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市場分析 > 國內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突破50%,首次超過燃油車

        國內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突破50%,首次超過燃油車

        作者:陳玲麗編譯 時間:2024-04-23 來源:電子產品世界 收藏

        根據乘聯會數據統計,從4月1日到4月14日,全國乘用車市場零售51.6萬輛、批發53.4萬輛,其中,市場零售26萬輛,批發26.8萬輛。按此計算,零售、批發銷量在市場占比分別為50.39%、50.19%,均超過50%,首次超過傳統燃油乘用車??缭健鞍霐怠狈炙畮X,正式迎來了汽車超車一刻。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404/457963.htm

        不過,從今年的數據來看,新能源汽車在乘用車市場的滲透率,還未超過50%。

        2020年,我國制定了到2035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50%的目標,現已提前完成。什么是滲透率?滲透率首超50%,是否意味著新能源取代燃油成為定局?滲透率就是指新能源車在整體乘用車銷量的占比,體現了新能源車在市場的份額表現。如果滲透率達到了30%、50%,它就代表了從一個初始階段到一個成長階段,到一個相對成熟階段,它是一個標志性的指標。

        近二十年來,新能源汽車以驚人的速度發展。2005年到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用了10年,滲透率才突破1%。2016年到2019年,雖然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提升到5%,但燃油車依然是市場的主角。2020年是一個分水嶺,中國制定了到2035年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超過50%的目標。隨后,中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迎來爆發式提升,2021年突破14%,2022年突破27%,2023年突破33%。

        640-7.jpeg

        滲透率的快速提升表明消費者對于新能源汽車性能、使用體驗、用車成本等方面的感知已經積累到足夠的深度,大大提升了大眾消費群體對于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業內普遍認為,這與2月下旬爆發并持續至今的價格戰有密切關系。新年伊始,帶頭掀起的一場“電比油低”的降價潮,數十家車企跟進。一季度降價規模已經超過2023年全年的6成,相當于2022年的降價總規模,其中自主品牌與新勢力是降價主力,合資降價較少。

        新能源乘用車劇烈降價,但燃油車由于目前的促銷已達一定底線,因此形成新能源獨自降價蠶食燃油車市場的局面??傮w來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在短時間內出現激增超出了市場預期,但拉長時間線來看,滲透率提升仍是一個長期的過程。據業內預計,2024年國內新能源汽車銷量有望突破1200萬輛,滲透率有望超過40%。

        雖然滲透率快速提升僅是短期數據,但也可以說明,新能源汽車的市場接受度正在快速提升。在巨大的消費市場中,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潛力依舊明顯。2024年一季度,重磅純電新車陸續上市,如理想MEGA、小米SU7、零跑C10、2024款極氪001等;同時汽車“以舊換新”補貼細則明確后,國內電動汽車具備銷量上修預期。

        2024年,滲透率增幅表現最喜人的卻是插電混動車,以第一季度的銷量數據為例,純電動車零售同比增長約14.7%,但插電混動車型的增長率卻高達75.6%。插電混動迅猛增長,是因為做到將原先對燃油車的價格劣勢抹平,拉開對純電車型的價格優勢。一款15萬級插混車型,純電續航基本在100km左右,綜合續航里程輕松突破1000km,并且都配有快充,補能時間也在消費者接受的范圍內。所以不僅吸引了很多新車主,也讓很多油車車主有了更換插混汽車的意愿。

        汽車市場格局面臨重塑

        借助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的東風,汽車供應鏈出現了一批像寧德時代、等掌握核心技術的企業。而得益于產品、技術、供應鏈等多方面的進步,中國汽車出口爆發式的增長。2023年,中國汽車出口首次超越日本,位居全球第一。

        640-8.jpeg

        汽車產業是國家制造實力的重要標志,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我國從汽車大國邁向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市場格局的變化也促使傳統燃油車企迅速轉型,積極向新能源車發展方向靠攏,而這無疑使得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更加“內卷”,開辟海外市場成為業界共識。

        事實上,已有一批中國新能源車企在“出?!狈矫姹憩F出了前瞻性,如、奇瑞、長城、吉利、嵐圖等眾多中國自主品牌,他們通過設立海外生產基地、建立研發中心、與當地企業合作等方式布局海外,展示出強大的市場拓展能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新能源汽車中占據核心技術地位的電池,仍然有很大的優化空間,比如低溫衰減問題、壽命問題、以及補能效率問題,都是關鍵。再比如,補能基礎設施需要進一步完善,數據顯示,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上險量726萬輛,但是私樁安裝量只有246萬臺,如此大的差距,說明至少有一半的用戶還存在較高程度的補能焦慮。

        日前,財政部、工業和信息化部、交通運輸部三部門發布《關于2024-2026年開展縣域充換電設施補短板試點工作的通知》,以進一步釋放新能源汽車消費潛力。此外,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經連續9年位居世界第一,巨大的市場規模使得企業在研發、生產、銷售等環節具有規模效應,從而降低了成本,提高了市場競爭力。

        從核心部件到整車制造和銷售,中國打造出較為完善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鏈體系。企查查數據顯示,2023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注冊量首次突破30萬大關,同比增長率為25.26%,截至2024年初,我國已有92.68萬家新能源汽車相關企業。

        對新能源汽車而言,電池、電機、電控技術是核心競爭力。燃油車不會在短時間內就被快速替代,而新能源車的滲透率在抵達50%的高點后,會否在接下來再度實現躍升也有待考量。不過,倘若有車企能在技術上繼續攻堅,將現有痛點、難點一一擊穿,那么新能源徹底替代燃油車也不再是猜測,而達成這一技術高度的車企必然也會成為淘汰賽中勝出的一方。



        關鍵詞: 新能源 汽車 比亞迪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宜良县| 朝阳区| 长宁县| 东兴市| 长泰县| 齐齐哈尔市| 资阳市| 建昌县| 江津市| 丹阳市| 梁平县| 临西县| 福安市| 分宜县| 城固县| 尖扎县| 沙坪坝区| 洪雅县| 铜鼓县| 遂平县| 即墨市| 迁西县| 泽库县| 岐山县| 海盐县| 澎湖县| 德钦县| 讷河市| 蒙自县| 青田县| 息烽县| 建德市| 儋州市| 洛阳市| 山丹县| 遵化市| 朝阳市| 沂源县| 樟树市| 南漳县| 万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