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進化速度增快:我國有“彎道超車”機會嗎?
毫無疑問,人工智能(AI)的進化速度大大超過了人類的預期。機器人、無人超市、深度學習等人工智能技術逐漸深入至人類日常生活,其影響程度同樣超過了很多人的預期。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10/370424.htm過去5年,我國在人工智能領域的“加速跑”和突破相當卓著——頂層設計重磅出臺,創新創業高度活躍,超級應用層出不窮,在應用和解決方案層面領先世界。與此同時,中國企業也希望通過人工智能實現行業的轉型或轉換,實現“彎道超車”甚至“換道超車”。
據麥肯錫全球研究院的調查,未來人工智能自動化技術將繼續為中國經濟注入能量。
機器人產業“由大變強”
中國機器人產業近5年來蓬勃發展,在銷量逐年躥升的同時,以新松、科沃斯等為代表的骨干企業也強勢崛起,核心技術、零部件國產化率日益提高,正在呈現出“由大變強”的良好勢頭。
國際機器人聯合會發布的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工業機器人共銷售8.7萬臺,占全球總銷量的近三分之一。預計未來幾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上升勢頭不會減弱,且自主品牌工業機器人市場份額將有所上升。
“近5年中國機器人產業規模增速保持在20%以上,已成為推動全球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要力量,中國的語音識別、圖像識別、控制器、無人機、深海機器人等領域的技術已經達到或接近國際先進水平,可預見的未來仍有巨大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潛力?!惫ば挪扛辈块L辛國斌日前在北京舉行的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上說。
中國重視機器人產業的發展,2016年工信部、發改委、財政部聯合印發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提出中國的機器人產業要在重大標志性產品、關鍵零部件、產業創新能力、培育龍頭企業等方面取得率先突破,中央和地方政府給予政策、財稅、融資、人才培養、國際交流等方面的支持。
在2017世界機器人大會展覽現場,一臺雙臂機器人流暢自如地繪制著優美的沙畫,引來眾人圍觀,只見它兩臂如真人般靈活、協調,畫出的圖案細致入微……它便是中國機器人領軍企業之一、新松機器人研發的國內首款雙臂協作機器人。
據新松戰略規劃中心副總經理劉偉強介紹,這款機器人采用了柔性多關節技術和可動仿生雙目視覺系統,具有高靈活性、安全性、自主避障、快速配置等特點。在工業生產中,它可以在人類身邊協助工作,完成裝配、分揀、上下料、搬運、包裝等工序。
除工業機器人外,國產服務機器人的表現同樣亮眼。民營服務機器人企業科沃斯帶來多款新產品參展,吸引了大量觀眾的目光。
科沃斯新一代掃地機器人模仿藍鯨的生理結構,研發出了“藍鯨清潔系統”;其展出的空氣凈化機器人則改變了普通空氣凈化器只能放置在固定地點的不足,可以智能感知室內空氣的清潔程度??莆炙苟麻L錢東奇表示,采用了人工智能技術的服務機器人讓人們從繁重的家務勞動中解放出來,改善了生活質量。
中國機器人產業在自主發展的同時,并沒有忽視國際合作。2016年年底,中國家電巨頭——美的完成了對世界知名工業機器人制造商德國庫卡集團的收購,以借助庫卡的先進技術提升自身智能制造水平,并與庫卡聯合開發機器人產品。
在國家政策鼓勵下,中國多地制定了各自的機器人產業發展規劃,機器人產業園蓬勃發展。據北京市經信委主任張伯旭介紹,根據規劃,到2025年,北京市機器人產業收入將達到600億元以上,形成全球領先的機器人技術協同創新體系,人工智能、軟件、操作系統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領軍企業達到10家以上,基本建成全球領先的機器人創新應用基地。
無人超市“走在前面”
店內沒有服務人員,自助選取、自動結賬,“拿了就走”。這種聽起來有些科幻的購物場景,如今已經走進現實。
對于消費者來說,這種新式購物的好處在于方便快捷、優化體驗。對于商家,則可節約成本。據測算,無人超市每個月的運營成本不到傳統門店的15%。
這樣一家小店,科技含量可不低。物聯網、人工智能、生物識別等,多種熱門技術在其中各顯神通。
2016年年底,美國技術巨頭亞馬遜高調推出智能無人超市項目“Amazon Go”,可謂把各種“黑科技”用到了極致:貨架上安裝有紅外傳感器、壓力感應裝置、荷載傳感器,智能攝像頭進行人臉、圖像和手勢識別,計算機系統高速運轉、處理海量信息……
