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智能計算 > 業界動態 > 亞馬遜AI芯片出爐會把全球芯片產業拖向何方?

        亞馬遜AI芯片出爐會把全球芯片產業拖向何方?

        作者: 時間:2019-04-04 來源:腦極體 收藏

        去年,Open有一份報告顯示,全球的算力需求在6年間提升了30萬倍。需求量之大與發展速度之快令人咋舌。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04/399211.htm

        有需求就有供給,面對這么旺盛的市場需求,科技行業給出了非常簡單直接的選擇:做唄。

        現如今,這個概念的火爆程度應該已經無需贅述。無論中外,都知道這是個要緊的物件,必須趕緊發展,攥到自己手里才算安心。

        一直以來,產業都是一個體系相當嚴密,處于寡頭體系內的市場。那幾個我們耳熟能詳的名字,牢牢占據著全球AI算力的核心權柄。


        而近幾年,一些松動已經開始在產業中發生。比如谷歌16年發布TPU以來,撬動了AI+云服務市場的第一場變化;而后創業公司開始崛起,3年間,全球按照不同統計方法,新增了40-60家AI芯片公司,開始借助AI大旗搶啄芯片巨頭的領地;與此同時,中國的華為、百度紛紛開始布局自己的AI芯片,阿里的平頭哥也在醞釀中。

        這些變量的集合,雖然還是沒有給市場帶來太大波瀾,但若干小的改變已經顯現出來。而今年,另一家科技巨頭的AI芯片項目也將逼近發布。加上Facebook不久前也宣布了自己的AI芯片項目,互聯網巨頭即將齊聚AI芯片市場。

        本文來回顧一些的AI芯片項目始末,順勢推理一下其芯片項目開始自用,給業務生態帶來的改變。

        以及亞馬遜加盟AI芯片大軍,是否能構成壓倒駱駝的那根稻草?

        雙管齊下:亞馬遜的AI芯片在行動

        亞馬遜想做AI芯片,已經是由來已久的事情了。畢竟在云服務領域,AWS承載著全球的AI需求爆發;而終端領域隨著Alexa和Echo的布局越來越大,也急需要芯片層的突破,將技術進化的主旋律掌握在自己手中。

        為了實現自有AI芯片的目標。2015年,亞馬遜以3.5億美元收購了以色列芯片制造商Annapurna Labs,后者主要生產面向中小企業的NAS和路由處理器,被認為是亞馬遜在終端芯片上的一次布局。

        而到了2017年年底,亞馬遜收購安全攝像頭制造商Blink,則被認為是芯片行動上的加速。這家芯片廠商在IoT低功耗芯片和機器視覺處理芯片上都有一手。這也被認為是亞馬遜準備從芯片開始武裝Echo的信號。

        進入2018年,亞馬遜似乎開始進入了芯片發布的倒計時。目前來看,亞馬遜正在準備在Echo等設備用的終端AI芯片和基于AWS對外賦能的服務器芯片雙管齊下。

        去年2月,根據The Information的報道,亞馬遜已經開始設計終端AI芯片。自研的專用AI芯片將主要用于提升AI語音任務的效率,降低Alexa的云計算的依賴,提升搭載Alexa設備的本地AI算力,同時降低設備功耗,增強Alexa設備的可移動性。

        而另一只亞馬遜的芯片之手,面向的是AWS。去年11月,AWS在拉斯維加斯發布了代號為Inferentia的機器學習專用AI推理芯片。這款芯片擁有不下于英特爾主流處理器的計算能力,被廣泛看作是自谷歌TPU之后,互聯網公司向芯片秩序的有一次挑戰。

        圖片.png

        根據多個渠道的報道,這兩款芯片都有極大可能在今年投入應用。這將意味著,亞馬遜的優勢業務中將注入新的催化劑。

        兩種芯片,若干漣漪

        自研AI芯片的投入使用,當然需要一個過程,產生的變化并不會那么快速與顯著。但亞馬遜給人以想象空間的地方在于,在云計算和家庭智能這兩個巨大的AI出口中,今天基本都由亞馬遜來坐莊的。

        那么一滴芯片下去,是否能在亞馬遜的大池塘中激蕩起若干漣漪呢?至少我們可以看到,以下幾種變化是相對可實現的。

        首先在云計算領域,AWS的AI服務升級已經箭在弦上。今天,亞馬遜的全球云市場份額達到了62%。而在如此巨大的市場占有率中,云用戶對AI的算力需求正在年年激增。而如果自研服務器AI芯片逐步投入使用,對于用戶來說的第一個變化將是AI算力成本將開始下降。AI算力太貴這件事,很多時候并不是公有云廠商決定的,而是受限于背后硬件供應鏈的限制,掌握更多供應鏈主導權之后,不能承受的AI算力之貴,基本會得到一波緩解。

