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小米在爭議中飛奔的互聯網巨獸

        小米在爭議中飛奔的互聯網巨獸

        作者: 時間:2018-08-29 來源:獵云網 收藏
        編者按:小米這么大爭議的背后其實是估值之爭,是小米到底值不值得投資:如果是互聯網企業,那么估值明顯偏低——八年的互聯網企業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如果是硬件公司,小米極有可能已經遇到了天花板,現在的估值有些偏高。

          8月22日,2018二季度財報發布,在上市的爭議聲中,財報表現可謂非常亮眼。自2010年成立以來,一直在飛速奔跑,特別是與中國家電明星企業格力老總董明珠的“五年之約”,不僅惹人注目,更是見證了小米的奇跡般地成長。但是小米到底是一個互聯網公司還是一個硬件公司,存在爭議,千人千面的小米,未來又會發展成為怎樣一個企業? 文章來源:老虎證券供稿,作者:徐楊,老虎證券合伙人。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8/391313.htm

          成績越好,爭議越大。8月22日,小米2018二季度財報發布,在小米上市的爭議聲中,財報表現可謂非常亮眼,流行的話來講,亮瞎了看客們的鈦合金狗眼。

          財報亮眼 重拾升勢?

          小米第二季度財報出來之前,我對小米是否能如2017年度那樣飛奔是存在一定的懷疑的。

          眾所周知,由于等復制小米的營銷模式,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成功將小米擠下了手機頭名寶座。

          市場第一,是一個護城河,代表了市場對該產品或服務的認可,如果能持續上升,將會逐漸形成壟斷。但是小米的頭名寶座并沒有坐了太久,個人判斷,這顯示了在手機業務領域,小米不存在這類護城河。

          而且,國內的企業,特別是一些創業板的企業,經常的操作是上市前業績亮眼,上市后就開始虧損。

          顯然,我低估了小米和雷軍的野心和實力。


        blob.png


          上市之后,小米的第一次財報展示的業績,特別是增長速度非常亮眼。


        blob.png


          從增長速度上來說,超過2017年的增長速度8%左右。就各業務占比來看,與2017年有了一定的分別,小米強調的互聯網基因得到了進一步的強化。這起碼說明小米的業務發展質量是比較可靠的,為了上市,血拼業務的拔苗助長行為的概率進一步降低。


        blob.png


          上圖可以看出,小米的手機業務占比進一步下降,IoT與生活消費產品顯著上升,互聯網服務輕微下跌。需要注意的是,這是在小米2018年業務繼續大幅度提升的情況發生的變化,互聯網服務與IoT的總體占比卻是進一步提升,某種意義上,這代表小米的互聯網化服務和生態體系建設的成功,但需要注意的是,相對來說,小米的硬件電商體系更加成功,因為從手機到其他硬件是比較容易跨越的,而從硬件到其他互聯網服務,則會更加困難。

          小米更加亮眼的表現是在國際市場方面,這也是我們比較關注的點,小米剛成立8年,國際化收入已經占到了36.3%,這證明了小米的思路不僅在中國可以行得通,而且在國際上也是行得通的,這也符合基本的市場認知:低價為王。

          下面的數據引自小米財報:

          根據Canalys的資料,2018年第二季度,我們的智能手機在印度市場繼續快速增長,按出貨量計市場份額名列第一。2018年第二季度我們在印度尼西亞亦取得顯著增長,按智能手機出貨量計排名第二。2018年5月,我們的西歐市場擴展至法國及意大利。2018年第二季度,于西歐的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超過2700%。

          根據Canalys的資料,截至2018年第二季度,我們在25個國家及地區的智能手機市場排名前五。

          不過,雖然小米成長亮眼,但仍然有些需要注意的點:

          1、小米的互聯網金融爆雷事件。在今年年中的P2P網貸爆雷事件中,小米的互聯網服務這塊也受到了波及,相當多的小米用戶深受其害,后續事件如何演變,仍需要觀察。這也表明,雖然互聯網服務可以無限擴展,但在金融這塊,小米仍需要加強風控環節。

