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主流的手機散熱技術有哪些?哪個好?

        主流的手機散熱技術有哪些?哪個好?

        作者: 時間:2018-11-21 來源:ofweek 收藏

          雖然說“性能論”這個詞匯在目前不怎么提了,消費者也不會在挑選時,把性能作為參考的唯一標準。外觀、拍照、續航等,也逐漸讓消費者明白,一款的好壞,不止看處理器性能,而是要多方位參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11/394638.htm


          不過,依舊有一部分廠商,推出了針對小眾人群的游戲手機。而廠商在召開發布會時候,也依舊把性能跑分作為一大賣點。這就讓筆者感到有點困惑,消費者在選購手機時候,已經不再把性能作為第一參考點,那廠商為什么把性能跑分又單獨拿出來詳細解讀?甚至還推出游戲手機呢?

          大型手游成為主流 性能跑分是參考

          如果你喜歡玩手機游戲,關注手機游戲市場,那你一定會注意到,最近有一款手游大作非常流行,就是網易的《明日之后》。這款手游畫質可以自己選擇,在最高畫質下,筆者使用的手機出現了卡頓情況,這還是一款采用高通驍龍845移動平臺的手機,如果你手機沒有任何廠商對游戲的深度優化技術,比如GPU Turbo、Hyper Boost等,那只能單獨憑借手機處理器來“硬”運行。換句話說,手機處理器性能越強,理論下,玩這種高負載游戲越能流暢運行。


          手機游戲畫質這么高,你手機hold住嗎?

          因此,手機廠商在發布會現場,也只有通過手機跑分,來讓消費者有這樣一個印象,就是跑分越高,玩現在主流網游《絕地求生 刺激戰場》、《明日之后》等這樣高負載游戲越流暢。此外,這也是消費者可以明白,了解,接受的一種表現形式。

          技術的提升 讓手機能承受高負載

          旗艦手機性能表現“炸裂”無可厚非,不過凡事都有兩面性,雖然性能強勁,但是也帶來一些問題,比如熱量。得力于摩爾定律效應:手機內部集成化電子電路芯片數目,會在每隔18個月增加一倍,隨著硅片上線路密度和晶體管的數量的增加,芯片的和良品率會急速下降,而有一份研究表明,手機內部電子元器件因熱量集中引起的材料失效,占據總失效的65%-80%,換句話說,手機內部電子元器件因熱量堆疊,導致溫度過高,進而影響處理器正常工作,輕則導致系統卡頓,重則導致元器件損壞。


          手機內部集成化非常高(圖片來自網絡)

          因此,散熱技術成為目前影響手機性能發揮的關鍵點之一,那現在主流手機散熱技術,都有哪些呢?一起來看看吧。

          石墨散熱:

          這項技術是目前最常見的一種散熱方式,其屬于手機內部的散熱形式,依靠的就是石墨的高導熱性。其導熱性超過鋼、鉛等許多的金屬材料。也是目前主流散熱方式之一,其是利用石墨的晶粒取向這個特點,有很多細小的晶粒覆蓋在手機電路板上,之后會隔絕各個元器件的接觸,并引導散熱,將處理器散發的熱量快速的傳遍整個機身,擴大散熱面積,達到散熱效果。


          石墨貼(圖片來自網絡)

          不過隨著手機內部元器件數目翻倍,形成高集成化鏈路結構,手機越做越薄,電路板也越來越小,內部也越發的擁擠,僅靠石墨散熱是遠遠不夠的,這時候,會在石墨散熱基礎上,增加金屬背板,其作用是進一步將石墨集中的熱量,傳遞到手機其他利于散熱的部分,這樣可以解決因手機過于輕薄導致石墨散熱不均的缺陷。

          冰巢散熱:


          OPPO R5就采用這項技術(圖片來自網絡)

          這項技術其實起源于OPPO,其實和PC上的導熱硅脂類似,都是通過發熱點和導熱結構的縫隙,已達到快速散熱的目的,而OPPO這項技術和PC硅脂有異曲同工的地方,比如其引入新的類液態金屬散熱材質,讓手機工作過程中產生的正常熱量快速、均勻地散發出去。相比于傳統模式,類液態金屬材料作為導熱介質解決了因空氣不流通造成的導熱性差、發熱集中的問題。

