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額虧損,中興無奈啟動全球裁員
中興全力備戰5G 華為:談投資回報為時過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9/391501.htm整體看來,對于中興手機業務裁員或者說“放棄”,其實在意料之中,其背后有兩個原因:其一是公司遭遇美國10億美元的巨額罰款,導致公司資金本身就困難,上半年更是巨額虧損,而手機業務需要大量的資金作為支持,縮小手機業務是最佳解決資金問題的方式;其二則是5G即將到來,中興需要投入大量的資金用于5G研發,對于中興而言,如果錯失了5G的話,更是無法承受!
從中興上半年業績來看,營收為394.33億元,同比下降26.88%,凈利潤虧損高達78.24億元,而上年同期為22.92億元,同比下降高達441.24%。此外,據其發布前三季度的業績預告:預計凈利潤將虧損68-78億元,上年同期為39.04億元,同比下降274.15%-299.76%。
按照業務劃分,中興運營商網絡和消費者業務的營業成本比上年同期都在下降,但政企業務的營業成本增加了29.44%,隨之而來的是這部分營業收入與去年同期比17.74%的增長。對于消費者業務,其將聚焦消費者的智能體驗,兼顧行業需求,開發、生產和銷售智能手機、
移動數據終端、家庭信息終端、融合創新終端等產品,以及相關的軟件應用與增值服務。
而從毛利率來看,上半年中興主營業務盈利能力(毛利率)為30.24%,較上年同期下降2.28個百分點。中興的三塊主要業務國際運營商網絡、國內外政企業務和國內外消費者業務的毛利率都在下降,后兩者分別為中興上半年貢獻了11.24%和29.15%的營業收入,但毛利率分別下降了6.45%和6.84%。
事實上,面對中興通訊未來的發展方向,新任CEO徐子陽在近日的臨時股東大會上表示,目前中興通訊的5G測試已全部追趕到國家測試要求。計劃在2018年業務恢復的基礎上,2019年實現運營商網絡業務回歸正常增長軌道,繼續位列5G第一陣營地位。中興目前推出了最新的“5G設備解決方案”,并將在2019年下半年正式推出5G移動設備。
據稱,中興的5G解決方案有四項核心技術:一是天線進程解決方案;二是硬件架構解決方案;三是中興的智能算法,這一算法將會優化各種場景下的手機功耗;此外,中興還通過不同的散熱材料和實施溫控優化來改善散熱情況。中興的5G解決方案將在明年下半年正式開始啟動,而在本屆IFA上,中興為與會的參觀者展示5G技術的小案例。
據悉,8月中旬,中興通訊宣布完成IMT-2020(5G)推進組第三階段NSA 3.5GHz外場測試,小區峰值吞吐量近10Gbps,全部測試用例一次性通過。至此,中興通訊完成NSA 3.5GHz實驗室和外場所有測試用例,下一步將開展NSA 4.9GHz和SA的測試驗證。
此外,徐子陽表示:“在國內業務恢復情況良好,國際業務由于受到拒絕令影響形成了訂單損失,當前大部分的國際運營商依然對中興保持信心和耐心,中興正逐步與全球重要運營商進行點對點洽談,反饋良好。”
同時,其還強調:“當前中興通訊戰略調整主要是聚焦主航道和關鍵業務,縮減非主航道產品的投入。此前中興通訊嘗試了很多商業方向,但在5G到來公司做了很大調整,外包業務調整就是公司在5G主航道之外的收縮。”
不過,但從設備廠商承所處的外圍環境和5G的建設周期來看,中興想要在全球市場恢復領導位置仍然存在著較大挑戰。自2017年4G移動設備需求見頂以來,設備廠商在移動通信領域的發展一直步履維艱。以通信設備廠商前三甲為例,除了華為沒有公布運營商業務的單獨收入外,諾基亞和愛立信在二季度的表現均顯示了所處行業的低迷。
其中諾基亞二季度凈銷售額為53億歐元(約合62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降5%;報告期內虧損2.71億歐元(約合3.18億美元),而愛立信第二季10億美元罰款凈營收為498億瑞典克朗(約合56.20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503億瑞典克朗下滑1%,較上一季度的434億瑞典克朗增長15%;凈虧損為18億瑞典克朗(約合2.04億美元),不及去年同期的凈虧損5億瑞典克朗。而這背后折射出的,也是5G的研發需要大量的資金。
而對于5G的回報周期,華為輪值董事長胡厚崑曾在今年4月的財報發布會上表示,從投入的角度來講,現在對5G技術處在大規模產品化投資階段。“目前5G還是在關注技術創新和加大投入方面,談投資回收還為時過早。”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