          2、小米的手機售價不斷提高,這被小米解讀為利好,是消費者行為習慣的轉變,被業內一些媒體解讀為客戶群體仍然是屌絲群體。我個人不看好這種價格的提升,因為小米有背離初心的可能?!案袆尤诵?價格厚道”是小米之所以成功的關鍵因素,是低價為王定律的成功。小米是否會進一步提升旗下品牌的價格是值得關注的事件,因為這等于拆掉了自己成功的一大支柱。

          3、互聯網服務占比輕微下降和IoT大幅提升,證明小米可以做個很好的硬件電商平臺:也就是與京東和淘寶的差一點。個人認為,這是小米可以而且應當做好的點,將會成為小米的護城河。而互聯網服務中游戲收入的增長也是值得關注的。對于互聯網企業來說,游戲和電商是兩大利潤支撐。如果飛速進展,那么除百度之外的騰訊、阿里、京東三家都會有危險。

          另外,從投資的角度觀察,是很難發現小米的天花板在哪里的——就市場來說,老實厚道性價比高的產品,總是存在市場的,而且這市場是很難跨越的護城河。

          當年要做一款低價手機,但是最后成本核算下來,是虧本的,就止步不前了。這也是小米最大的優勢。換句話說,世界需要老實厚道的平價產品。

          問題在于雷軍的互聯網思維是否會進一步升華,將其子生態的產品也做出幾個小米來呢?

          或者雷軍的生態體系成功激活,成為用戶的一攬子管家式服務商,個人認為,這將是小米最大的挑戰,一旦成功,蘋果將不是小米的對手。

          當然,這是否意味著小米重新回到了高速車道?仍然是有待觀察的。

          然而,短短八年時間,將一家硬件企業做到千億規模,已經是了不得的事情。我們親歷了一家還在成長的互聯網巨獸的成長過程。

          同樣坐立不安的,應該還有董老板。

        五年之約 見證小米飛奔

          自2010年成立以來,小米一直在飛速奔跑,特別是與中國家電明星企業格力老總董明珠的“五年之約”,不僅惹人注目,而且更是見證了小米的奇跡般地成長——這樣的飛速成長,一般只有燒錢的輕資產運作的互聯網企業才有可能。

          2013年12月12日,在央視2013年度經濟人物頒獎典禮現場,雷軍放話:“如果5年內小米營業額擊敗格力的話,董明珠需賠給自己1元”。

          一向驕傲的董明珠自然不甘示弱:“如果被小米擊敗,愿賠10億”。

          看似簡單的對話,震驚了當場,更震撼了每一個人,被稱為“世紀之賭”。

          這也難怪,作為將格力電器一手帶到中國家電巔峰地位的董明珠,骨子里天然帶有王者之氣,自然難以忍受這樣的挑戰,不將賭注乘以十個小目標,氣勢豈不是被比下去了?

          實話實說,在五年之約剛建立的時候,弱不禁風的小米想要超越王者般的格力,在一般人看來,根本是毫無希望的:就如同初生牛犢挑戰老虎,黃金段位約戰王者,這不是找虐嗎?!

          當時兩者雖然早已功成名就,不過業界地位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雷軍的小米剛創立3年,年營收才超過300億元;而董明珠的格力電器,早已是業內霸主,營收1200億,接近小米的4倍體量。

          是誰,給了雷軍熊心豹子膽,敢叫板格力。這也許是在場的很多人的想法。

          當然,這應當也是一場戲。

          當時的兩位嘉賓,馬云和王健林的馬王之約大家還歷歷在目:到2020年,如果電商在中國零售市場份額超過50%,王健林將給馬云一億元人民幣,反之,馬云輸給王健林一個億。

