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智能計算 > 業界動態 > 麥肯錫:未來10年 人工智能為全球GDP貢獻1.2%增長

        麥肯錫:未來10年 人工智能為全球GDP貢獻1.2%增長

        作者: 時間:2018-09-06 來源:新浪科技 收藏

          北京時間9月5日早間消息,根據麥肯錫全球研究所(McKinsey Global Institute)的測算,(AI)可在未來十年為全球GDP增長貢獻1.2個百分點。該研究所的模型預計,到2030年,約70%的公司將采用至少一種形式的,并且相當大的一部分大公司將使用全系列技術。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9/391592.htm

          麥肯錫本周三上午在香港發布的一份報告中說,總體而言,截止2030年,AI可以為全球經濟活動增加13萬億美元,其貢獻率可以與歷史上第一次“工業革命”中蒸汽機等變革技術的引入相媲美。

          使用大數據集和算法來模擬人類行為。世界上最大的兩個經濟體——美國和中國——都在競相大舉投資這項技術。麥肯錫的報告指出,中國已經將人工智能作為從現在至2020年的五年計劃的一部分,并希望到2030年成為該技術的領導者。

          “沒有人工智能,中國實現目標增長可能將面臨挑戰,”該報告的作者之一、上海麥肯錫全球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成政珉(Jeongmin Seong)在接受CNBC采訪時表示。

          他指出,中國的勞動生產率低于全球平均水平,而經濟正向消費型轉變。成政珉預計AI將對銷售和營銷產生重大影響,這可能會刺激消費者支出。

          他還預測AI將為供應鏈和制造業帶來顯著的回報。

          麥肯錫的報告闡明了人工智能將如何通過多種渠道影響經濟,包括幫助或增加人力、替代人力、擴大現有產品和服務、增加全球數據流和創造財富。

          但報告指出,該技術的實施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企業和社會結構調整成本,并擾亂就業,減少消費。

          野村證券首席日本經濟學家Takashi Miwa在周二的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對世界所有經濟體來說,提高生產率、節省勞動力的技術都是一個具有挑戰性的問題。”他說,人工智能之類的技術很可能會拉大收入差距。

          麥肯錫的分析發現,AI技術領先國家(主要是發達經濟體)的經濟效益可能比目前水平高出20-25%,新興經濟體的收益只能達到上述數字的一半。

          “這個不平等是不存在的,”成政珉說,“未來由我們自己來打造。”



        關鍵詞: 人工智能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兰溪市| 扎兰屯市| 西平县| 台北县| 龙州县| 宁明县| 淄博市| 道孚县| 内江市| 磐石市| 荆门市| 吴堡县| 阿拉善左旗| 吴桥县| 张家口市| 灯塔市| 寿宁县| 珲春市| 宾阳县| 仙桃市| 河南省| 胶南市| 丰县| 任丘市| 理塘县| 连州市| 平顺县| 延安市| 东阿县| 闻喜县| 延长县| 昆山市| 若尔盖县| 阿尔山市| 南岸区| 九寨沟县| 崇礼县| 新沂市| 会昌县| 安塞县| 江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