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頻發 把命交給自動駕駛你放心嗎?
自動駕駛安全:不同國家不同定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7/389546.htm人類需要嚴格的交通駕駛證考試進行考核合格后才能上路駕駛,相比起人類,自動駕駛的安全考核標準更加龐大和繁雜,需要整個生態和交通系統進行合作共同命題。
同時,就像不同國家的人類考駕駛證的內容和方式也不盡相同一樣,不同國家有不同的駕駛安全定義。比如歐美國家是接近苛刻的駕照考核制度以及極其嚴格的法律法規所造就的高素質汽車駕駛習慣,同時他們的公路交通發達、規范、管理維護合理。而我國就存在亂闖紅燈、強行變道、加塞等現象,少部分地區還存在公路交通設施極其不完善。自動駕駛的安全要根據不同國家的文化、駕駛習慣和交通狀況而形成的安全標準進行定義。
這樣來看,自動駕駛安全標準與一個國家的文化、環境、交通、配套設施等因素密切相關,要制定自動駕駛安全的統一定義或者全球標準基本不太可能,而對比當下自動駕駛技術趨于同質化,并在不同國家、地區之間“復制粘貼”現象已成常態,更是為自動駕駛安全增加重重阻礙。
盡管如此,據福特公司發布的《2018年福特趨勢報告》顯示,83%的中國受訪者表示對自動駕駛車輛的未來充滿希望。那么,安全的真正意義的自動駕駛是怎樣的?如何能夠實現?
真正的自動駕駛離我們有多遠?
根據美國際汽車工程師協會(SAE International)對自動駕駛等級的定義為:

需要說明的是,目前全球市場上具有一定“自動駕駛”功能的車,即配備了ADAS系統的量產汽車,都只屬于L2級別的。而根據外媒的評價,特斯拉Autopilot技術的真實情況并不是像它自己一直宣稱的是L3高度自動駕駛技術,最多也就是L2.5的等級。而按照目前SAE的分級標準,L3等級才是他們認為自動駕駛智能化分級的最低階段!
簡單來說,即使是一輛在功能上滿足L3級別標準的汽車,在行駛時也要受限于特定的場景。只有在路況和車況完全合乎標準的安全條件下,駕駛人員才可以激活車輛的自動駕駛系統,將汽車交給車載智能化系統進行操控。即便如此,在車輛自動駕駛過程中,人類駕駛員也必須隨時準備響應車載智能系統發出的請求或者警報,以便隨時接管車輛,用于處理那些系統沒有能力應對的特殊狀況。
所以,在國際上,L3高度自動駕駛又被稱為:有條件自動駕駛。
實際上,特斯拉Model S具有上述自動駕駛特征,但在實際駕駛過程中還存在較多技術盲區。然而很多人質疑的是,如果在車輛自動行駛過程中還需要人類駕駛員集中精力隨時準備接管車輛,那自動駕駛的意義何在?
只能說,對于發展中的自動駕駛技術來說,L3是一個底層的、基礎的、讓人類慢慢適應自動駕駛的過程。因此,有業界人士曾這樣評價,按照目前的狀況,從有條件自動駕駛到無條件的自動駕駛(超高度自動駕駛),即從L3到L4之間,仍然隔著一個愛因斯坦的距離。
最后
目前來看,自動駕駛技術不僅僅是一項先進技術那么簡單,更是將改變人類社會方方面面的生態工程:包含了汽車改造、交通道路和社會基礎設施的建立,還有人類的認知、法律、倫理、道德等人文因素。
具體到生態系統方面,一要等待物聯網、車聯網的建立,智能汽車系統和車載智能操作系統的完善,以及人工智能算法、5G、云計算、大數據等核心技術領域取得新的突破;二是建立健全的適應自動駕駛發展需求和應用的法律法規。
全社會,包括政府、公司、民眾等都需要為自動駕駛的安全、自動駕駛生態系統的建設提供全方位的保障。
相信在未來,自動駕駛將會是人類主要的出行方式。當整個適合自動駕駛的車聯網時代、萬物智聯的時代到來,真正意義上的自動駕駛才能實現,人類的交通和生活方式將會迎來革命性的變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