        其次,在芯片層的加持下,AWS將可能更好開發從算子到框架、數據集的全套AI開發環境。這個方面目前是AWS的短板,同時也是競爭對手谷歌的強項。在自有芯片加持下,傳說中的“谷歌那邊訓練,亞馬遜這邊應用”的尷尬,將有可能得到一定化解。

        而在終端設備這邊,AI芯片的用處同樣不小。在年初的CES上,亞馬遜宣布搭載其語音助手Alexa相關設備的銷量已超過1億部。根據Strategy Analytics發布的數據,在2018年Echo出貨量超過8600萬臺。智能音箱和AI語音助手領域,亞馬遜依然在扮演頭號玩家的角色。

        圖片.png

        而2019,則是北美幾大巨頭在家庭智能領域爭奪戰白熱化的一年。這時AI芯片上市投入應用,意味著亞馬遜在家庭硬件市場的表現,將可能出現技術體驗與性價比上的升級。比如云端一體化體驗將更加無縫化,語音交互的堅持會更好,算法可用性更復雜。此外,Echo將可能迎來更好的移動性能,基于芯片完成低功耗的進化。另一方面,本地能夠處理更復雜的神經網絡任務,意味著多模態體驗可能成為Echo新的進化方向。

        能夠實用的芯片,將很快讓亞馬遜在已經很強的區域變得更強,這個邏輯今天來看應該是成立的。然而或許我們更加好奇的是,在亞馬遜開始自力更生之后,芯片巨頭們的日子會不會變得不好過起來?

        世界芯片供應鏈的壓縮時代即將開始?

        試想一下,如果你是批發商,結果你的大客戶一個個宣布要自己建工廠,那你肯定不會有多開心——尤其是你一共就沒幾家客戶的情況下。

        在去年,英特爾在服務器和AI芯片領域依舊占據著96.6%的全球市場份額。雖然壟斷地位依舊明顯,但應該看到其市場份額在一年中已經下降了近2%,雖然比例不大,但說明松動已經出現。

        而這兩項芯片業務,在英特爾總收入中占30%,顯然地位不容有失。

        而不太愉快的趨勢在于,如果亞馬遜在若干時間后與英特爾脫鉤,Facebook和微軟將變成英特爾最重要的兩大買家。然而他們都表示他們正在研發AI芯片。

        互聯網公司集體發力擺脫供應商,當然對供應鏈產生了相當大的壓力。處于更底層供應位置的英特爾或許還好,相對外層的英偉達已經正經感覺到了客戶自研之路帶來的“風吹草動”。而這也是今年。而這也是今年GTC上英偉達努力打造直接面向產業端服務能力的原因:你自研擺脫供應鏈,那我只能不要中間商賺差價了。


        當然也要正視這樣一個問題,互聯網廠商研究的當然也要正視這樣一個問題,互聯網廠商研究的AI芯片,基本還要依托于更上層供應鏈的IP和工藝集成,繞來繞去還是那么幾家。而且互聯網廠商的芯片,要達到規模化應用和性能達標還是有不少距離的。絕對不可能今天發布芯片,明天就和英特爾say goodbye了。

        過程當然還很漫長。但是由于大客戶就那么多,芯片市場被分割,是基本不存在可逆性的。

        所以說,亞馬遜的所以說,亞馬遜的AI芯片雖然不太可能在2019年壓死駱駝,卻很可能在今年催促駱駝轉型。

        畢竟這是個大家都想當駱駝的時代。




        關鍵詞: 亞馬遜 AI 芯片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枞阳县| 新兴县| 富蕴县| 佳木斯市| 乌拉特前旗| 沙河市| 湘潭县| 和龙市| 浦北县| 永和县| 兴和县| 焉耆| 土默特右旗| 永济市| 普陀区| 革吉县| 上高县| 辽中县| 洪雅县| 筠连县| 江山市| 台东市| 汕头市| 龙江县| 韶山市| 台中市| 甘南县| 徐州市| 祁阳县| 南岸区| 班玛县| 台中市| 阿瓦提县| 景谷| 阿坝| 唐山市| 临西县| 永寿县| 汝城县| 莒南县| 平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