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訊飛首提三大AI布局方向 還拿出10.24億扶植AI開發者
10月24日,由科大訊飛主辦的1024開發者節在合肥盛大開幕。在本次大會上,科大訊飛正式發布1024計劃,并公布了其在AI領域的三大布局方向。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10/370559.htm

為盡快尋找人工智能落地行業和消費端的關鍵點,尋找更多的開發者,科大訊飛在此次大會上首次公布了其AI方向三大布局,包括AI生態、AI教引和AI公益。

AI生態計劃方面,科大訊飛在全國十數個,包括北京、上海、南京、雄安、深圳、海口、重慶等在內的城市布局了多個AI眾創空間,以孵化為基本模式,幫助創業企業加速發展。此外,科大訊飛還啟動了10.24億的生態扶植基金,為這些AI創業團隊提供了包括技術、資金、運營等方面的支持。

AI教引計劃方面,胡郁稱,鑒于當前各大高校都已設立了人工智能研究院或組成師生團隊,但研究成果難以落地的現狀,他們啟動了“科大訊飛的AI大學計劃”,與各高校合作,通過線上公開課、互動論壇、金牌講師、案例分享等方式培養更多AI人才。

科大訊飛努力的第三個方向,就是AI公益計劃。在這一計劃中,科大訊飛將著重關注方言的保護,與100家企業、機構和媒體聯動,希望用人工智能為世界留下多彩的鄉音。此外,科大訊飛還與多家公益慈善組織共同簽訂了《AI助力公益聯合倡議書》,并啟動了“三聲有幸”公益計劃。

人工智能、生態為先,AI發展雖然蓬勃但也需要行業共同注力
從此次公布的三大AI布局可以看到,科大訊飛雖聚焦語音識別領域,但其實他們對于生態的構建極為重視。胡郁表示,“人工智能、生態為先”,任何技術和團隊都不能獨立存在于社會,必須以建立生態為目標。未來,人工智能行業的競爭必將是生態和產業鏈的競爭,只有追求生態的成功,這樣生態中的每一家公司也會成功。

從目前來看,科大訊飛除去其立身之本——語音識別技術之外,還有了包括訊飛開放平臺,手機應用訊飛輸入法、錄音寶,智能硬件產品訊飛A.I.兒童手表、阿爾法蛋機器人等多個產品以及一系列的解決方案和系統,涉及教育、車載終端、移動互聯網和硬件、司法、醫療、客服、智慧城市等多行業。僅就訊飛平臺而言,其最新的數據統計顯示,已累計終端數達12億,日均交互次數達40億,進駐開發者團隊46萬個。
然而,對于行業來說,僅一家生態是遠遠不夠的。劉慶峰表示,人工智能行業的發展有三大要素,算法、數據和行業專家,三者缺一不可。而開發出更有意義的產品和應用,則需要更多開發者的共同努力。

從當前來看,技術、數據和人才還較集中于如谷歌、微軟、百度等的巨頭企業中,但僅是較為集中,并不是全部。可以看到,隨著AI市場的逐漸成型,行業內各細分領域的界線也愈加明顯。相較于巨頭的AI全生態,如科大訊飛的語音識別技術、Face++的人臉識別技術、Mobileye的自動駕駛輔助系統等也正在助其逐漸成長為行業翹楚。在這種大佬布局生態、開拓新領域,創業公司垂直深耕的大環境下,集百家之長已成為了行業發展趨勢。
可以說,由科大訊飛提出的AI生態、AI教引和AI公益三大布局方向,契合了當前的行業發展現狀。它不僅是科大訊飛一家的戰略布局重點,還應成為其他行業行業者的參考和研究對象。
發展速度超越人類,AI會對某些領域造成沖擊,但不會站在人類的對立面
除去科大訊飛發布其AI方向三大布局之外,本次開發者大會還邀請到了人工智能學會理事長李德毅開場演講,李德毅認為,人工智能是經濟發展的新引擎,社會發展的加速器。

從1956年達特茅斯會議提出人工智能概念開始,AI就因其“無所不能”一直被行業認為是最具發展潛力的技術。在經過短短60余年的發展和移動互聯網、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的發展后,人工智能在當下已經成為了絕對的“科技新星”,其發展速度可謂日新月異。李德毅表示,AI的發展和適應速度均快于人類。
除此之外,李德毅還展示了人工智能引擎AlphaGo和人類棋手的進階對比圖。2015年10月,AlphaGo似是橫空出世,一舉戰勝了人類棋手樊麾二段。此后,2016年4月,AlphaGo在經過版本升級后,以大比分戰勝了韓國棋手李世石九段,因此,一戰成名。
同年12月,AlphaGo化身Master,在線上與數十位人類圍棋高手過招,最終獲得完勝。今年5月,AlphaGo再次升級,3:0勝當時圍棋棋手排名第一的柯潔。而就在前不久,谷歌發布AlphaGo Zero報告稱,該人工智能系統已經能夠在0基礎的情況下自主學習,并創造出自己的圍棋對弈思路。
可以看到,AlphaGo憑借其強大的深度學習技術在短短兩年時間里,就完成了所有的圍棋進階之路。而李世石從9歲開始學棋到20歲進階至九段,花了11年;柯潔雖短一點,但也花了13年。AI的學習速度和適應能力,已達到人類無法企及的高度。
但隨著AI技術的發展,很多諸如“AI將威脅論”、“AI將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等的言論也開始在行業內盛行,并擴散至“懵懂”的C端群體。對此,李德毅認為, 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和適應速度確實快于人類,未來,它更有可能對制造業、教育行業、醫療、金融等行業造成沖擊。但AI是絕對不會站在人類的對立面的,就像男人和女人不會成為對立面一樣,這是一個偽命題。AI是人類的工具,工具從來都是有兩面性的,但我們應該對科學、對人工智能持有敬畏之心!
AI產業紅利即將涌現,它會取代人類一半的工作,但也會創造新機遇
然而,即便AI不會站在人類的對立面,但它依舊會對我們造成困擾,而且這些困擾已經切切實實存在了。
相關數據統計顯示,在奧地利,有近三分之一的工廠只有一個人類員工,其他員工均為機器人。而在國內,諸如京東全流程無人倉、阿里淘咖啡無人超市等,也正在吸聚著大眾的眼球。“失業恐慌”正籠罩著某些人。

科大訊飛董事長劉慶峰表示,從當前的行業發展情況看,人工智能不僅僅在一步步替代我們的體力勞動,也在替代一些復雜的腦力勞動。
但這是一個新事物發展的必然過程。此外,只有在舊事物滅亡或被取代之后,我們才能迎來又一新事物。可以相信,當技術發展到一定程度時,AI便會創造出全新的、更有意義的工作。
目前,隨著各公司在行業布局的開拓和深入,人工智能行業生態圈已初步劃定。劉慶峰預測,未來三到五年內,AI產業紅利將涌現,行業主要賽道將塵埃落地,各細分領域領頭者也將各就各位。
最后
可以說,全行業正在堅信,AI將成為未來生活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論哪一行業,都需要從業者腳踏實地的去干。而對于AI這樣一個高新科技行業來說,在其發展的起步階段,行業還應先自我評估,找準應用方向,以開放的心態將生態搭建進行到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