          主動循環導熱液:

          這項技術其實在當前手機上還是很常見的,尤其現在的旗艦手機,從最早的中興天機,到現在的黑鯊手機、紅魔手機等等,其實都采用了這項技術。為大家簡單來講講這項“黑科技”,首先,是在手機中加入一段中空導管,并在導管中加入一種特別的納米導熱液,或者其他散熱輔助液。

          當手機因元器件運行產生熱量后,熱量被銅管內部的納米導熱液吸收后,受熱的液體會氣化,這種氣態物質會隨著銅管移動,當氣體流動到溫度較低的銅管處后,會釋放部分熱能,并液化“還原”成為液體狀態。


          熱導管散熱(圖片來自網絡)

          與此同時,凝結后的導熱液將會再次流入到關鍵的產熱芯片處,如此往復循環。與傳統的石墨導熱等相比,主動循環散熱方式在熱傳導性能上提升20-30倍左右,效率可謂驚人。

          還有一些散熱方式,這點也有必要向大家說說。比如導熱凝膠散熱,這種方式和電腦類似,都是將散熱硅脂涂抹在處理器上,使熱量能夠被迅速吸收并傳遞出去,加快散熱進程。其實這項技術和之前說的蜂巢散熱類似。


          導熱凝膠散(圖片來自網絡)

          但是,手機畢竟是一個集合體,有不止一種散熱技術。這里簡單說下:努比亞紅魔手機集成了風冷散熱技術+近黑體散熱技術+背部切面立體散熱技術+3層石墨散熱技術等;榮耀Note10除了支持GPU和CPU雙Turbo加持外,還擁有獨特的THE NINE的液冷散熱系統,可以進一步降低手機內溫度;黑鯊手機則采用了和MOD主機類似的硅脂、熱管液冷、散熱基板、金屬保護框、兩層的石墨散熱膜等技術。

          手機市場需要新活力 從改善使用體驗開始

          從宏觀數據上看,全球手機整體銷量其實是下滑的。而從賽諾最新公布的數據來看,截止到2018年9月份,國內手機市場整體處于縮減狀態,2018年9月份想不2017年同期下降7.7%,市場容量為3503萬臺。而各家手機廠商在前一階段,確實面臨了市場整體銷量下滑、競爭激烈、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問題。


          2018和2017年手機銷量對比圖(圖片來自網絡)

          唯有改善手機整體使用體驗,能激發手機市場新活力,例如加入液冷散熱、AI技術輔助系統調節處理器功耗、各種系統加速引擎等等。從這些細微點,改善手機上玩游戲流暢度、續航體驗。


          vivo和OPPO也逐步在手機硬件上進行一些創新(圖片來自網絡)

          而手機廠商們為了讓自家產品實現新突破,通常會采用多種散熱技術的方式,來為其增加新賣點,這既能讓手機“效能”最大化,進而提升手機使用體驗,又能通過這些與眾不同的亮點,提升整個手機行業的活力,刺激手機銷量。

          總結:

          其實大家在選購手機時,往往會忽視手機散熱表現。而這一點,卻更加考驗手機廠商對自家產品的調教水平。從以上筆者分析來看,散熱技術越好,體驗越出色,消費者越買賬。正像筆者在開頭說的,現在的消費者不會在挑選手機時,把性能作為參考的唯一標準,而是把更多注意力,放在外觀、拍照、續航上。但散熱作為保障一切正常運行的“基底”,卻往往起到了決定性作用,因此,在手機性能“炸裂”的今天,也呼吁手機廠商可以繼續尋找更加出色的散熱技術,讓消費者感受到更清涼體驗。



        關鍵詞: 散熱 手機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杭锦旗| 泌阳县| 孝感市| 洞口县| 吉首市| 大悟县| 和硕县| 安远县| 库车县| 罗山县| 犍为县| 外汇| 建阳市| 普宁市| 阿合奇县| 马边| 宝鸡市| 浑源县| 榆社县| 响水县| 达拉特旗| 盐城市| 临夏县| 石门县| 建昌县| 棋牌| 三亚市| 闵行区| 定陶县| 乾安县| 德昌县| 都昌县| 乌恰县| 宝应县| 龙州县| 海晏县| 南通市| 牡丹江市| 信宜市| 泽库县| 酒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