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智能計算 > 業界動態 > 人工智能再成智博會熱點 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將是重頭戲

        人工智能再成智博會熱點 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將是重頭戲

        作者: 時間:2018-09-14 來源:通信信息報 收藏

          “智能化:為經濟賦能,為生活添彩”,日前于重慶圓滿謝幕的首屆中國國際智能產業博覽會(以下簡稱智博會)吸引了14個國家(地區)的537家企業參展,我國四大平臺其間也同時亮相,再次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據《經濟參考報》報道,中國市場規模年均增長率超過40%,但與制造業相關的人工智能投入不到1%。制造業是人工智能諸應用場景中最具潛力的部分。我國將完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政策體系,今年的主要任務是推動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近期將制定出臺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指導意見,人工智能與制造業深度融合將成重中之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9/391901.htm

          四大“掌門”齊聚智博會,馬云提出新制造

          科技部于去年11月公布了首批4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臺名單,此次智博會,當人們把關注的目光不斷投向人工智能的時候,也聽到了來自人工智能四大平臺“掌門人”的聲音。他們集體亮相智博會,為人工智能未來把脈。

          “在新的形勢下,數字技術和智能產業需要沉下心來,學會打逆風球,做好跑馬拉松的準備。”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說,在全球新一輪科技和產業革命的推動下,中國正在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數字化變革,無論從廣度還是深度,數字化的進程都不可能一步到位,還需要發揚數字工匠精神,從外到內打磨每一個細節,而不是熱衷于概念的炒作。

          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云表示,未來30年人工智能技術將深入到社會的方方面面,改變傳統制造業、服務業,改變教育、醫療,所有的生活都離不開智能制造。

          馬云強調,新制造是新經濟轉型的新動力,智能技術是新制造不可逾越的關鍵技術。未來的制造業不是標準化和規模化,而是個性化、定制化、智能化。

          我國人工智能呈現爆發式增長,制造業相關投入不足

          來自智博會上的數據顯示,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年均增長率超過40%。日前發布的《中國人工智能發展報告2018》顯示,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市場規模達到237億元,同比增長67%,預計2018年市場增速將達75%。

          根據投資界的統計,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領域公開的融資案例就已經超過150起,其中不乏寒武紀(A輪1億美元)、曠視科技(C輪4.6億美元)、商湯科技(B輪4.1億美元+阿里15億元投資)這樣動輒上億美元的大手筆。來自IT桔子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17年12月31日,IT桔子共跟蹤到1131家人工智能相關公司,共收錄1296起投資事件,歷史投融資總額1336億元人民幣。

          然而,德國思愛普全球高級副總裁李強在智博會上指出,通過對中國過去三年最大的300項人工智能項目進行分析顯示,23.4%的投資是在商業及零售領域,18.3%在自動駕駛,而制造業相關的人工智能投入不到1%。“制造業恰恰是人工智能應用場景最具潛力的區域,人工智能能夠大幅度提升勞動生產力,進而推動GDP增長。”李強指出,根據分析報告,到2030年,因人工智能的推動,全球將新增15.7萬億美元的GDP,中國就占7萬億美元;到2035年人工智能將推動勞動生產力提升27%,拉動制造業的GDP高達27萬億美元。

          我國將完善人工智能產業發展政策體系

          對此,工信部科技司巡視員畢開春在智博會透露,近期工信部將組織研究并制定出臺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融合指導意見。“制造業是實體經濟的重中之重,要深化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各領域的深度融合特別是和制造業的深度融合,為制造業賦能,為實體經濟助力。”

          25日,智博會“系列談論”之一的人工智能高端論壇在渝舉行。論壇以“AI賦能,產業升級”為主題,在論壇上,工信部科技司副司長王衛明強調,工信部下一步將深入踐行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重點從四方面著手推進工作,努力推動人工智能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點便是,將深化人工智能與制造業融合。深入實施智能制造,開展智能制造試點示范,推動人工智能技術與交通、能源、醫療等行業的融合。

          業內人士分析,盡管當前人工智能與制造業的融合發展已經顯露出一些成效,但是從世界范圍看,該領域仍然較為前沿,在技術架構、實施路徑、行業標準及產業生態等方面均存在一定的發展瓶頸。所以,正如馬云所說的,技術是新的生產力,要建立新的生產關系去適應。



        關鍵詞: 人工智能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荆州市| 松原市| 景宁| 上饶市| 平乡县| 旬邑县| 乾安县| 岳阳市| 杂多县| 宿州市| 堆龙德庆县| 依兰县| 新昌县| 江西省| 漳州市| 利津县| 新乡市| 华安县| 满城县| 专栏| 裕民县| 平乐县| 嵊泗县| 汾阳市| 鲁甸县| 张家界市| 涞源县| 泸水县| 太和县| 乃东县| 泰安市| 安宁市| 北宁市| 和静县| 松江区| 会同县| 林周县| 商洛市| 晴隆县| 饶阳县| 临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