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 AI 公司 Atomwise 進軍中國市場,攜手豪森藥業開展新藥研發
雷鋒網消息,據外媒BusinessWire報道,基于AI技術的藥物設計公司Atomwise宣布與豪森藥業(Hansoh Pharma)達成合作,雙方將在多個治療領域針對11個未公開靶標設計和發現潛在的候選藥物。
Atomwise公司首席執行官Abraham Heifets博士說:“整個亞洲都有令人興奮的科學發展,并且在創新藥物發現領域具有巨大的領導潛力。我很高興地宣布,Hansoh Pharma是我們在亞洲的第一個合作伙伴。Hansoh Pharma致力于創新,并與我們希望造福全球患者健康的使命一致”
合作的另一方豪森藥業,主要藥物組合包含中樞神經系統疾病、抗腫瘤、抗感染、糖尿病、消化道和心血管疾病等六大治療領域。按銷售額計算,這六個治療領域占2018年中國醫藥市場總銷售額的62.5%。6月14日,豪森藥業正式在香港聯交所上市。
Atomwise和Hansoh Pharma的科學團隊將會開展密切的合作。Atomwise的AI技術與藥物化學和蛋白質結構專業知識的結合,以及Hansoh Pharma完全集成的研發,制造和商業能力,有可能大大提高藥物發現和臨床開發的成功率,節省更多時間成本。
根據合作條款,Atomwise將獲得未公開的技術訪問費、選擇權行使費、特許權使用費,以及基于合作產生的資產的再授權或出售的收入;豪森藥業將獲得所有領域和地域的開發和商業化權益費。
雷鋒網了解到,位于舊金山的Atomwise公司成立于2012年,目的在于運用超級計算機、AI和復雜的算法模擬制藥過程,來預測新藥品的效果,同時降低研發成本。
Atomwise的核心技術名為AtomNet,是一種基于深度學習神經網絡的虛擬藥物發現平臺技術最初是由Wallach博士開發的,他曾是多倫多大學計算機科學系計算生物學小組的博士生。
AtomNet由一個虛擬大腦驅動,模仿了人類的視覺皮層,通過“學習”數百萬個關于藥物作用原理的數據,來對自己進行訓練。
AtomNet消除了限制藥物發現的一些障礙,研究和開發不再受庫中可用化合物數量有限以及篩選這些化合物的時間的限制。Atomwise可以分析一個非常大的化學空間(數十億和數十億的化合物)來確定一個對合成和測試具有高度特異性的小子集。傳統上需要數年的發現和優化過程可以使用Atomwise的技術壓縮幾周。
2018年3月,雷鋒網曾報道Atomwise獲得4500萬美元的A輪融資消息。在這輪融資中,孟山都風險投資公司、Data Collective(DCVC)和B Capital Group領投,百度創投、騰訊等都是Atomwise的新投資者。
可以看出,Atomwis選擇與中國藥企合作多少會與“B”和“T”兩家中國互聯網企業的投資背景有關。
臨床前藥物發現和開發的最大挑戰是確定一種既有效又安全的候選藥物。這是每個制藥公司的研究人員面臨的問題,無論是小型還是大型,以及全球數千家研究機構。
因此,有更多的醫藥公司加入了使用AI技術的行列,開展了一系列與AI公司的合作,利用AI算法的力量,推動藥物研發進程:2016年11月,強生與Benevolent AI達成合作,把一些尚處于試驗中的小分子化合物轉交給了Benevolent AI,進行新藥開發,禮來、GSK、阿斯利康等也都是Benevolent AI的合作伙伴;2017年5月,賽諾菲與Exscientia 簽訂了一項潛在價值為2.5 億歐元的合作和許可交易,用于開發針對代謝疾病的小分子藥物;2018年5月,國內的晶泰科技也與輝瑞展開了戰略研發合作。
在大多數企業將人工智能布局在輔助診斷和健康管理方面時,一些企業也在嘗試將人工智能應用于新藥研發,一旦市場更加成熟、藥企接受度越來越高,AI+新藥研發的市場將迸發出巨大潛力。
本文轉自雷鋒網,如需轉載請至雷鋒網官網申請授權。
原文章地址為醫療 AI 公司 Atomwise 進軍中國市場,攜手豪森藥業開展新藥研發本文轉自雷鋒網,如需轉載請至雷鋒網官網申請授權。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