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市場分析 > 智能汽車駕駛座艙駕駛集成行業報告(2024-2025 年)

        智能汽車駕駛座艙駕駛集成行業報告(2024-2025 年)

        作者: 時間:2025-03-17 來源:EEPW編譯 收藏

        1. 行泊一體化域控制器安裝量同比飆升 61.9%,整體滲透率超過 10%。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503/468197.htm

        在當前 EEA 集中化和 OEM 降低成本需求的大趨勢下,駕駛-停車集成、駕駛艙-停車集成和駕駛艙-駕駛集成(駕駛艙-駕駛-停車)域控制器應運而生。與駕駛艙-泊車一體化和駕駛艙-駕駛一體化相比,駕-泊一體化實現較早,發展相對成熟。行車共存于 2021 年開始應用,并于 2022 年投入量產。2024 年前三季度,安裝了行泊一體化域控制器的汽車銷量近 165.1 萬輛,同比增長 61.9%。

        艙駕1.png        

        2024 年前三季度,駕泊一體化域控制器的滲透率為 10.7%,較上年同期提高 3.8 個百分點,與 2023 年相比提高 3.6 個百分點。

        艙駕2.png

        2024 年前三個季度,行泊一體化域控制器主要安裝在純電動和增程乘用車上,合計占 95.1% 的份額。其中,電池電動汽車的安裝率為 23.2%,主要是特斯拉;在加長版汽車中的安裝率高達 77.3%,由理想汽車和和諧智能出行聯盟 (HIMA) 牽頭。

        行車停車一體化域控制器供應商:德賽西威遙遙領先,獨占 30% 以上的市場份額。 

        目前,部分主機廠自行設計行泊一體化域控制器,并將生產外包給第三方供應商,如特斯拉(Quanta/Pegatron)和蔚來汽車(Flex);長城汽車(Haomo.ai)、比亞迪(BYD Research Institute)等一些大型強企自主研發、自主生產控制器;理想汽車、HIMA、Zeekr、小米、IM Motors 和小鵬等選擇與第三方供應商合作。

        在行車泊車一體化域控制器供應商中,德賽西威獨占 30% 的市場份額。它與理想汽車、小米、極氪和小鵬汽車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其最暢銷的產品包括 IPU03 (Horizon J5/NVIDIA Xavier) 和 IPU04 (NVIDIA Orin X)。

        艙駕3.png

        行泊一體化域控制器單芯片解決方案的份額達到 41%。  

        行泊一體化域控制器一般采用多芯片方案,但單芯片方案已經占據了不錯的市場份額(41%),在降本增效的大趨勢下,預計很快就會在市場上占上風。

        行車停車一體化芯片解決方案

        艙駕4.png

        2024 年前三季度,乘用車行車一體化域控制器共使用了 268 萬顆芯片。僅特斯拉(自用)、英偉達和華為海思(主要針對 HIMA)合計占據了 76% 的市場份額,顯示出較高的市場集中度。在芯片計算和工藝方面,主流芯片特斯拉第二代 FSD、英偉達 Orin-X 和華為海思昇騰 610 都擁有高于 100 TOPS 和 7nm 工藝的顯卡。

        2. 2024 年是座艙-泊車一體化量產元年。 

        座艙-駐車一體化解決方案主要通過節省駐車芯片并利用座艙芯片的計算冗余來降低成本和提高效率。對于主要處理圖像顯示和音頻功能,駕駛艙芯片的 GPU 計算能力相對較高,但 NPU 計算能力有限。它更適合集成基本的泊車功能,目標車型價格低于 20 萬元。2024 年 8 月推出的兩款座艙泊車一體化車型售價均在 150,000 元以內:

        8月初推出的吉利Galaxy E5全系列,均采用億咖通科技的駕駛艙域控制器,搭載1顆SiEngine龍影一號芯片。只有高端星際飛船版采用駕駛艙-泊車一體化解決方案,制造商建議零售價 (MSRP) 為 145,800 元人民幣。

        小鵬 MONA M03 于 8 月下旬推出,采用德賽西威的座艙域控硬件和 AutoAI 的軟件,并搭載高通驍龍 8155P。該型號有三個版本:遠程版(建議零售價為 119,800 元)、超遠程版(建議零售價為 129,800 元)和超遠程 MAX 版(建議零售價為 155,800 元)。

