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互聯網:平臺之爭從群雄逐鹿轉向落地為王
過去的一年,工業互聯網成為業界吸睛詞匯,成績可圈可點。隨著2018年年底重慶成為繼北京、上海、廣州、武漢之后第5個擁有國家頂級節點城市,我國工業互聯網“東西南北中”的布局架構已初步形成。如果說網絡是基礎,安全是保障,那么平臺就是工業互聯網整個產業的核心。2018年,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發展迅猛,已培育形成50余家具有一定影響力的工業互聯網平臺,部分平臺工業設備連接數量超過10萬套,涌現一批創新工業APP并實現商業化應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901/397338.htm當然,和諧的交響樂中也出現了明顯的雜音。2018年,隨著GE售賣Predix的風波以及最后決定獨立運營Predix,業界對工業互聯網尤其是平臺的未來發展展開了深入討論。展望2019年,工業互聯網平臺又將如何發展?市場、投資、應用和技術等維度又呈現哪些趨勢?新年伊始,這些問題擺在了工業互聯網從業者的面前。
平臺迎來爭奪主導權關鍵期
自從國務院于2017年11月發布《關于深化“互聯網+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互聯網的指導意見》后,國內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在2018年如雨后春筍般地不斷涌現,2019年正面競爭在所難免。
“經過2018年的群雄逐鹿,2019年對所有工業互聯網平臺廠家來說都是關鍵節點。”PTC中國區售前技術總監秦成表示。他認為,無論是企業的決策,還是具體的業務場景,乃至項目資金的準備,都會在2019年全面得到落實。來自中外的工業互聯網平臺供應商們,也儲備了相應的工具、案例、基礎設施以及人才。這些都為中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市場的加速發展提供了必要的保障。
工業大數據應用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副主任、航天云網江蘇公司總經理紀豐偉也認為,隨著政策貫徹的深入和資本市場的推動,平臺數量的增長趨勢在2019年還會持續并加劇。但工業互聯網平臺市場仍然處于格局未定的關鍵期和規模化擴張的窗口期,工業互聯網平臺生態還未形成,“殺手級”工業APP還未出現,各個平臺連接的設備和企業數量還有限,因此現在說工業互聯網平臺進入優勝劣汰期還為時過早,但2019年會成為平臺企業搶占未來主導權的關鍵期。
那么,在激烈的競爭中,哪些平臺將更有潛力脫穎而出?應用落地才是王道。
“在整個產業版圖中,工業互聯網平臺企業會更加明確市場定位和發展策略,每個平臺會開始尋求差異化競爭。具有區域特色或行業特點的平臺將率先形成競爭格局,平臺對企業的黏性開始顯露,并初現工業互聯網應用的效果。”紀豐偉強調。
平臺面臨盈利破冰點
從融資和盈利角度看,2018年工業互聯網平臺融資十分活躍,但業界對平臺的盈利能力依然十分擔憂,目前正在盈利的平臺屈指可數。Predix投入和產出的巨大反差也讓業界對平臺的投入和盈利能力產生了疑慮。展望2019年,哪些平臺會繼續吸引資本青睞?平臺盈利能力是否會改觀?
對此,業界專家認為,任何技術的發展都會在資本市場經過從盲目追趕期發展到冷靜期的過程。經過群雄逐鹿之后,工業互聯網平臺的投資會進入冷靜期。
“2019年,無論資本市場還是用戶會越來越關注平臺的RoI,落地應用效果等。投資重點也會圍繞平臺的先進技術組件,如AI,AR等。”秦成表示。
賽迪智庫信息化研究中心主任楊春立告訴記者,現階段,我國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仍然以建設企業主體的自有資金和政府補助資金為主,部分優秀工業互聯網創業創新項目通過股權融資來運營發展。但是由于工業互聯網尚處起步階段,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和應用推廣中面臨用戶接受度不高、商業模式不成熟、技術人才儲備不足、投資回報周期長,即高投入、高成本、高風險“三高”現象。通過對全國69家工業互聯網平臺的調研數據來看,14%的平臺投入超過十億元,43%的平臺投入超過億元,88%的平臺投入超過千萬元。此外,還有很多企業的工業互聯網平臺建設遠未完成,后期推廣也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預計各自平臺的整體投入將是目前投入的2-3倍。因此,2019年將是工業互聯網平臺高投入密集的一年。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