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芯片無力應對中國芯片競爭,將最高縮減七成資本開支并減產
近日外媒報道指出全球第二大存儲芯片企業SK海力士宣布將在明年縮減資本開支七成以上,而美國的美光科技將縮減三成資本支出,日本存儲芯片企業鎧俠則計劃減產,這一切都源自于它們深切感受到中國芯片帶來的威脅。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210/438959.htm中國存儲芯片在兩年多前取得突破,由此打破了美日韓在存儲芯片行業的壟斷地位,這兩年中國存儲芯片企業在不斷提升技術水平和產能,如今中國的NAND flash存儲芯片技術已達到全球128層的主流水平,預計很快就能量產196層的NAND flash存儲芯片,在技術上已基本與美日韓存儲芯片企業處于同一水平。
近期蘋果發布的iPhone14部分采用了中國產的NAND flash存儲芯片,更是證明了中國的存儲芯片已與美日韓的存儲芯片都已達到頂尖水平,畢竟蘋果向來對芯片的技術要求最高,這更是讓外媒感嘆中國芯片僅僅花了3年多時間就趕上了全球先進水平。
隨著中國存儲芯片的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中國存儲芯片的成本優勢開始顯現威力,由于中國存儲芯片的量產,從2019年以來固態硬盤的價格已暴降近七成,2019年三星的1TB固態硬盤售價高達899元,而如今國產的1TB固態硬盤售價則已低至299元。
中國存儲芯片的競爭優勢,恐怕在全球存儲芯片市場占據主導地位的韓國芯片更有切身體會,韓國方面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7月、8月芯片出口量均下滑了兩成多,而且呈現量價齊跌的跡象,這已對韓國存儲芯片行業造成了巨大的打擊。IC insights給出的數據更指今年6-7月份全球存儲芯片市場由于量價齊跌,存儲芯片市場規模暴跌57%。
面對中國存儲芯片的強勢出道,全球存儲芯片自然感受到了巨大的壓力,今年以來韓國存儲芯片企業三星、SK海力士都傳出它們的芯片庫存水平激增,三星公布的二季度業績指出芯片庫存激增了54.6%,不過三星畢竟家大業大,還能繼續撐下去,而未傳出減產的消息。
韓國第二大存儲芯片企業SK海力士顯然最先承受不住,由此SK海力士宣布將在明年大幅減少資本支出七成至八成,以確保在當下芯片下行階段擁有安全的現金流以度過當下的困境;美光科技、鎧俠在市場份額方面本就落后于韓國存儲芯片,它們的抗風險能力更弱,因此都宣布跟隨SK海力士減少資本支出和減產。
相比起這些海外芯片企業,中國兩大存儲芯片企業如今都在推進二期工程,它們的二期工程產能預計將比當下的產能高一倍,這就意味著它們的二期工程建成,存儲芯片產能將再增加兩倍。
中國存儲芯片在當下芯片下行階段仍然堅持擴產,在于下行階段的芯片制造設備成本更低,購買設備更容易,再加上中國市場本身就能消耗這些產能,2021年中國采購的芯片占全球六成,依托于這個龐大的本土市場,中國存儲芯片有足夠的底氣逆周期擴張。
短短數年時間,中國陸續打破諸多芯片行業的空白,甚至如今還反過來給海外芯片企業造成巨大的競爭壓力,這顯然出乎它們的意料,它們曾以為芯片作為高端技術行業,中國將需要花費較長的時間才能解決技術難題,然而現實顯然讓它們失望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