但因為相關技術尚未完全成熟、店面改造成本過高等原因,亞馬遜無人超市目前仍處于內部測試階段。
中國目前推廣的“淘咖啡”“繽果盒子”“F5未來商店”等無人超市則更加“務實”,大多以已經成熟的射頻識別技術(RFID)電子標簽為基礎,輔以人工智能圖像識別和一定的深度學習技術,更易于落地和形成商業規模。
繽果盒子創始人陳子林對記者介紹說:“我們的模式就是,融合一部分人工智能技術和成熟的物聯網技術,打造可規模化復制的無人便利店,進行市場創新與開拓?!痹谒磥?,這種模式的優勢在于可以快速開拓增量、占據市場,積累無人業態的運營經驗,在此基礎上進行后續的技術升級,同時優化操作系統。
事實上,無人超市技術本身并非源于中國,但與創新應用、商業模式結合后,率先在中國取得成功,這樣的例子近年來屢見不鮮。這得益于通過體制機制改革激發出的創新活力,以及不斷優化的、利于創新的“生態環境”。
中國科學技術發展戰略研究院日前發布的《中國企業創新能力評價報告2016》顯示,中國企業開展創新活動的活躍度逐步提高,超過40%的受訪企業有創新活動。
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等機構發布的“2017年全球創新指數”也顯示,中國在創新質量上再進一步,連續5年成為中等收入國家創新排行的“領頭羊”。單項指標排名則更加凸顯了中國創新的優勢:國內市場體量、知識型員工、原創專利等方面,中國都排名第一。
向來以創新見長的歐美國家,也逐漸將目光投向東方。英國《經濟學人》、美國《紐約時報》等知名媒體就曾刊文,專門討論西方“借鑒”中國互聯網企業的成功創新的現象。美國《連線》雜志更是直接指出,未來的機會屬于中國。
深度學習讓“教育變得更好”
打開手機對著孩子的數學口算作業掃一掃,就能知道哪些答對、哪些答錯——杭州一家科技創業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費手機軟件,上線不足月,就獲得了當地小學生家長和老師的好評。
該手機軟件主要免費幫助小學一至三年級學生家長和老師批改數學口算題。用戶可通過APP拍攝作業本,1秒后即可檢測出錯誤答案,準確率為95%。
據開發此軟件的杭州大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杭州大拿”)介紹,“愛作業”9月2日正式上線不到1個月,用戶激活量已超過40萬次,日活用戶超過20萬,后臺每天能接收至少50萬張作業圖。
“這樣的傳播速度,在我約20年軟件工程和人工智能的職業生涯中從未有過。”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杭州大拿聯合創始人羅歡說,看來批改作業確實是家長和老師的“痛點”。
據了解,批改作業“機器換人”的點子最初由杭州大拿的一名員工毛禮輝提出——他是一名小學生的父親,苦惱于每天下班后還要批改孩子的口算作業——“作業本一頁一般是60題,有時100題,忙了一天,再看到密密麻麻的題目,人都懵了?!泵Y輝說。
“‘愛作業’現在的智能程度到小學三年級,我們下一個小目標是讓它小學畢業?,F在是口算批改,接下來會逐步支持英語和語文教學等,比如地道口音的人工智能英語老師?!焙贾荽竽肅EO陳明權介紹說,“愛作業”識別引擎背后用了基于深度學習的人工智能技術,通過不斷“學習”小學生作業本來提高自己的識別能力。
“愛作業”走紅,杭州等地小學低年級的家長們和老師們都覺得頗為受益。數學特級教師、北京義格教育集團數學課程總監胡趙云說,僅僅是判斷孩子口算題的對錯,就足以讓家長與教師們高呼“解放”,可見人工智能的威力。
“人工智能在教育實踐中最大的優勢,就是把老師從高重復度、低價值的工作任務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做激發孩子學習動力等創造性的工作?!睌祵W特級教師、杭州學軍中學副校長馮定應說。
記者注意到,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要求人工智能進入中小學課堂的學習內容。
國家教育行政學院教師伍肖認為,作為一種具有巨大潛力的未來科技,人工智能將改變未來整個的學習方式。人工智能的普遍應用,可能相應會要求教育在培養目標上更多關注人的全面發展,比如更加注重藝術教育、創造性教育等;在培養方式上更注重學生的體驗及互動方式的學習。
上海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副教授王健則認為,未來教育一定是教師與人工智能相輔相成的,未來也需要“人機共生”的教育——用“機器的智慧”和“人類的情感”共同去達成個體生命的豐盈和成長。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