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智能計算 > 業界動態 > 火爆“智能”下的慘淡“人工”

        火爆“智能”下的慘淡“人工”

        作者: 時間:2018-10-22 來源:財經雜志 收藏
        編者按:沒有“人工”就沒有“智能”,這一幕很可能只是人工智能產業發展史上的短暫一幕。

          從人工智能發展高地北京到代河南鄭州只需要兩個小時的高鐵,那里有中國最大的代工廠富士康。再從鄭州火車站出發,半小時車程,到達 一棟不起眼的寫字樓,打開一間沒有任何標志的大門,就是目前河南最大的人工智能數據標注工廠翊澳數據的總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10/393156.htm

          聚集在北京的人工智能公司里,隨處可見人臉識別機器以及實時的大數據熱點圖。但這家數據工廠里,并沒有任何智能的樣子,也沒有普通工廠里的流水線,更像是一間網吧——裝修簡單,幾十臺電腦依次排開。

          正值午休時間,一半的電腦前面空空如也,還有數十名員工坐在電腦前,或是吃著打包來的午飯,或是掏出手機打游戲,也有部分標注員還在處理一張張模糊或清晰的照片。

          數據標注行業流行的一句話,“有多少智能,就有多少人工”。目前算法能學習的數據,必須通過人力逐一標注,這些人力為產業提供養料,這是金字塔的基礎,處于最底層。

          此前,一些數據標注工廠被冠以“血汗工廠”的名號,為了應對龐大的數據標注需求,標注員們必須加班加點的盯著電腦屏幕,夜以繼日的重復枯燥的工作,但眼前的這個工廠里,似乎有些清閑。

          “聽說北京AI很火,我們也想參與進來。”翊澳數據總經理靳建偉對《財經》記者說。

          靳建偉經歷豐富,善于追逐潮流。微信最火的時候他做過微信推廣,拼多多起來后在上面賣過襪子,還在關注短視頻營銷行業,“你知道抖音推廣吧?就是一個后臺可以操縱一百個賬號那種,據說很賺錢。”

          大多數AI初創公司還處于依靠融資發展的階段,但數據標注產業更像傳統行業,拿一單數據結一單錢,江湖中流傳的傳說是,這個領域已經創造了不少“一夜暴富”的故事。

          被這樣的故事吸引,不少像靳建偉一樣的人們加入了這場淘金游戲,但現實給了他們當頭一棒。

          2018年,河南省的數據標注公司死掉了一大半,剩下幾乎都在艱難求生,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靳建偉已經2個多月沒有接到新的訂單,工廠員工從600人,銳減至200人,他覺得自己恐怕需要開始找下一個風口了。

          撞進了AI圈

          靳建偉今年28歲,2017年以前,他甚至沒聽說過“數據標注”這個詞。

          他并不懂AI算法和技術,也不太清楚AI到底能解決哪些問題,2017年,他偶然聽說做數據標注能賺錢,當時他正從事證券銷售業務,由于沒有資質,公司被關停,他找到一個賣保健品的朋友,共同成立了這家數據標注公司。

          2017年,中國AI創業開始達到頂點。對數據標注的需求也迅速爆棚。河南是人口大省,數百家數據標注公司在此誕生。靳建偉算了一筆賬,一個成熟的標注員,月產值能做到7000元,除去3000元的工資和質檢、場地設備等費用,公司能賺1500元。

          “那我不斷招人就行,如果招100個人,一個月就賺15萬。”靳建偉說道,“怎么看都覺得這個生意靠譜。”

          有電腦,有場地,再迅速招一批沒有學歷、工作經驗要求的數據標注員,就可以迅速上手。

          深度學習的關鍵在于大量的數據訓練,數據訓練之前,必須對這些數據進行明確的標注。例如,機器需要識別斑馬線,就必須提供大量標注了斑馬線的數據來進行學習,數據量足夠大時,機器就可以識別出任何角度的斑馬線。

