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汽車電子 > 業界動態 > 世紀機遇! AI和無人駕駛需求下的未來汽車電子架構

        世紀機遇! AI和無人駕駛需求下的未來汽車電子架構

        作者: 時間:2018-05-22 來源: 蓋世汽車網 收藏

          這是一款中級豪華轎車的電子電器架構, 如圖1所示, 是一種平行的、由不同帶寬和信號傳輸標準 (protocol) 并通過網關(Gateway)連接而成的網絡, 這里有CAN(controller area network)、FlexRay、MOST、LIN、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甚至模擬信號的直接連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5/380242.htm

          車載電子網絡已經有上萬個信號在不同傳輸標準 (protocol)下收發,不同形式的軟件在不同的上百個的電子控制模塊運行,軟件的規模已經超過100 Mio.行,如何把控這樣的復雜體系,有效地驗證其整體功能和安全, 還同時要把研發和整車成本控制在一定的范圍內,這是主機廠現在面臨的一個巨大挑戰。

          讓我們回顧一下個人電腦(Personal Computer)的發展歷程,自1981年8月IBM發明PC以來, 電腦的硬件架構是基本固定的和可擴展的(scalable), 有CPU、GPU, 有PCI-Bus,有端口USB、VGA、HDMI,還有工作內存、硬盤或SSD; 軟件方面,有一個操作系統,有不同的應用軟件,而連接這些PC的網絡,是以太網(Ethernet) 。


        世紀機遇! AI和無人駕駛需求下的未來汽車電子架構

          圖2 IBM PC5150

          這里作者指出,汽車的電子模塊對比PC,有如下的巨大區別:


        世紀機遇! AI和無人駕駛需求下的未來汽車電子架構

          圖3 汽車電子模塊與PC的對比

          面對車聯網(V2X) 、駕駛輔助系統ADAS(advanced driver assistance system) 、整車電氣化(electrification) 、以及未來(autonomous driving)的市場,現有汽車的電子電器架構已經不能滿足未來的需求了。大量的數據 (雷達、激光雷達、攝像頭、以及其它各種傳感器的信號,還有V2X的信號)需要接收、處理、并發出相應的指令到執行機構。

          對此,筆者提出如下三個觀點:

          第一:開發和制定一個標準的、可擴展的汽車用電腦,把它稱為iPC(車載電腦)

          iPC如同一個高性能的、可擴展的PC,擁有標準的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GPU (graphic processing unit) 、SoC(system on chip),和其它可擴展的芯片,比如NPU (neuronal network processing unit) 。在2000年,我還在德國戴姆勒集團負責動力總成電子系統,和同事們研討未來汽車電子時,就有了iPC想法的雛形 。

          iPC的操作系統可以統一,比如Linux。iPC的網絡端口主要是以太網(Ethernet),帶寬1Gbps至100Gbps,集成了未來的5G移動網絡, 以及I/O端口。這是屬于PC和服務器制造公司、創新科技公司的一次世紀機遇!也是汽車電子行業重新洗牌的時刻!

          第二:制定和實施汽車以太網(automotive ethernet)

          以太網在互聯網、個人電腦、工業自動化已經有了廣泛的應用。未來的中國制造2025、或者德國工業4.0,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它們都有一個共同的載體Ethernet!汽車網絡之所以至今少有應用以太網(少數在多媒體的應用除外),其中一個主要障礙就是以太網的實時性 (real time capability) 。

          以太網一般要等待先傳輸的一個信號包 (package)投遞到達,才能傳輸第二個信號包,這樣,對發動機、轉向或制動系統的控制信號,是不能滿足要求的。為了使以太網能夠實時控制(time trigged),IEEE802.3制定標準,可以發送快遞信號包(express package),它可以先暫停在傳輸中的信號包,讓快遞信號包實時送達后,再傳送暫停了的信號包,以解決發動機、轉向、制動系統的實時控制問題。另外,如果利用PoE(Power over Ethernet),可實現不外加線束、直接驅動一些執行器。

          第三:開發獨立于硬件的應用軟件

          現有五花八門的車載電子控制模塊,因為它們來自不同的Tie1,有不同的硬件、不同的操作系統,更有不同的應用軟件,這對于OEM來講,是一個極高成本的、大風險的、十分復雜的集成和驗證工作。

          如果有了車載電腦iPC,有了iPC的統一的操作系統,就能給與軟件科技公司一次巨大的機遇,開發獨立于硬件的應用軟件,如同App,可以在不同的硬件環境下正常運行, 客戶甚至可以依據個人需求付費下載(new business model), 也使OEM可以簡單地集成、驗證、再用(re-use) 。我的一些德國汽車主機廠(BBAP)的同行們,同樣希望有獨立于硬件的應用軟件,便于進一步開發、再應用(re-use),甚至便于切換Tie1。


        世紀機遇! AI和無人駕駛需求下的未來汽車電子架構

          圖4 開發獨立于硬件的應用軟件(汽車車載App)


        世紀機遇! AI和無人駕駛需求下的未來汽車電子架構

          圖 5 基于iPC的汽車電子以太網

          總結

          汽車電子的未來架構將是車載以太網(automotive ethernet) 。

          作者在這里提出三個觀點:

          1) 標準化、可擴展的車載電腦iPC

          2) 統一的操作系統 (比如Linux)

          3) 獨立于硬件的應用軟件

          這將是未來汽車發展的趨勢,給與PC、服務器制造商和科技創新公司,以及獨立的軟件科技公司帶來了嶄新的商機 。打破系統Tie1的壟斷,正是中國零部件企業的世紀機遇!

          預測到2025年, 以太網在汽車電子的滲透率將超過50%, 而它帶來的不僅是技術的跨越,也是降低成本、輕量化和汽車個性化(iPC的App, 軟件更新OTA), 車聯網V2X,(routing & map via cloud)的新突破。



        關鍵詞: AI 無人駕駛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格尔木市| 西峡县| 周至县| 天门市| 金寨县| 鹤岗市| 武邑县| 柳江县| 乌拉特后旗| 诸暨市| 祁阳县| 丘北县| 昭通市| 外汇| 巴马| 景谷| 山丹县| 渭源县| 邵东县| 许昌市| 莱州市| 西城区| 兴仁县| 宁陵县| 颍上县| 福清市| 巴楚县| 娄底市| 柳林县| 梁河县| 逊克县| 比如县| 镇宁| 南漳县| 松桃| 张家口市| 光山县| 丹巴县| 平罗县| 庆城县| 山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