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的中國困境
蘋果公司(Apple Inc., AAPL)上周末在其中國區應用商店下架了反網絡審查工具后,該公司受到輿論的抨擊。一些人在社交媒體上評論道:蘋果無恥!他們感覺蘋果將商業利益擺在他們獲取信息的需求之上。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8/362653.htm蘋果一如既往地表示這樣做是為了滿足中國的監管要求。
未來應該還會經常聽到這樣的表態。
蘋果在中國面臨兩難處境。包括香港和臺灣的大中華區是蘋果最大的海外市場,為該公司貢獻了大約20%的收入。中國還是蘋果全球制造和供應鏈的支柱。
在向中國消費者出售手機的同時,蘋果向其出售的服務也越來越多。去年,蘋果的中國區應用商店帶來的收入高于美國應用商店。更多中國消費者愿意為音樂等在線服務付費,因此Apple Music仍有希望。蘋果還在推廣其支付應用Apple Pay。

圖表為2014年至2016年,以出貨量計的iPhone市場份額(左)和蘋果應用商店總營業額(右)。2016年,iPhone在中國的市場份額下跌,但蘋果應用商店的銷售額卻強勁增長。
這正是風險所在。在進軍中國的美國大型科技公司當中,蘋果的成功尤為亮眼,這在一定程度上是因為中國政府把它看做一家硬件公司?,F在蘋果顯然不只是一家硬件公司了。
科技行業顧問和資深中國觀察人士鄧肯(Duncan Clark)認為,蘋果能夠在全球獲得成功,得益于硬件和軟件的緊密結合,而在軟件這一塊,內容的分量越來越重,這給中國政府帶來挑戰。
這也是為什么一位美國科技公司前高管告訴筆者,蘋果的麻煩才剛剛開始。
蘋果稱該公司并不諱言與政府之間的分歧。首席執行長庫克(Tim Cook)周二對審查問題予以回應,他在業績電話會議上對分析師表示,蘋果相信,即便在不認同政府的做法時也要維持和政府的關系。庫克稱,無論在哪里經營,蘋果都遵守當地的法律法規,而且參與市場能夠給當地消費者帶來益處,也最符合當地人們的利益。庫克希望未來限制能越來越少。
在習近平的領導下,中國政府對互聯網的審查愈發嚴厲。網絡上圍繞熱點話題的激烈討論,即使不太涉及政治,也會遭到打壓?;ヂ摼W公司,甚至包括初創公司在內,都不得不聘用大量員工審核那些被政府認為不適宜的內容。
蘋果去年在中國關閉了iBooks電子閱讀服務和iTunes的電影服務。還將《紐約時報》(The New York Times)應用從中國應用商店下架。據移動應用追蹤網站ASO100.com的統計,上周末蘋果中國商店下架了超過400個內容介紹包括虛擬私人網絡(VPN)的應用程序及那些可使用戶繞開互聯網審查系統的程序。對于上述做法,蘋果表示是為遵守中國的法律法規。
國際數據公司(IDC)分析師Tay Xiaohan認為,中國政府將繼續打壓任何可能包含敏感政治內容的東西。她認為蘋果將繼續遵守政府法規,因為擔心如果不這么做,中國可能會禁止其產品在中國銷售。
蘋果已在華展開魅力攻勢。該公司此前宣布在中國增設兩個研發中心,其在華研發設施承諾投資額因此達到5億美元。
蘋果最近任命了其首位大中華區主管,這是一位在中國出生、在蘋果任職已久的高管。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這位主管試圖招募一位政府關系高管。
但中國的一些消費者并不買賬,他們希望蘋果表現出一些骨氣,就像該公司在拒絕解鎖2015年加州圣貝納迪諾槍擊案中一名襲擊者的iPhone手機時,對美國聯邦調查局(Federal Bureau of Investigation, 簡稱FBI)所表現的態度那樣。
Dechert律師事務所駐北京的律師陶景洲問道,如果蘋果不站出來發聲,還有哪家公司可以?
蘋果擁有可待利用的籌碼。蘋果是全球最具價值的公司,其市值規模是很多國家年度經濟產出的數倍。蘋果直接和間接創造了中國的大量工作崗位,而就業是害怕社會發生動蕩的中國領導人極其在意的事情。
其他美國科技公司也屈從于中國政府的限制性規定。亞馬遜公司(Amazon.com Inc., AMZN)云計算業務的中國合作伙伴本周要求用戶停止使用能夠繞開中國互聯網審查的VPN,該公司稱這么做是為了遵守法律規定。
中國的許多蘋果粉絲并不指望蘋果會奮起反抗,更不用說指望蘋果會像谷歌(Google) 2010年所做的那樣退出中國市場。相比蘋果在中國取得的成功,谷歌中國業務當時尚未盈利。中國消費者和企業均受益于蘋果在中國的業務。
移動應用追蹤網站ASO100.com稱,在蘋果中國應用商店,仍有1,600多個應用在說明中提到了“VPN”。庫克估計,仍有幾百個應用可以下載。對許多蘋果用戶來說,這些應用是他們的“生命線”。
筆者的一個小說家朋友告訴筆者,每天早上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測試她的iPhone是否仍能夠使用VPN。她害怕有一天不能再用VPN。她說:在這件事情上,蘋果真地認慫了。不過老實說,我也不知道蘋果還能做什么,中國政府是制造這種困境的專家。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