          這意味著,在某種程度上,AI算法的優化,取決于數據標注的質量,而把控這些質量的,是完全不懂AI技術的一群人。

          一名沒有任何經驗的標注員,通過半天的培訓即可開工, 1-2個月之后可變成熟練工,一天就可以完成1500-2000張圖片的標注。

          需要標注的圖片數據從客戶提供的數據處理平臺上打包下載,根據不同的需求進行標注,常見的包括物體識別和人臉識別,物體識別主要是“畫框”,人臉識別則是“打點”。完成后會進行一到兩道的質量檢測程序,來確保標識準確率,合格后會重新傳送到客戶的數據平臺上。

          然后,這些數據會被應用到自動駕駛、AI安防、智能身份認證等新興應用領域。

          依靠這些應用,人工智能公司在資本市場頗受追捧,投中研究院發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進入商業化階段的中國人工智能行業已經獲得超過400億人民幣的融資。

          這400億的資金,僅有極少部分流入了數據標注行業。企名片收錄的標簽為“數據標注”的公司共有15家,2018年,這15家公司共完成6筆融資,單筆融資金額約為1000萬人民幣左右,總計不超過1億人民幣。

          靳建偉還沒考慮過融資這件事,他聽說北京的AI公司都在以億為單位進行融資,但他的思維和之前的數次創業沒有區別,找客戶,做業務,能賺錢,才是應該做的事情。

          單打獨斗在當下的AI圈很難混得開。由于完全沒有相關行業經驗,也沒有資本加持,一開始靳建偉只能接二手,甚至三手訂單,也即外包服務。“一些有渠道的公司接了訂單,自己不做,或者自己做不過來,就分發給我們做,他們再從中間收取差價。”

          與很多行業一樣,渠道是核心競爭力,中間商們不需要耗費太多的人力物力,就能賺取可觀的利潤,底層的工廠們,加班加點,只能勉強維持經營。

          這樣下去可不行。在熟悉了行業之后,靳建偉開始主動出擊,拓展渠道,試圖繞過中間商。從知名的頭部AI公司開始,到所有他能找到聯系方式的中小AI企業,他問了個遍。得到的回應要么是“不需要”,要么是“我們已經有了自己的數據標注團隊”,更多的是石沉大海,沒有回音。

          “人家上來就問你,以前做過哪些項目,我說不上來。”他很無奈。

          類似這樣的頭部AI公司,都會自建數據標注團隊,既能方便管理,也能更好的理解需求。

          但確實也有大量AI公司,由于團隊人數、資金成本有限,有外包數據標注的需求,但大部分都會通過熟悉的渠道尋找標注團隊,或者和大平臺合作,例如百度眾測平臺。

          百度眾測是百度旗下的一個類似眾包模式的數據平臺,2014年在百度世界大會上正式推出,平臺上會分發各類任務,在行業內稱為“放題”,包括數據采集、圖片標注、文本標注等。

          百度在中國人工智能領域起步早,渠道輻射廣,眾測平臺上每天都有大量的數據標注需求,并且開放注冊,這讓靳建偉看到了機會。

          飽一頓,饑一頓

          距離鄭州車程兩個小時的河南新鄉輝縣,甚至找不到一棟商用寫字樓。從馬路邊一個毫不起眼的門洞上樓,就是翊澳在輝縣的工廠,也是該公司目前規模最大的一個廠。

          兩層樓,近500平方米的空間里,劃分出了三片工作區域,但目前僅有一片區域開工運轉。

          翊澳下面類似這樣的分廠有十幾個,分布在河南省內各個縣市里。

          由于百度眾測平臺提供了訂單來源,翊澳幾乎是在一夜之間發展成這樣的規模,靳建偉拉來以前一起做證券銷售的同事們,讓他們回到各自的老家成立分工廠,并擔任負責人,“之前一起做過事,已經有信任關系,下面這些地方場地租金更便宜,員工工資也低,更省成本。”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福建省| 曲水县| 纳雍县| 多伦县| 平和县| 额济纳旗| 萝北县| 新乡市| 工布江达县| 镇原县| 右玉县| 莲花县| 承德县| 西盟| 伽师县| 湖南省| 乌拉特后旗| 衡阳县| 张北县| 沐川县| 梁山县| 特克斯县| 灌阳县| 新河县| 孙吴县| 新兴县| 三原县| 原平市| 宝清县| 漯河市| 丘北县| 宁夏| 明水县| 南昌市| 石阡县| 遵义县| 桂阳县| 霍山县| 广宗县| 且末县| 汉寿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