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億歐元道德AI計劃,歐洲加入AI爭奪戰
隨著信息技術的大步前進,人工智能也逐漸興起并廣泛應用于自動化駕駛、智能家居、安防監控、醫療保健等多種場景,基于大數據的分析和預測能力,AI被視為科技產業的下一個風口。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5/379254.htm過去的數十年間,我們用自動化取代人力,使生產效率得到了大幅的提升,實現了大批量低成本制造。現在人工智能是從智力層面來代替人腦,通過語音識別、視覺識別以及機器學習算法,使得機器可以進行一些智力型的工作,例如客服、快遞、前臺接待、行政、銷售、財務等工作崗位都將會被人工智能代替,AI接管人類工作只是時間問題。
正因為人工智能有如此大的潛力,所以也成為各國爭搶的目標,從AI產業發展水平來說,中國和美國排前最前面,近年來中國的科技發展速度驚人,如科大訊飛、寒武紀等企業已經走在產業的前端,中國的強國之路目標正在一步步靠近。
為了防止落后于中國和美國,歐盟委員會已經計劃在道德人工智能方面投資200億歐元。這筆現金將用于促進私人和公共領域的人工智能研究,為社會經濟變革的進展做好準備,并確保其法律和道德發展的框架到位。
人工智能正在改變我們的世界,就像蒸汽機和電力在過去一樣,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這個機會。歐盟委員會正在推動研究人員開發下一代人工智能技術和應用程序,他們將與一些公司合作開發,以便于更多的企業能夠接受和融入他們的陣型。

道德倫理是人工智能領域的一個重要話題,沒有嚴格管制的人工智能可能會給人類帶來毀滅,此前,一些知名人士如比爾蓋茨、馬斯克都發出過警告,人工智能不受管制,可能導致世界末日的情景。歐盟委員會正在對人工智能采取正確的做法,戰略基于道德和對責任的承諾,避免了過早的管理壓力,這對于定位歐洲以塑造AI未來至關重要。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家加入AI爭奪戰,有望加快人工智能的商業化應用,推動社會向一個更高的階段發展。人工智能的運用可以大幅提升社會的運行效率,例如我們目前使用語言輸入比打字輸入要快好幾倍,這背后就是通過語音識別和語義解釋等AI算法技術。
當然有利必有弊,過度利用AI可能使人類大腦退化,人類越來越笨而機器越來越聰明,最終人類可能被機器統治。人們正在將AI導入武器系統中,這種技術可以提升武力打擊的精確性和增強武器的性能,但這也是一個很大隱患。

當武器具有自主攻能力時,很有可能不受人類控制,最終上演電影里機器毀滅人類的場景。據報道,谷歌已經與美國國防部達成合作,共同開發用于無人機的人工智能技術,雖然遭到了眾多谷歌員工的抵制,但此項工作仍然在繼續。制定AI的道德標準是極為重要的,人類要利用AI提升生活質量,但也要防止AI入侵和傷害人類。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