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關注中美研發半導體新材料 日媒感嘆日本存在感低

        關注中美研發半導體新材料 日媒感嘆日本存在感低

        作者: 時間:2019-12-02 來源:參考消息 收藏

        日媒稱,研究意在代替硅制半導體,該領域主要由中美的大學和新創企業拉動研究,而的發現國的存在感卻正在下降。據《經濟新聞》11月28日報道,直徑為1納米左右的被發現具備重量輕且強韌的特色,在導電性等方面也具備有趣的性能,1991年,由名城大學終身教授飯島澄男在任職于日本電氣公司(NEC)時發現。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12/407711.htm

        它與呈球狀的“富勒烯”和呈片狀的“石墨烯”一起,成為2000年前后熱門的納米技術領域的代表性材料。

        據了解,在納米技術研究領域,碳納米管是一種很獨特的材料,直徑只有人類頭發的5萬分之一,能導熱導電,硬度是鋼鐵的50倍。在儲存領域,因為其特性為非揮發性,碳納米管用來當做儲存芯片使用,即便斷電也不會清除儲存在上面的信息。除了讀寫速度是普通閃存的1000倍之外,同時可提供功耗更低,更具可靠性與耐用性的存儲器,而且生產成本更低。

        報道介紹,根據碳原子連接方式的不同,碳納米管分為容易導電的金屬型,以及與硅具有相同性質的半導體型兩種。將其用作電子元件的研究一度較為活躍,但因無法順利分離金屬型和半導體型,一直沒有取得明顯進展。

        2016年,富士通的半導體子公司“富士通半導體”與總部位于美國的Nantero公司達成協議,雙方致力于碳納米管存儲器的開發與生產。

        據報道,美國的Nantero擁有精密制造碳納米管的自主技術,該公司計劃在2020年之前造出容量為2MB-16MB級別的試制品。這種產品與目前主流的閃存形成競爭,據悉其耗電量不到四分之一,能用于各種信息終端設備。

        富士通半導體的統括部長代理齋藤仁期待稱,“將成為符合所有產品都接入互聯網的物聯網(IoT)時代的存儲元件”。

        報道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8月集成約1.4萬個以上的碳納米管,開發出了成為CPU(中央處理器)核心部分的電路。還驅動了簡單的程序。

        熟悉碳材料的名古屋大學教授伊丹健一郎評價稱,“這是劃時代的成果,顯示出能實現理論上可行的創意”。其還補充說,未來如果能如愿合成所需的碳納米管,“有望實現進一步發展”。

        在中國,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等也在開發采用碳納米管的運算元件。

        報道指出,日本的碳納米管的應用預計在鋰離子電池電極材料等方面具有潛力,在材料領域較為活躍。但是,電子領域的應用研究隨著日本國內半導體廠商的衰落而低迷。日本產業技術綜合研究所的名譽研究員湯村守雄表示,“就算在大學有出色的研究,也沒有企業來加以實用化,而且國家的支援也不夠。必須磨練強有力的技術,避免敗給海外企業”。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汽车| 青阳县| 涪陵区| 景德镇市| 高碑店市| 东山县| 南安市| 博湖县| 年辖:市辖区| 南澳县| 盐山县| 墨竹工卡县| 金湖县| 瑞昌市| 永定县| 信宜市| 汝州市| 怀集县| 汤阴县| 永福县| 达尔| 蓬安县| 安塞县| 洞口县| 临安市| 策勒县| 南江县| 保定市| 大关县| 宁国市| 昭通市| 阜城县| 河池市| 馆陶县| 溆浦县| 梁平县| 巴彦县| 淮北市| 奎屯市| 乌鲁木齐县| 郑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