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EDA/PCB > 業界動態 > 像蓋樓一樣做芯片 深企潛心打造中國第一顆穩定迭代的RISC-V高端芯片

        像蓋樓一樣做芯片 深企潛心打造中國第一顆穩定迭代的RISC-V高端芯片

        —— 睿思芯科潛心打造中國第一顆穩定迭代的RISC-V高端芯片
        作者:深圳特區報記者 周雨萌 時間:2021-05-08 來源:家珍 收藏

        “芯片產業鏈很長,就像長頸鹿。我們要把‘卡脖子’變成 ‘沒脖子’,把長頸鹿變成大象。”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105/425305.htm

        “我要做出一款真正有差異化的高端RISC-V芯片,讓每一行處理器代碼都由中國人敲出來。”

        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C3棟大樓。穿著藍色運動衫、戴著黑框眼鏡的睿思芯科創始人譚章熹滔滔不絕地向記者講述芯片產業夢。

        睿思芯科超低功耗32位AI芯片Pygmy-E。

        研發屬于中國人自己的高端芯片

        清華園里長大的譚章熹,父母都是清華大學電子與計算機教授。從小受父母潛移默化的影響,他對計算機有著特別的激情,并在計算機的求學路上一路開掛。

        本科就讀于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碩士畢業于清華大學計算機系,隨后赴計算機系統排名全球第一的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攻讀EECS博士,師承RISC-V創始人大衛· 帕特森。他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RISC-V的原創項目組主力成員之一,還在閃存和硬件加速器領域擁有20多項專利,領導開發的產品Pure FlashBlade榮獲2017年AI硬件領域的AIconics最佳創新獎。

        在跟隨RISC-V創始人大衛· 帕特森學習期間,譚章熹最大的收獲是學會了科學做事的方法:怎么去研發芯片、怎么讓自己研究的產品對業界產生影響力。

        畢業后,譚章熹先在美國創辦了一家固態激光雷達公司OURS。2018年,懷揣芯片夢的譚章熹毅然賣掉OURS,回國創業。

        “我還是更擅長做芯片處理器,目標是做出真正穩定迭代的RISC-V芯片,并在中國實現產業化。”

        什么是RISC-V?它與譚章熹要研制的芯片之間是什么關系?

        譚章熹說,做芯片就像蓋樓。拿到地后,蓋別墅還是蓋大樓由圖紙決定。這張圖紙在計算機領域叫架構。RISC-V就是基礎架構,所有應用于不同領域的芯片都可以基于像RISC-V這樣的基礎架構設計出來。

        “它也相當于機器之間交互的語言,是軟件與硬件之間的語言。RISC好比是精簡的詞匯子集,就像英文中的26個字母、中文里的拼音。”

        RISC-V中的RISC就是新架構指令集,V代表羅馬數字“5”,表示已經第五代了。RISC-V就是第五代精簡指令集,它與X86和Arm并稱當今全球三大主流架構。

        在研發RISC-V時,項目組非常注重“精簡”這一特性,相比X86的上萬條指令和Arm的1000多條指令,RISC-V只有40多條指令。

        RISC-V架構始于伯克利的學術圈,很快因為精簡這一特性,又因為開源、開放和免費,迅速發展成為全球芯片設計行業的新興ISA。

        而彼時,已經站在巨人肩膀上的譚章熹正是要基于開源的RISC-V架構,研發出屬于中國人自己的高端芯片。

        像河流一樣匯聚全球資源和智力

        有人說,PC時代是X86的天下,Arm又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獨領風騷,IPhone 12中的M1芯片正是基于Arm架構設計研發的。

        “RISC-V絕非Arm架構的廉價替代,反而能做到Arm做不到的事情。隨著定制化需求的增加,RISC-V有望產生與Arm時代不同的高端IP定制需求市場。”譚章熹反復強調RISC-V與Arm之間的不同。

        未來蘋果手機也有可能采用RISC-V架構么?譚章熹說,芯片選擇架構是一個非常嚴肅的考量,Arm已經有20多年的歷史,蘋果每10年會換一次指令集,未來10年會不會換成RISC-V也不一定。

