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Mate 40得失,華為抗美終局?

        Mate 40得失,華為抗美終局?

        作者: 時間:2020-10-29 來源:智物科技評論 收藏

        《紐約時報》不無感嘆地說:特朗普的制裁讓成為限量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010/419757.htm

        不久前的發布會依然故我,余承東依然堅持用他頗具特色的英文,快速、流暢地宣讀介紹,最新款的系列手機的功能、參數,盡管所有人都知道,該系列手機在國外市場基本歸零。

        同時失去谷歌Gmail、地圖、Youtube服務,和全球芯片代工業的支持,華為手機的抗爭似乎已經看到終點,尤其是曾經利潤豐厚的歐洲等海外市場。

        單單從成敗論,華為手機沒有贏下與美國政府的對抗

        余承東承認:“華為現在處于非常艱難的時刻。”

        在一場漂亮的發布會之后,許多分析人士在想,這是不是就是華為CBG高端手機系列的終點?

        《紐約時報》援引Canalys的分析師的話稱,過去一年,中國以外的零售商和移動運營商一直在避免庫存過多華為設備。“他們非常擔心兩三年后華為是否還留在智能手機市場。”

        Mate 40戰iPhone 12,中國中高端手機市場的變數

        “不管幕后發生了什么事,華為都必須樹立自己強大、穩定的公司形象。”Canalys分析師話說的非常直白。

        華為mate 40沒有特別多驚喜,但很穩。從產品、用戶出發,華為在技術取舍、功能設計和用戶體驗上的深思熟慮,都堪比蘋果,比如攝像頭的優化。

        與iPhone 12相比,同樣升級了產品的光學鏡頭、潛望式鏡頭等配件以及圖像傳感器、GPU和算法,在防抖、夜景、視頻拍攝等相機基本功能上,將Mate 40做到與之媲美之外,華為還帶來了創意功能。

        華為利用AI算法做了跟拍功能,將“云臺”做進了手機里,實現自動跟拍這一點很有意思。這一點與之前的iPhone 12,vivo的x系列旗艦思路一致——5G的殺手應用沒有,就先扶持視頻、圖像能力。

        利用AI算法來優化手機的相機功能,華為并非首創,最早在這方面有技術積累并做嘗試的有谷歌,但是谷歌利用算法來修復照片缺損部分的想法,顯然沒有華為的創新更切中要害。


        降價、大范圍推廣,蘋果希望用中國廠商的策略贏下與華為的競爭

        基于攝像頭和算法獨創的 EOD(Eyes on Display)功能,眼睛看向手機就可以喚醒手機,以及手勢控制在接聽電話、滑動頁面上的優化,都體現了華為在產品設計上的獨具創意。

        這一技術應該是繼承自2016年的第一代Magic。

        華為mate 40產品力還算OK,只是外界擔心華為的芯片儲備能夠用到幾時。過去幾年當中,在中國600美元以上手機市場,華為的份額從5%躍升到現在的44.1%。而蘋果則從86%,下滑至44%。

        如今,蘋果推出首款5G手機,不惜降低身段,拼命拉低售價,以求從華為手中收復失地。

        芯片受制,非戰之過。勝負似乎已成定局。

        5納米,短暫的優勢

        過去8年,華為Mate系列10次迭代,成長至今已經完全處在引領姿態。在這場發布會中依然向我們展示了它在技術和產品上的努力和進步。

        比如麒麟9000芯片,余承東現場直接將其與蘋果的A14對比,表示它集成了153億個晶體管,整整比A14多了30%。同時在5G通信速度上,其上行速度達到其他5G手機的5倍,下行快出2倍。

        芯片技術被稱為是最難啃的骨頭,因此才會有憑借芯片壟斷就可以長盛不衰的高通、Arm和Intel。這一次從數據表現上來看,說麒麟9000是全球最強的手機芯片也毫不為過,而一步步走到如此地位的華為海思,其背后的努力可想而知。

        不再盲目追逐先進技術,而更多從產品體驗去考慮,華為在產品設計上更加成熟的表現也頗讓人印象深刻。


        當今的科技格局之下,強大如華為,也難以自成一體,這本是常識

        有很多細節彰顯了這一點。如華為Mate 40采用了90Hz刷新率的屏幕而非大家追逐的120Hz,余承東給出解釋“對華為來說,做到120Hz很容易,但我們考慮的是在性能和功耗之間做最好的平衡。”

        同時相比Mate 30 系列,華為Mate 40系列手機機身尺寸、性能都有所增加,電池容量卻不升反降了一點,Mate 40 Pro只有4400mAh。但是總體續航表現上,Mate 40系列手機更占優勢,包括在寒冷環境下的掉電現象,華為這一次新機也做了優化,可以說考慮更周全。

        作為繼蘋果之后推出5納米芯片的廠商,這次麒麟9000備受關注,這也是全球首款內置5G處理器5納米芯片。但是,這一優勢可能非常短暫,高通驍龍875和三星Exynos 2100芯片即將面世。

        當規模退去,生態之戰空余口號

        在Mate 40身上,我們能夠看見華為有了“谷歌+蘋果”的影子——一方面,華為逐步做起了自己的軟件生態,而且做起軟件來毫不遜色于谷歌。

        《Forbes》的報道稱“華為改變了谷歌的游戲規則”,贊譽華為強大的軟件能力。

        余承東曾信誓旦旦說過,華為會在2019年末、2020年春推出新的OS,可以完美兼容谷歌的服務,當時被稱為是又一個“黑科技”。

        兩年前,《智物》曾在FT中文網撰文《安卓夢魘來臨,華為該做些什么?》分析,華為最好的一步棋是推翻現有的安卓生態,帶來沒有APP的手機界面,其次是重建生態,推出自己的系統來對抗有十幾年積累的谷歌生態。

        此次,發布會上余承東花了不少篇幅去介紹,華為在解決國外用戶最擔心的幾個問題上的努力,比如用戶隱私、地圖和郵件服務,以及瀏覽器等。

        尤其是地圖,它被認為是手機中非常重要,又極其耗費資金的服務,在蘋果之外幾乎沒有手機廠商自己去做,國外則普遍采用谷歌地圖。

        因去年開始陸續與谷歌停止各種服務上的合作,華為這一次不惜重金與TomTom合作打造了自家的地圖,可以說是誠意滿滿。

        《Forbes》特別報道了這一點,稱華為的地圖具備實時數據、3D視角、名勝古跡等相對全面的功能,雖不如谷歌地圖強大,但在如此短時間內做到這樣,已經足夠讓人驚艷。

        但是,仍有多家外媒將“不支持谷歌服務”放在了文首,對Mate 40是否能夠在海外市場售賣提出了質疑。

        不利的是時間。受制于芯片供應,華為新增手機銷量必然縮減,而這也增加了華為生態拓展的難度,尤其是海外市場。而在中國市場,谷歌本就鞭長莫及,華為仍可以繼續使用安卓系統,就像以前一樣,像小米、OV一樣。



        關鍵詞: Mate 40 華為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株洲市| 龙州县| 潼南县| 毕节市| 合作市| 屏南县| 绵阳市| 阿巴嘎旗| 米脂县| 汉川市| 达州市| 神木县| 霍城县| 顺平县| 兰西县| 灌南县| 太仓市| 如东县| 将乐县| 青冈县| 赞皇县| 和硕县| 西宁市| 津市市| 通河县| 昭通市| 延津县| 财经| 仪陇县| 隆化县| 胶南市| 新乐市| 晋江市| 绿春县| 宁河县| 南和县| 江阴市| 长兴县| 开化县| 姜堰市| 新郑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