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奏響貝多芬絕唱樂譜
路德維希·凡·貝多芬于1827年去世時,距離他完成《第九交響曲》才剛剛過去三年,這部作品被許多人譽為他的代表作。可惜當他開始創作他的第十交響曲時,因為健康狀況惡化,未能取得多大進展:只留下了一些音樂草稿和零星的想法。
從那以后,貝多芬的歌迷和音樂學家們一直為他沒能完成《第十交響曲》而感到可惜和哀嘆。人們從他的筆記中發現了一些華麗的樂符,但是想要將它完整的連接起來,對于我們來說似乎是一件遙不可及的事情。
不過,前不久通過一個由音樂歷史學家、音樂學家、作曲家和計算機科學家組成的團隊的努力,將貝多芬的遺作——《第十交響曲》填補完整。
羅格斯大學藝術與人工智能實驗室的教授,艾哈邁德·埃爾加馬爾主持了這個項目的人工智能部分,他領導了一群科學家并創建了一家人工智能公司Playform AI。公司利用機器學習的方式將貝多芬的全部作品和他的創作過程教授給一臺機器。盡管如此,也是遠遠超出了人工智能的極限,他們采取的辦法是,盡量先讓人工智能學習貝多芬曲目中,想要表達的思想和創作意圖,然后用已經發布的鋼琴曲為模板,進行自我學習。
經過整個團隊兩年多的努力,貝多芬第十交響曲的完整樂章在2021年10月9日發行了,這個項目迎來了高潮期。
失敗的嘗試
貝多芬為其計劃中的第十交響曲所作的一頁筆記
過去也不乏音樂家和音樂愛好者試圖補充和完善貝多芬第十交響曲的某些部分。最著名的例子是在1988年,音樂學家巴里·庫珀冒險完成了第一樂章和第二樂章。他從貝多芬遺留的草稿中編排了250小節的音樂,這是在他看來最能忠實于貝多芬想法的作品。
然而,因為貝多芬留下的筆記太少,即使是交響樂專家也不能完整創作出更多樂章。
組建團隊
2019年初,奧地利薩爾茨堡卡拉揚研究所負責推廣音樂技術的主任馬蒂亞斯·羅德爾博士聯系了艾哈邁德·埃爾加馬爾。他解釋說,為了慶祝貝多芬的250歲生日,他正在組建一個團隊完成貝多芬的第十交響曲。艾哈邁德·埃爾加馬爾從事了人工智能生成藝術方面的工作,他想知道人工智能是否能夠幫助填補貝多芬留下的空白。
這是一項前所未有的挑戰。羅德組建了一個包括奧地利作曲家、計算音樂專家、哈佛大學音樂學家以及鋼琴家在內的團隊。
有一位甚至此前完成了莫扎特和約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許多未完成的18世紀作品。
初具規模
房間里的音樂專家們渴望更多地了解人工智能在過去創造的音樂種類。他們一起討論了什么樣的素材可以使用,以及設想如何使用它們來完成交響樂。
當手頭的任務最終明確化后,他們需要使用貝多芬全部作品的筆記和已完成的作品,以及第十交響曲的草圖——用來創造貝多芬自己可能寫過的東西。
科學家們需要設計一臺機器,輸入草圖,按下按鈕,然后讓它演奏出交響樂。對于當時大多數可用的人工智能來說,它們大都無法將未完成的音樂延續幾秒。
因此團隊需要讓機器充分了解貝多芬的創作過程,以此突破創造性人工智能所能達到的極限。
創作過程
隨著項目的進展,協作的人和機器方面也在發展。Werzowa、Gotham、Levin和R?der破譯并轉錄了第十交響曲的草圖,并試圖理解貝多芬的意圖。他們以貝多芬完成的交響樂部分為模板,試圖拼湊出草圖片段應該放在哪里,哪個樂章,以及使用樂章的哪個小節。
要了解他們的創作過程,首先我們需要弄清楚如何使用一個短句,并用它來續寫出一個更長、更復雜的音樂結構,就像貝多芬所做的那樣。例如,這臺機器必須學習貝多芬是如何用一個基本的四個音符的主題構建第五交響曲的。
其次,因為短語的延續也需要遵循某種音樂形式,無論是諧謔曲、三重奏還是賦格曲,人工智能需要學習貝多芬創作這些形式的過程。
最后,一旦我們有了一個完整的樂譜,人工智能還需要學習如何編排它。這涉及到為不同的部分分配不同的樂器。人工智能必須像貝多芬那樣完成這些任務。
第一次考驗
2019年11月,該團隊再次在波恩貝多芬故居博物館——貝多芬的出生地和成長地會面。這次會議是決定人工智能能否完成這個項目的試金石。一位鋼琴家在博物館的一個小音樂廳里,在一群記者、音樂學者和貝多芬專家面前表演。
團隊向觀眾發出挑戰,讓觀眾確定貝多芬的原創樂符在哪里結束,人工智能的復原從哪里開始。結果沒有觀眾能猜得出來。
幾天后,一個弦樂四重奏在新聞發布會上演奏了一部分由人工智能生成的樂譜。只有那些熟悉貝多芬第十交響曲草圖的人才能確定人工智能生成的片段何時出現。
這些測試的成功激勵了團隊,證明他們走上了正確的道路。但這僅僅是幾分鐘的音樂。未來他們還有很多工作要做。
為世界做好準備
艾哈邁德說:”在每一階段,貝多芬的天才都在向我們挑戰,要求我們做得更好。”
當然,在項目的進行過程中也有很多質疑和反對的聲音,有人會說藝術應該是人工智能的禁區,人工智能沒有必要試圖復制人類的創作過程。然而,對于藝術的理解,艾哈邁德·埃爾加馬爾認為人工智能并不是一種藝術的替代品,而是一種工具,它為藝術家以新的方式表達自己打開了大門。
如果沒有人類歷史學家和音樂家的專業知識,這個項目是不可能實現的。因為完成這一目標需要大量的工作和創造性思維,這恰恰驗證了艾哈邁德·的觀點。
有一次,團隊中的一位音樂專家說,人工智能的學習過程讓他聯想到這像是一位渴望學習音樂的學生,通過不斷地學習和練習變得越來越好。
現在,這位學生接過貝多芬的指揮棒,準備向全世界發表第十交響曲。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