        2019年,深圳熱情邀請譚章熹的導師大衛· 帕特森,在清華-伯克利深圳學院成立了以帕特森命名的RISC-V國際開源實驗室(RIOS)。RIOS在西班牙語里是“河流”的意思,寓意RISC-V研究機構將像河流一樣在深圳能匯聚來自全球的資源和智力,促進新的行業生態健康發展,并推動RISC-V成為未來50年的計算架構標準。

        帕特森曾在一次公開演講中說,RISC-V就像一個嬰兒,正在健康成長,希望RISC-V在中國發揚光大,CPU產業振翅高飛。

        正是出于地緣政治因素的考慮,2020年3月,RISC-V基金會將法律實體從美國遷至瑞士,更名為RISC-V International,極盡所能地保護其在全球開源許可下不受外界環境的影響。

        譚章熹也堅信,從長遠看,半導體在中國的發展一定沒有問題。

        希望每一行代碼都由中國工程師寫出來

        譚章熹回國創業就首選了深圳。這也是他生平第一次來深圳。

        公司成立的第一天,譚章熹就立下目標:希望每一行代碼都由中國工程師寫出來,而不是像其他芯片企業一樣通過購買處理器做簡單的集成加工。譚章熹誓要將芯片處理器做到國內完全自研。

        “深圳的創業文化和打拼氛圍吸引了我。”譚章熹說,深圳的制造業和電子信息產業鏈完備,頭部客戶和芯片相關企業匯聚,應用落地也更加便捷。“深圳是一個能將技術與產業最快結合的寶地。”

        “計算機屬于工程科學,芯片的設計研發絕不是在校園和實驗室里關門造出來的,它一定要走進產業、產品中,反復打磨和不斷演進。”

        譚章熹的目標很明確:聚焦某項垂直領域,瞄準頭部企業,快速讓芯片與應用產品和場景進行適配,并在某一特定領域率先落地,做出旗艦機效應,從而輻射全行業。譚章熹告訴記者,第一個領域很可能是高端智能穿戴。

        睿思芯科已發展成近40人的小團隊,其中85%以上是技術研發人員。目前,睿思芯科已有確定的落地場景和重量級客戶,并已進入大客戶主流產品流水線。

        【記者觀察】

        這是一個未完待續的芯片創業故事,也是一個中國人要解決芯片“卡脖子”難題的勵志故事。譚章熹能否帶領小伙伴們研制出中國第一個穩定迭代的高端RISC-V芯片尚未可知,但他的一句話讓記者印象深刻:“芯片的研發周期很長,在這個領域,最重要的就是堅持和不忘初心。”

        當前,RISC-V在全球范圍越來越熱,它也被認為是中國未來國產化CPU的最佳指令集選擇。

        據統計,2025年全球市場的RISC-V CPU核心數將達到624億顆,而中國將擁有全球最大的市場空間。另有權威調研機構預測,RISC-V的IP和軟件工具市場2025年將達到10.7億美元。

        記者查閱資料發現,從2018年起,國內已有大量RISC-V企業相繼出現,有的用不同架構做混合開發,有的專注于專用芯片,也有的致力于RISC-V處理器IP設計。而最新數據顯示,深圳就有1.7萬家芯片相關企業,數量位居全國城市榜首。

        隨著深圳RISC-V國際開源實驗室和以睿思芯科為代表的芯片企業不斷發展,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深圳可以率先研發出第一顆完全自主可控又穩定迭代的RISC-V芯片。



        關鍵詞: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韩城市| 安岳县| 赤壁市| 鞍山市| 灵璧县| 仁怀市| 鹤峰县| 太仆寺旗| 秦安县| 昭觉县| 德安县| 静乐县| 炉霍县| 金华市| 松潘县| 浙江省| 区。| 武陟县| 盐池县| 海林市| 阳山县| 页游| 集贤县| 屏东县| 白城市| 莱芜市| 廉江市| 红桥区| 教育| 大同县| 新疆| 界首市| 咸宁市| 蒙阴县| 尤溪县| 台山市| 闽侯县| 华池县| 遂平县| 聊城市| 葵青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