        其中,遠程和超遠程版本采用座艙-駐車一體化方案,驅動芯片為Mobileye EyeQ4H。售價高于 15 萬元的超遠程 MAX 版采用行車停車一體化解決方案,驅動芯片為 2*NVIDIA Orin-X。

        據悉,上述兩款車型上市僅三個多月,但累計交付量已達 80,000 臺左右,成功將座艙-泊車一體化帶入量產階段。此外,東風福星、一汽紅旗、廣汽、蔚來、長安、北汽Arcfox、能達等不少主機廠已經布局使用座艙-泊車一體化,相關供應商也推出了多款座艙-泊車一體化域控制器,包括億咖通科技Antora 1000/Antora 1000 Pro、德賽西威Gen4系列、元鋒科技的座艙-泊車一體化控制器1.0/2.0、AutoLink AL-N1/AL-C2、 和 Foryou Cockpit Platform 3.0。

        3. 駕駛艙一體化發展好于預期,同比增長 1071.9%。

        座艙駕駛一體化作為跨域融合的一種高級形態,是玩家布局的重點。它于 2023 年投入使用,領先于駕駛艙-停車集成。2023 年 4 月,Voyah Passion 上市,這是第一款配備駕駛艙駕駛集成域控制器的車型。在短短一年半的時間里,實際應用駕駛艙駕駛集成功能的車型已達到 17 款。

        艙駕5.png


        2024 年前三季度,駕駛艙駕駛一體化域控制器已安裝 246,600 輛汽車,同比增長 1071.9%。當然,駕駛艙駕駛一體化產品還處于導入階段,在 246,600 輛汽車上的安裝足以說明駕駛艙駕駛一體化已正式進入量產和應用階段。

        2024 年前三季度,座艙駕駛一體化域控制器的滲透率僅為 1.6%。然而,從許多 OEM、供應商和芯片公司對座艙駕駛集成應用布局來看,他們中的大多數都計劃在 2025 年量產和應用。因此,我們推測 2025-2027 年將是駕駛艙一體化的繁榮期,預計 2027 年其滲透率將達到 15% 至 25% 之間。

        艙駕6.png  

        未來駕駛艙駕駛集成供應商市場空間巨大。 

        從供應商方面來看,在當前階段,駕駛艙駕駛集成域控制器主要由 OEM 開發和設計,并由第三方生產。Voyah 是傳統 OEM 東風的子公司,但采用了第三方供應商 Neusoft Reach 和 Megatronix 的合作產品。計劃于 2025 年涉足市場的吉利、長安、北汽和廣汽已與不同供應商建立座艙駕駛一體化研發合作關系。未來仍有巨大的市場空間留給供應商。

        艙駕7.png     

        德賽西威分別于 2024 年 4 月和 10 月與廣汽超電和奇瑞簽署了駕駛艙駕駛一體化域控制器合作協議。10月,還攜相關產品來到吉利,交流分享技術創新和應用。

        用于駕駛艙駕駛集成的單芯片解決方案預計將于 2025 年落地。 

        在目前的座艙駕駛一體化車型中,除零跑汽車C系列低端版(20萬元以內)外,其他車型均采用多芯片方案,典型配置為主流智能座艙芯片(高通8155/8295)+主流智能駕駛芯片(英偉達Orin-X)。在單芯片解決方案方面,多家 OEM 和供應商更喜歡 Nvidia Thor 和 Qualcomm Ride Flex SA8775P 芯片,這兩款芯片都計劃于 2025 年投入量產。

        艙駕8.png



        關鍵詞: 自動駕駛 ADAS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浦城县| 伊春市| 措勤县| 大城县| 榆林市| 湘潭市| 樟树市| 子洲县| 离岛区| 东阳市| 穆棱市| 剑阁县| 罗甸县| 千阳县| 隆德县| 华宁县| 湄潭县| 广东省| 江安县| 即墨市| 宿松县| 凤山市| 峨眉山市| 当阳市| 莱州市| 永和县| 共和县| 噶尔县| 青田县| 宜川县| 德州市| 鹤庆县| 旌德县| 德江县| 石家庄市| 于都县| 赤壁市| 灵台县| 深州市| 凤城市| 巴彦淖尔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