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AI芯片百家爭鳴,何以抗衡全球技術寡頭
國內:百家爭鳴,各自為政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4/377915.htm可以說,國內各個單位在人工智能處理器領域的發展和應用與國外相比依然存在很大的差距。由于我國特殊的環境和市場,國內人工智能處理器的發展呈現出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態勢,這些單位的應用領域遍布股票交易、金融、商品推薦、安防、早教機器人以及無人駕駛等眾多領域,催生了大量的人工智能芯片創業公司,如地平線、深鑒科技、中科寒武紀等。盡管如此,國內起步較早的中科寒武紀卻并未如國外大廠一樣形成市場規模,與其他廠商一樣,存在著各自為政的散裂發展現狀。

除了新興創業公司,國內研究機構如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在人工智能處理器領域都有深入研究;而其他公司如百度和比特大陸等,2017 年也有一些成果發布。

注:上述表格中所給為截止到 2017 年各研制單位公開可查的最新數據。
全球 AI 芯片界首個獨角獸——寒武紀
2017 年 8 月,國內 AI 芯片初創公司寒武紀宣布已經完成 1 億美元 A 輪融資,戰略投資方可謂陣容豪華,阿里巴巴、聯想、科大訊飛等企業均參與投資。而其公司也成為全球 AI 芯片界首個獨角獸,受到國內外市場廣泛關注。

寒武紀科技主要負責研發生產 AI 芯片,公司最主要的產品為 2016 年發布的寒武紀1A 處理器 (Cambricon-1A),是一款可以深度學習的神經網絡專用處理器,面向智能手機、無人機、安防監控、可穿戴設備以及智能駕駛等各類終端設備,在運行主流智能算法時性能功耗比全面超越傳統處理器。目前已經研發出 1A、1H 等多種型號。與此同時,寒武紀也推出了面向開發者的寒武紀人工智能軟件平臺 Cambricon NeuWare,包含開發、調試和調優三大部分。
軟硬件協同發展的典范——深鑒科技
深鑒科技的聯合創始人韓松在不同場合曾多次提及軟硬件協同設計對人工智能處理器的重要性,而其在 FPGA 領域頂級會議 FPGA2017 最佳論文 ESE 硬件架構就是最好的證明。該項工作聚焦于使用 LSTM 進行語音識別的場景,結合深度壓縮(Deep Compression)、專用編譯器以及 ESE 專用處理器架構,在中端的 FPGA 上即可取得比 Pascal Titan X GPU 高 3 倍的性能,并將功耗降低 3.5 倍。

在 2017 年 10 月的時候,深鑒科技推出了六款 AI 產品,分別是人臉檢測識別模組、人臉分析解決方案、視頻結構化解決方案、ARISTOTLE 架構平臺,深度學習 SDK DNNDK、雙目深度視覺套件。而在人工智能芯片方面,公布了最新的芯片計劃,由深鑒科技自主研發的芯片 “聽濤”、“觀海” 將于 2018 年第三季度面市,該芯片采用臺積電 28nm 工藝,亞里士多德架構,峰值性能 3.7 TOPS/W。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