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croLED 會徹底改變我們的屏幕嗎?
在不斷發展的顯示技術領域,一個新的競爭者將重新定義我們的視覺體驗:microLED 技術。當我們從 LCD 和 OLED 屏幕過渡時,microLED 成為創新的燈塔,有望提供無與倫比的能源效率、亮度和色深。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404/457862.htmmicroLED 技術的創新和影響
據科學雜志 Crystals 報道,MicroLED 技術標志著一個決定性的轉折點,功耗降低高達 50%。這種卓越的能源效率為智能手表和增強現實 (AR) 領域開辟了巨大的經濟前景。據咨詢公司 Omdia 稱,到 2030 年,智能手表市場預計將達到 40 億美元,而 AR 市場可能升至 160 億美元,約占當年交付的 microLED 屏幕的 50%。
這些預測不僅強調了 microLED 技術的重大經濟影響,還強調了它通過為未來技術提供能源密集度較低的顯示解決方案對可持續發展的重要貢獻。
microLED 技術的核心
通過納米線技術用硅替代藍寶石襯底,構成了 microLED 領域的重大創新。通過利用成熟的硅半導體工藝,基于納米線的 microLED 技術增強了屏幕視覺性能。當整個 LED 控制系統直接集成到這些納米線的電路中時,對于這些系統的集成商和設計人員來說,可以大大節省生產和維護成本。
這種轉變不僅打破了傳統方法,還為新的顯示技術奠定了基礎,其特點是提高了精度和集成靈活性潛力。
優勢及影響
基于納米線的 microLED 技術具有深遠的實際優勢,從無與倫比的能源效率到卓越的亮度和增強的色深。通過在每個基于納米線的 microLED 中集成紅色、綠色和藍色子像素,該技術實現了以前無法達到的質量,同時顯著降低了能耗。
這一技術飛躍為更小、更具成本效益和環境可持續的電子設備鋪平了道路。其影響遍及整個科技行業,有望通過提供更高質量、更具可擴展性的顯示器來徹底改變消費電子產品、汽車顯示器,甚至 AR 等新興行業。
擴大基于納米線的 microLED 技術的應用范圍
這種無與倫比的可擴展性使其成為各種應用的理想選擇,從智能手表和智能手機的緊湊型屏幕到電視墻的大屏幕和復雜的汽車顯示屏。值得注意的是,基于納米線的 microLED 正在推動革命性設備設計的轉變,包括不僅柔性而且透明的屏幕。
這一功能標志著未來技術將無縫集成到我們的環境中,增強從日常可穿戴設備到 AR 和高級界面等沉浸式體驗的一切。當我們冒險進入這個未來時,基于納米線的 microLED 技術成為創新的支柱,有望重塑我們與跨多個平臺的數字世界的互動。
邁向大規模采用之路
基于納米線的 microLED 技術的廣泛采用之路充滿了復雜性,從擴大生產工藝到實現挑戰顯示器制造現狀的成本效率。然而,這些挑戰并沒有阻止行業的決心。在引領下一波顯示技術浪潮的集體雄心的推動下,各種類型的利益相關者——從 Aledia 等深科技公司到成熟的科技巨頭——正在大力投資研發。
這些協作努力對于克服技術挑戰至關重要,包括確保每個 microLED 在基板上的高精度放置以及提高屏幕耐用性。制造技術和材料科學的創新正在逐步降低進入壁壘,有望在未來基于納米線的 microLED 顯示器成為消費電子及其他領域的主要產品。該行業的堅持不懈服務于一個明確的目標:釋放基于納米線的 microLED 技術的全部潛力,并讓全球受眾能夠使用它。
對未來的愿景
基于納米線的 microLED 技術代表了顯示解決方案領域的范式轉變,讓我們得以一睹未來的景象:顯示器不僅更亮、更高效,而且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具可擴展性和沉浸感。當我們站在這場技術革命的邊緣時,基于納米線的 microLED 改變我們的視覺體驗并推動整個科技行業創新的承諾是明確且引人注目的。
Micro LED 專利,我國增幅第一
韓國科技媒體 WitDisplay 報道,根據韓國專利局(KIPO)數據給出的全球 micro LED 行業專利技術發展情況報告,雖然韓國在專利總量上依然領先,位于首位;但是在 2013-2023 年的相關專利增幅和增量上,中國大陸地區正在「扶搖直上」。
據報道,2013~2022 年 Micro LED 全球專利年均增長率上,中國大陸(37.5%,第 1)、歐盟(10.0%,第 2)、中國臺灣(9.9%,第 3)、韓國(4.4%,第 4)和美國(4.1%,第 5)依次排名第一至第五。
而從截至 2023 年的存量看,韓國占比最大,為 23.2%(1,567 件,排名第一)。緊隨其后的是日本,占 20.1%(1,360 件,第 2 位),中國占 18.0%(1217 件,第 3 位),美國占 16.0%(1080 件,第 4 位),歐盟占 11.0%(750 件,第 5 位)。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