          現在雷軍又與董明珠打賭,這不就是很好地博眼球機會嗎?也是眾多傳統媒體制造熱點的通常手法。

          但是臺上兩人的心境顯然是不一樣的。

          對于擅長營銷的小米來說,這或許是一個不錯的營銷策劃,不過也顯露了雷軍不甘人后的野心;但在董明珠看來,這應該近似于一個侮辱和嘲諷。

          畢竟馬云和王健林的業界地位基本對等,一位是電商領域的老大,一位是房地產大佬,賭約一個億,怎么都是一個小目標。

          區區一個雷軍,帶著剛成立3年的小米叫板已經是業內王者的董明珠,這是在打臉,當然,打的是董明珠的臉,叫板的是董明珠的能力和格力的業界地位。

          于是董明珠不僅提高了賭注,而且涉足了手機行業——雖然聲勢很響,但并不成功。

          不過對于董明珠來說,這種近似于侮辱的挑釁,顯然是不能釋懷的。

          今年初,在距離兩人賭約不到十個月的時候,董明珠又再一次談起那場豪賭:“到時我想最好請公證處來公證下,請審計部門來一個完整的審計,這樣得到的信息能夠更準確”??雌饋韺€約的勝利已經胸有成竹。

          也是,2017年,小米營收不到1150億,而格力則達到了1500億之巨,怎么看,格力也是穩操勝券了。


        blob.png


          但是今天,在小米第二季度財報公布后,相信很多人大跌眼鏡:第二季度收入452.36億元,同比大漲68.3%,環比增長31.5%;經調整利潤21.17億元,同比增長25.1%。整個上半年,收入796.48億元,同比增長75.4%,經調整利潤38.16億元,同比增長62.6%。

          不過,憋著一股勁的格力,第一季度的表現也是非常亮眼,第一季度營收400億,同比增長30%,兩者之間到底最后鹿死誰手,仍未可知。

          然而,我們已經借著兩人的五年之約,見證了小米近乎奇跡般的增長,只用短短八年時間,就做出來了一個千億規模的企業,并且引領了中國手機中國制造的熱潮:可以說,正是小米,刺激了中國技術派手機華為的誕生。

          無論輸贏,小米已經利于不敗之地:財大氣粗的雷老板自然不會在乎這十個小目標的。

          插上互聯網翅膀的手機制造商

          小米的成功,不僅是中國手機制造商的成功,而且是互聯網精神的成功。

          當年,在兩者打賭之后,董明珠或許覺得這是一種挑釁,但在互聯網人眼中,這是兩種思維的戰爭:互聯網思維VS傳統思維。

          傳統的思路是先做產品,通過線下渠道慢慢打開市場,穩健的成長。

          但在互聯網人眼中,這種方法太過笨拙:為什么不通過整合已有的資源,借助發達的物流體系,在線上進行營銷呢?

          這種討巧的方法,見證了眾多互聯網巨獸的飛速成長:直接通過互聯網觸達用戶,實現了規模的指數級增長。

          不過,必須承認,小米的路子還是非常奇葩的,直接將互聯網對接硬件制造。這創造了互聯網與傳統企業結合的奇跡,同時也成為了諸多爭議的焦點。

          這也引領了一批妄圖復制小米路子的互聯網+硬件生產企業??上?,他們至今仍然名不見經傳。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小米 華為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临安市| 柘城县| 灵丘县| 北碚区| 九龙坡区| 广东省| 白河县| 镇平县| 安塞县| 远安县| 四川省| 荔波县| 晴隆县| 高台县| 乌恰县| 赤水市| 四川省| 伊川县| 东乌珠穆沁旗| 吉隆县| 陇川县| 新蔡县| 浏阳市| 通州市| 故城县| 西贡区| 平度市| 嘉定区| 耿马| 东源县| 崇礼县| 新田县| 西安市| 林西县| 白朗县| 永昌县| 岳普湖县| 莆田市| 醴陵市| 宜宾县| 尼木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