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智能計算 > 業界動態 > AI繁榮背后:30年停滯,物聯網會是下一個技術浪潮嗎?

        AI繁榮背后:30年停滯,物聯網會是下一個技術浪潮嗎?

        作者: 時間:2018-11-22 來源:億歐網 收藏
        編者按:過去30多年,人工智能沒有任何重大進步,而物聯網也在過去的十年中經歷了幾次起伏。但是終于來到了臨界點。

          人工智能還“時髦”嗎?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11/394710.htm

          早在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人工智能就已經十分時髦了。

          現在三十多年過來了,不僅承擔起了引發“第四次工業革命”的重任,還是行業重點投資的下一個方向。雖然DeepMind的數字系統不是很擅長針對復雜的真實世界(如天氣或人腦)進行建模,但它們還是非常適合處理在線二進制世界的鏈接、點擊、點贊、共享、播放列表和像素等問題。

          除了市場契機已至,DeepMind還深諳吸引觀眾的技巧。DeepMind通過培養技術的神秘性來推銷技術和高級人員,但它的演示始終只是玩簡單的、有計算規則的游戲,因為游戲具有媒體和公眾的高度關注以及視覺趣味性的優勢。實際上,該技術的大多數商業應用都將是相當平庸的后臺業務應用程序,例如優化Google數據中心(Google保存服務器的地方)的電源效率。

          湯普森和哈薩比斯有一個共同點(除了他倆都是英國人以外),他們都擁有必要的技術和創造力,從而能夠有效地訓練和改進他們的系統,但是這種對人類的技術和創造力的依賴性很顯然是所有“人工智能”或機器學習系統的弱點,它們各自的技術也非常脆弱。

          例如,湯普森的系統不能在與訓練環境不同的溫度條件下工作。同樣地,DeepMind擅長的一個視頻游戲(雅達利的Breakout)中,僅僅是改變擋板的大小就能讓的成績一落千丈。這種脆弱性是由于DeepMind的AI軟件不知道什么是擋板,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視頻游戲;它的開關只能處理二進制數。

          不可否認,近年來機器學習系統取得了很大的進步,但這一進步主要是通過大量投入傳統計算硬件來實現的,而不是通過激進創新。在不久的將來,芯片集成技術將觸及極限,設計效率(即用更少的硬件進行更多處理)將在商業上更加重要,也許在那一刻可進化形式的硬件將流行起來。

          人工智能會是下一個技術浪潮嗎?

          技術是一個升級創新的過程,而不是通過“包裝”渲染的“虛假”式繁榮。而回顧每一次的技術浪潮,從最初的Web時代,到移動、云計算時代,然后是現在的人工智能、區塊鏈、浪潮,也并不是每一步都走得正確,也是經過了反復的迭代和推陳出新。

          Web和操作系統的年代

          自從第一個RFC(Request For Comments)于1969年發布以來,互聯網協議就有了一個分散的開發過程,并且形成了獨特的標準。雖然定義協議是分散的,但使用這些協議的核心平臺(例如思科路由器)仍然是專有的并且是封閉的。而思科1990年的首次公開募股開啟了不可思議的Web時代。

          由于主要的網絡供應商都有自己的硬件,所以雖然局外人可以為協議規范做出貢獻,但只有網絡公司的開發人員才能將這些協議添加到他們的平臺。思科創建了各種公司,然后經歷各種收購或合并,直至互聯網泡沫破滅。

          這之后的操作系統、桌面應用程序也都經歷了類似的戰斗。無論是20世紀90年代的Netscape和IE,還是今天的Chrome、IE和Firefox,瀏覽器一直是令人垂涎的應用程序,因為它是網絡的前端。

         移動開發導致消費升級,云端混戰開啟統治時代

          當蘋果公司推出App Store后,與網頁類似但功能更豐富的移動應用程序迎來了消費者能力升級的新時代。但是對于開發人員來說,有些人可能認為移動開發進入的門檻太低,這個對所有人開放的領地注定難以形成創新,才會導致現在的應用商店遍布垃圾、充斥著復刻和模仿。不過事實證明,仍有一小部分人成功創建了出色的應用程序,但絕大多數的人卻仍是無所作為。

          而“得云者得天下”的云計算時代,在2006年開啟。彼時,谷歌推出了“Google 101計劃”,并正式提出“云”的概念和理論。此后,亞馬遜、微軟、惠普、雅虎、英特爾、IBM等公司紛紛入局,云端混戰。其中亞馬遜在采用AWS的云計算功能和新時代的定價方面做得非常出色,Google和微軟緊隨其后。

          在云計算模式下,用戶借助云服務提供商的計算資源、存儲空間和各種應用軟件,就可以把連接“顯示器”和“主機”的電線變成網絡,把“主機”變成云服務提供商的服務器集群。也因此,近年來一大批的企業為了追求低成本和高性能而借助云計算實現數字化轉型。

          區塊鏈、、人工智能主導下一波技術浪潮

          區塊鏈、和人工智能則最有望成為下一個技術浪潮。

          區塊鏈以其獨特的技術計算方式獲得了企業和用戶的熱烈追捧,而2016年印發的《“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中提出的“加強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創新、試驗和應用”更是為其加了一把火,在技術圈炒得火熱。2017年世界經濟論壇發布的白皮書《實現區塊鏈的潛力》,則提到了區塊鏈技術能夠使信息互聯網向價值互聯網的新時代轉變,開創更具顛覆性和變革性的互聯網時代。從目前來看,區塊鏈的技術應用雖不夠完善,但發展前景卻很值得期待。

          物聯網(IoT)在過去的十年中經歷了幾次起伏。就進入門檻而言,構建物聯網設備的大多數軟件(甚至硬件)構建模塊都是常用的,但將商用物聯網設備推向市場是一項重大任務。物聯網已從一些標準化中受益,但它也是一個非常分散的空間,僅僅因為有“標準”并不意味著公司必須使用它們。因此,雖然未來的物聯網發展將會涉及到生活的各個領域,但是如何將其潛力發揮極致也是開發者和市場重要的一大命題。

          而人工智能領域,正如前文所述,它是一個有著完備生態和豐富工具的技術,但是現階段的人工智能還不成熟,仍是基于以往研究的“美化”和“包裝”。不過正如各大科技巨頭們爭相涌入的勢頭一般,也正像Gartner2017年成熟度曲線所呈現的那樣,有了創新和突破,“真正的”人工智能很快就會到來。


        AI繁榮背后:30年停滯,物聯網會是下一個技術浪潮嗎?

          Gartner公布的2017全球新興技術成熟度曲線

          未來已來,但是會以何種姿勢呈現,取決于技術市場和開發者們。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物聯網 AI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桂东县| 南召县| 容城县| 合江县| 丰原市| 桂林市| 怀仁县| 莱阳市| 镇康县| 长子县| 邵东县| 镇安县| 孟连| 交城县| 临江市| 万载县| 陈巴尔虎旗| 商城县| 凤冈县| 红河县| 贵定县| 阳东县| 平远县| 集安市| 金秀| 信阳市| 富裕县| 隆德县| 修武县| 宽甸| 竹山县| 庆城县| 清流县| 扶风县| 泗阳县| 南阳市| 梧州市| 怀仁县| 乌拉特后旗| 新龙县| 三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