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手機市場加速洗牌 搶占海外市場成關鍵
國內市場日趨飽和導致銷量增速放緩,而且沒有再次增長的跡象。因此,中國手機軍團紛紛將目光瞄準了海外市場,而從去年開始國產手機廠商出海漸成“風景”。有業內人士指出,未來兩年海外市場將是國產手機廠商們規模增長的主要動力。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802/375556.htm
華為逆勢增長 OV米下滑
市場分析公司Canalys近日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智能手機市場年度出貨量在2017年首次出現下滑,同比下降4%,約為4.59億部。
在整個手機行業彌漫著唱衰情緒的時候,華為做到了逆勢增長,全年中國市場出貨量達到9000萬臺,僅第四季度出貨量增長了9%,達2400萬臺,創下其在本土市場上有史以來表現最佳的季度。
OPPO和vivo在國內雖然仍保持了第二和第三的位置,但銷量在第四季度同時遭受挫折,出貨量分別為1900萬和1700萬部。小米四季度國內市場的增幅同樣出現下滑,市場份額排名被蘋果超越跌落到第五名。
出海漸成“風景”
在國內手機市場增長乏力的隱憂之下,“揚帆出海”就成為國內手機廠商們的一致之舉,包括歐洲、印度、東南亞等市場中的佼佼者都出現了國產手機品牌的身影。
在印度市場,據市場研究公司Counterpoint和IDC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去年第三季度,三星和中國手機公司控制著80%的印度智能手機市場,而蘋果僅占有區區2.2%的市場份額。
在歐洲市場,華為長期占據著優勢。2017年上半年,華為智能手機發貨量同比增長18%。在亞太新興市場,華為在東南亞、俄羅斯、日本等地區和國家獲得突破性增長,其中東南亞地區智能手機發貨量和日本、韓國智能手機發貨量同比增長均超過45%。
在美國市場,為了深入了解當地市場特征以及消費喜好、使用習慣,華為數年前就在美國開展科技研發和市場布局。
據了解,在美國的華盛頓和加利福尼亞州,華為均設立了辦公室和研發中心,希望為美國消費者提供富有競爭力的產品和解決方案。在渠道方面,華為開展和Amazon,Bestbuy等公開渠道的合作。
盡管美國市場仍有很多非商業的“門檻”,不過業內人士認為,中國手機廠商遲早會“攻入”美國市場。
相比競爭激烈的國內市場,海外擁有更為廣闊的市場空間,但面臨的挑戰也非常大,一方面,對于絕大部分國產手機廠商來說,專利問題依然是一道繞不過去檻,國產手機廠商需要足夠重視技術研發,加大投入力度,從而在根本上解決專利問題;另一方面,自身的創新能力帶動海外消費者換機意愿也有待檢驗,雙重壓力之下,2018年的手機市場格局有望被重塑。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