成熟,藍牙芯片有望成為萬物互聯時代的核心「智能節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