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小鵬+理想市值>奔馳+寶馬!業內人士:未來智能汽車流量超越手機
如今,汽車行業刮起了一股“跨界造車”的浪潮,在智能汽車的這條賽道上,不僅涌入了阿里、百度、華為、小米這樣的科技巨頭,還有恒大、寶能這樣的傳統企業。
日前,華為與小康汽車深度合作的產品賽力斯華為智選SF5由于預訂量過大,四月底的訂單有可能要延期到六月份才能交付。
華為“造車”點燃市場熱情
自從與華為牽手合作賣車后,小康股份受到市場極大的關注,股價一路飆升,5月7日收盤價更是再創歷史新高。
2021年以來小康股份漲幅累計達到226.05%。賽力斯華為智選版訂單已經逼近一萬,首批訂單的新車可在本月下旬交付到車主手中。
一直宣稱“不造車”的華為,對外宣布了2021年的五大發展戰略中,就包括了跟北汽、廣汽、長安三家汽車集團成立三個汽車子品牌,主攻智能汽車技術解決方案。4月17日,華為與北汽聯手打造的極狐阿爾法s正式亮相。
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總裁王軍:智能網聯電動車的產業會快速發展,這個拐點會馬上就到來,一旦這個拐點到來之后,會呈指數級增長,我對這個產業非常有信心。
搶灘汽車領域的科技巨頭不止華為。早在2014年,蘋果就啟動了“泰坦”計劃,聚焦無人駕駛電動汽車。
2020
11月,阿里巴巴集團和上汽集團、浦東新區三方聯合打造高端智能純電汽車項目“智己汽車”。
2021
1月,OPPO公布一系列汽車相關專利。
3月,百度與吉利合資成立智能汽車公司集度汽車。
4月,滴滴被曝造車;大疆科技也推出旗下智能駕駛業務品牌大疆車載;360宣布投資哪吒汽車;家電巨頭創維正式宣布下海造車。
此外,恒大、三星、vivo在自動駕駛和車聯網領域的布局均已徐徐展開。
小米更是豪闊,公告以全資子公司進入智能電動汽車領域,預計未來10年投資100億美元。
小米科技創始人雷軍:我們有一萬多人的研發團隊,我們有優秀的工程師團隊,我們還有全球前三的手機業務,還有全球最好的智能生態。還有,我們虧得起。
一年前,中國智能電動車這個賽道最活躍的公司有12家,其中包括一汽、北汽等6家央企和國企,吉利、長城、比亞迪3家傳統民企,以及3家造車新勢力。
汽車分析師張翔:現在一些傳統車企,像大眾、豐田、寶馬也開始做新能源汽車產品的變革,最后以華為、百度、索尼為代表的科技企業,現在也開始進入造車行業。
智能電動車或成新一代移動終端
清華大學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顯君表示,智能化將導致整個汽車成為下一個終端最重要的流量接口,遠比智能手機數據流量大得多。
當自動駕駛徹底解放了人們的雙手,人的思維和注意力就會自然而然延伸出來,這時,智能座艙就可以成為一個電影院或者是音樂廳。
人們可以用語音和人工智能來控制智能座艙的各種功能。。汽車已經從一個“硬件為主”的工業化產品,煥新成為一個自進化、自成長的“軟硬兼備”的數字終端。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副秘書長郎學紅:從未來智能化發展來說,手機的功能會完全移植到車內,智能汽車的軟件功能,就像手機的系統升級一樣,很方便地實現遠程的OTA(空間下載技術)升級。
從人工駕駛到自動駕駛,從信息孤島到智能終端,汽車產業正在迎來能源、智能、互聯三大革命性變革。
清華大學汽車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顯君:原來傳統燃油車正被智能電動車所取代,汽車作為一個移動終端,承載的價值量和產業鏈是智能手機無法比擬的,是一個投資的機會。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