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不懼補貼退坡 傳統新能源車企穩步前進

        不懼補貼退坡 傳統新能源車企穩步前進

        作者: 時間:2019-11-24 來源:新浪財經 收藏

          近日,著名歌手孫燕姿發了一條關于求推薦的微博,引發了外界不小的關注。其中,威馬CEO沈暉,比亞迪銷售經理趙長江,還有吉利幾何A官微在第一時間進行了“品牌安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11/407421.htm

          其實拋去明星效應,本身已獲得了足夠高的關注度。只不過,消費者察覺不到的是,新能源車企普遍“過得不好”的現狀。

          傳統新能源車企

          需要跟時間賽跑

          對國內傳統新能源車企而言,他們需要不停地賽跑,要跟時間賽跑,跟競品賽跑,跟政策賽跑。

          一方面,造車新勢力已經開始了真正意義上的交付元年,雖然銷量基數較小,但目前正呈逐漸走高態勢。另一方面,以大眾、本田為代表的合資品牌已經發布了旗下首款純電產品,而產品背后的新品戰略,就是在告訴國內新能源車企,“留給你們的時間不多了”。

          在合資品牌還未大舉進攻之前,國內新能源市場已經出現了“四連滑”。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統計數據顯示,10月,產銷分別完成9.5萬輛和7.5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下降35.4%和45.6%。7-10月,新能源汽車市場下降幅度有持續擴大的趨勢。

          新能源整塊市場的銷量下滑,對于各家車企均造成不同程度的影響。對基礎薄弱的車企而言,市場的波動直接造成其淘汰出局。近日,華泰新能源就被媒體曝出工廠停產。另外,像國金汽車、長江汽車更是不斷傳出降薪、裁員的消息。

          與部分“焦慮”的車企相比,對于能夠提前布局且將產業鏈打通,并在“核心技術”有更多話語權的幾家傳統車企而言,其抗風險能力明顯高于行業水平,而這些企業的應對策略對友商而言,也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頭部玩家如何修筑護城河

          11月7日,比亞迪與豐田成立合資純電動研發公司的消息刷爆了汽車圈。與之前長城和寶馬成立合資公司不同的是,比亞迪與豐田在技術上完全對等,車型使用豐田品牌,比亞迪負責電動車核心平臺的研發,而豐田則延續自己在整車流程以及質量把控的優勢。

          需要指出的是,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成立純電動合資公司的例子不在少數,但是在新能源汽車平臺占據技術主導優勢的,并不多見。這種雙方合作,正是豐田對比亞迪20多年來所擁有的技術的認可。

          與其他品牌不同的是,比亞迪相對于其他品牌,其制造鏈更長,直接效果就是比亞迪在制造成本有著不可比擬的優勢,從上游鋰資源到主要原材料開發,再到電芯、模組、BMS,包括電子系統、回收等,百分之百覆蓋。

          此外,在新能源產品普及上,比亞迪推出了王朝系列,幾乎每款車型都有燃油版和電動版,車型涵蓋了轎車、SUV及MPV。更為重要的是,目前比亞迪連續多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占比已經超越燃油車。

          與比亞迪一樣,北汽新能源也是最早布局新能源市場的自主品牌。從北汽集團近幾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布局可知,新能源汽車早已成為北汽新能源重要發展的戰略新興板塊,走在了全國各大汽車集團的前列。

          今年來,北汽集團不斷將旗下品牌及資產清理整合,并推出了BEIJING新品牌。整合后的新品牌定位中高端,產品將覆蓋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同時加大新能源化和智能網聯化發展。

          從EC180打開市場后,以量取勝的北汽新能源正通過實施“品牌向上、產品向上”戰略,逐步改善外界對其的印象。目前,EU5/EX5/EX3等續航在500公里以上的新一代車型陸續發力,價位12萬以上的A級車銷量占比達到80%,產品結構明顯向中高端調整。

          在產品策略上,北汽新能源在產品布局上先后推出了EH、EU、EX、EV、EC、LITE等六大系列十余款純電動乘用車,全面覆蓋A00級到B級產品,滿足了當時高性價比、多元化的市場需求。

          由于本身體量較大,北汽新能源擁有規模降本的優勢。北汽新能源產量從過去的1萬到 10萬再到近20萬,生產規模的不斷擴大帶來了產品的規模價值;其次是實現技術降本,例如提升電池性能,據北京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連慶鋒介紹,“北汽新能源和寧德時代聯合開發的電池,可將整個成本下降30%。”

          北汽新能源有效化解了一部分退坡所帶來的成本壓力。同時,通過技術投入和研發打造長久的競爭力。今年,北汽新能源公司斥資近21億元打造的新能源汽車試驗中心日前正式宣告啟用,這也是北汽集團推進新能源研發的又一項重大突破。試驗中心的建成,能夠縮短產品開發周期,有效降低成本,使產品競爭力有一個很好的突破和提升。

          盡管新能源市場出現了一陣銷量低迷期,這同樣也是汽車市場的調整期。對于基礎薄弱的車企已經經歷第一輪的淘汰,而隨著明年補貼全部退坡以及外資品牌的大舉進入,那才是對自主品牌新能源車企的真正考驗。




        關鍵詞: 新能源汽車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辉南县| 祁东县| 牡丹江市| 淅川县| 垦利县| 南京市| 桐乡市| 花莲市| 衡东县| 屏南县| 纳雍县| 西丰县| 雷州市| 宁陕县| 黑龙江省| 武陟县| 鹤峰县| 云安县| 章丘市| 晴隆县| 绥阳县| 攀枝花市| 凤翔县| 禹州市| 扬州市| 宁晋县| 巴中市| 亳州市| 大安市| 昭通市| 鄄城县| 宕昌县| 白玉县| 满洲里市| 澄江县| 巴彦县| 广州市| 大姚县| 唐海县| 烟台市| 宁乡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