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CPU軍閥混戰何時休?
近日,中央政府采購網(以下簡稱央采網)公布了2018年政府集中采購筆記本電腦、臺式機以及服務器等入圍產品名單,其中,兆芯、申威、龍芯、飛騰、華為、海光、宏芯等PC和服務器均榜上有名。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8/390848.htm
央采網公布的2018年政府集中采購入圍產品名單(部分),兆芯、申威、龍芯、飛騰、華為、海光、宏芯等均榜上有名。
上圖的繁榮,讓人在感嘆中興事件之后國產CPU的百舸爭流之際,不免也深深擔憂。據市場研究機構IDC中國發布的《PC市場月度跟蹤報告》初步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PC市場銷售約為5360萬臺,年度同比下降4.1%,2018年預計銷售額為5210萬臺,年度同比下降2.2%。這其中,需要政府集中采購領域的市場份額約為5%,即2018年260萬臺左右。遺憾的是,這260萬臺的市場份額,還會根據不同密級,選擇是純國產PC或高性能Intel/AMD PC。而在市場份額更小的純國產PC圈中,兆芯、申威、龍芯、飛騰還在混戰著……
這種局面的出現由來已久。2001年前后,為了解決國防和信息安全領域無芯可用的困境,基于當時大熱MIPS架構的龍芯在中科院的牽頭下應運而生,雖然從誕生到現在已經17個年頭,龍芯也推出了其最新的第三代3A3000/3B3000處理器并入圍央采網,但受限于架構性能和整體產業生態,基于龍芯CPU的整機和服務器還處于“有但不保證能用”的階段。

龍芯的發展遲緩與他當年選擇的MIPS失勢很有關系。MIPS是由斯坦福大學教授在80年代初發明,為最早的商業化RISC架構之一。到了90年代初期,基于MIPS架構的CPU幾乎可以賣到任何地方,從索尼的游戲機、思科的路由器到硅圖(SGI,Silicon Graphics )的高性能計算機……都能發現MIPS產品的身影。
然而,好景不長。MIPS從誕生之初就對標英特爾的x86,面向中高端市場做研發和授權,雖然在高清機頂盒、路由器等領域也戰果累累,但是在同屬RISC架構,更專注于嵌入式低功耗領域ARM的沖擊下,MIPS錯失了智能手機用移動處理芯片的黃金發展期。在高性能運算領域有x86,低功耗市場有ARM的前后夾擊下,MIPS被困在高清盒子、打印機等小眾市場進退維谷。2012年,MIPS被Imagination和ARM瓜分。到了2017年又被Imagination 6,500萬美元賣給Tallwood Venure Capita。曾經風光一時的企業面對著多次轉手的收場。現如今,MIPS已經淪為一家專利儲備型企業,在經過多次易手之后,已無心再做技術研發,連MIPS創始人都跑去研究RISC-V了。
2013年前后,在龍芯經過12年努力無明顯建樹的情況下,國家改變了原有思路,引進生態完善、性能優良的CPU技術,改走合資路線。于是兆芯、飛騰相繼誕生,前者基于VIA x86架構,有上海國資委背景,后者采用ARM v8架構,有CEC(中國電子集團)和國防科大背景。2017年底兆芯推出了其最新一代CPU產品,面向桌面機的KX-5000和面向服務器用的KH-20000處理器,號稱可以媲美英特爾第六代i3處理器,支持4K高清播放和大型網游,完全能夠滿足日常辦公需求。并已有在金融行業和智能存儲領域的實際落地案例。

飛騰自2014年8月成立以來,先后推出了基于ARM架構的64位FT-1500A、FT-2000、FT-2000+等一系列CPU產品,依靠國防科大和CEC背景,在黨政軍辦公、嵌入式應用領域成績斐然,據稱芯片銷量已經突破7萬片。我國2020年即將推出的新一代百億億次超級計算機“天河三號”也才采用飛騰CPU。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