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智能計算 > 業界動態 > 皮膚鏡+AI的新模式,輔助醫生診斷27000多次

        皮膚鏡+AI的新模式,輔助醫生診斷27000多次

        作者: 時間:2018-11-16 來源:動脈網 收藏

          近日,在廣州舉辦的第十四屆中國皮膚科醫師年會 CDA 2018 上,來自德國和中國的項目展示了人工智能應用新模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11/394430.htm


        皮膚鏡+AI的新模式,輔助醫生診斷27000多次


          會上,參與的嘉賓有國際協會創始主席 Peter H.Soyer 教授、AAD 候任主席 George Hruza 教授、北京大學第一醫院李航教授、北京協和醫院劉潔教授、華西醫院冉玉平教授等國內外專家悉數親臨現場。

          CDA 2018+人工智能應用新模式

          皮膚鏡是一門新型的皮膚病無創診斷技術,診斷效率高。近兩年,人工智能在皮膚病診斷領域的研發和應用在國內外也開展得如火如荼。

          大賽由中國醫師協會皮膚科醫師分會總干事、北京大學第一醫院皮膚科主任李航教授發起和策劃。經前期廣泛地號召和精心地組織,最終有來自全國近 30 支皮膚科醫生代表隊報名參賽,并邀請了中國的華夏皮膚影像人工智能協作組攜智能皮膚-皮膚鏡版和來自德國的 FotoFinder 兩支「機器隊」參加人機大賽。

          華夏皮膚影像人工智能協作組是由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牽頭、國內外 60 余家醫療機構、大學及研究所的醫學專家和科學家組成的皮膚影像診斷中心,其在該領域積累了大量的臨床資料和學術成果,尤其是皮膚鏡影像領域獨具先發優勢。今年 8 月 26 日,華夏皮膚影像人工智能協作組與皮膚病人工智能發展聯盟達成戰略合作,基于聯盟所創建的皮膚病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綜合平臺——智能皮膚,拓展基于「皮膚鏡」的臨床輔助診療模式,形成智能皮膚-皮膚鏡版,實現智能皮膚多種臨床應用場景的覆蓋。

          FotoFinder 是一家來自德國的全球領先的醫療成像系統公司,成立于 1991 年,主要從事黑色素瘤、非黑色素瘤皮膚癌的早期診斷、毛發疾病診斷(TrichoLAB)和銀屑病評估等。

          經過多輪激烈的角逐,最終,北京大學第三醫院代表隊一路獲得冠軍。賽后,冠軍隊分別與邀請參賽的德國隊 FotoFinder 和中國隊「華夏皮膚影像人工智能協作組 · 智能皮膚-皮膚鏡版」進行「人機大戰」。

          在兩組人機大賽中,冠軍隊在皮膚鏡照片閱片中分別獲得了正確率 70% 和 90% 的成績。德國的 FotoFinder 智能識別給出皮損的良惡性判斷,正確率高達 90%。「智能皮膚-皮膚鏡版」則是通過智能識別皮損照片,直接給出皮膚疾病名稱,正確率達 80%。對此結果,現場醫生觀眾不約而同地發出贊嘆,給出了熱烈的掌聲。

          對此結果,李航教授解讀說,「我們可以看到,智能皮膚所代表的中國當前的皮膚病人工智能已經發展到很領先的水平。但是,圖像識別僅是臨床診療的一個環節,而醫療是一項科學與人文關懷相結合的、有溫度的服務,無論從技術角度說,還是從倫理法律角度看,人工智能永遠無法替代皮膚科醫生。未來的 應該是醫生的有益助手,過度宣傳 和躲避 都不是正確態度。我們只有正確認識 AI,AI 才能可持續地發展,為皮膚病診療帶來幫助。」

          華夏協作組副組長、北京協和醫院皮膚科劉潔教授說,「今天我很高興地看到中國皮膚科醫生的風采,也看到智能皮膚-皮膚鏡版在大賽中有如此精彩的表現。華夏協作組和皮膚病人工智能發展聯盟所合作的智能皮膚-皮膚鏡版,就是要給醫生帶來價值,更好地服務患者。接下來,我們將與聯盟合作,拓展更多皮膚鏡特征疾病的智能識別能力。」

          劉潔教授介紹說,「智能皮膚」目前對 85 種皮膚病整體識別準確率達 86% ,可識別病種數和準確率居行業之首,目前已有 7000 多名認證醫生開始使用,支持醫生完成輔助診斷 27000 多次,支持醫生進行臨床內容獲取 130 多萬次。

          賦能醫生、服務患者,智能皮膚綻放巨大價值

          據數據統計,我國目前只有 2 萬多名皮膚科醫生,但皮膚病發病率達到 90% 以上,存在嚴重的皮膚科醫生短缺和分布不均的狀況。尤其在基層和偏遠地區,皮膚病的診斷率、確診率非常低,需要更多資源的下沉、專業的輔導和臨床的幫扶。

          智能皮膚,是由中南大學湘雅二院、丁香園和睿琪軟件戰略合作研發的中國首個皮膚病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綜平臺,于 2018 年 4 月 27 日正式發布,面向全國臨床醫生開放使用。同時,為共同推進人工智能在皮膚病診療領域的應用和發展,聯合數十家全國頂尖三甲醫院和皮膚科臨床專家組成的「皮膚病人工智能發展聯盟」,也同期正式宣布成立。

          目前,智能皮膚不僅能智能識別皮損圖片,為醫生提供輔助診斷結果,還針對這一結果,提供相應的疾病百科、經典圖庫、診療思路、用藥指導等內容和功能,進一步輔助醫生診療。同時,智能皮膚還融合了專業教育、醫患互動、患者服務等功能,真正賦能各級醫生的實際診療工作,從而為患者帶來高效率、高品質服務。

          皮膚病人工智能發展聯盟,自成立半年多以來,先后與全國多地省市級政府部門達成戰略合作,將智能皮膚先進的皮膚病人工智能輔助診療綜合平臺快速引入當地,協同當地專業機構,共建本土特色的基于「人工智能技術和互聯網平臺」的皮膚病診療管理體系,為群眾帶來創新高效的皮膚病診療服務平臺。相信,在國家當前所倡導的分級診療和人工智能醫療應用創新的政策指導下,智能皮膚將綻放出巨大價值。



        關鍵詞: 皮膚鏡 AI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郁南县| 鸡西市| 英山县| 库尔勒市| 阿尔山市| 普格县| 诏安县| 皮山县| 偃师市| 达州市| 柘荣县| 安岳县| 广平县| 昌邑市| 湟源县| 北京市| 承德县| 邯郸市| 新宾| 敦化市| 清流县| 天水市| 阿合奇县| 刚察县| 腾冲县| 定南县| 怀安县| 思南县| 方城县| 阿荣旗| 璧山县| 嘉荫县| 日土县| 桦川县| 崇州市| 阿图什市| 普兰店市| 昌乐县| 河池市| 德阳市| 普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