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不到東芝的鴻海 到底會如何?
編者按:東芝內存這一役,雖然郭臺銘態度始終堅定,更找來蘋果與亞馬遜等天王級盟友,卻因日本的民族情結舉步維艱。
「選定買家的過程事實上是經濟產業省(編按:類同日本經濟部)所主導,這不公平! 」「經濟產業省為阻撓我們,甚至跟蘋果說『鴻海已沒機會了、不用合作了』,這實在前所未聞,(未來)我們去法庭上爭取權益也無可厚非。 」
六月中,距離東芝(Toshiba)公布旗下子公司「東芝內存」(Toshiba Memory Corporation,簡稱TMC)最終競標結果倒數兩周,鴻海集團董事長郭臺銘在臺北家中接受日本《每日新聞》專訪,直批日本政府介入競標,處處給自己「穿小鞋」,不惜杠上日本官方。
郭臺銘此番發言,不免讓外界揣測:鴻海成功攻下東芝的機率正在降低,否則他不會如此心急的為自己抱不平。
事實上,日本對于郭董的防御情結,確實遠比臺灣本島看到的重。
日劇透露出對鴻海的警戒
今年春天開播的日劇《社長室之冬》,開頭便以「日本大型機電公司被臺灣企業收購,進行大量裁員,但改善公司營運」影射夏普收購案,雖然裁員一事為虛構,卻投射出日本人自十九世紀打開國門后,如今將再度被來自臺灣、美、韓等「黑船」撞開國家經濟大門的恐懼。
今日,日本政府讓夏普賣給鴻海,已受到輿論壓力,若真讓東芝內存再賣給后者,向國民交代的壓力恐更重。
「他(郭臺銘)做的每一件事都是對的,但他遇上的是日本人,」一位長期和日本來往的半導體業人士觀察。
只是,如果郭董買不到東芝內存業務,結果會如何?
先說結論:未能加分,但不會對鴻海帝國帶來扣分,或威脅。
若有遺憾,是原本鴻海若買下TMC,進一步跨足半導體,可讓其營收已四兆的帝國,再補上一塊拼圖,進逼三星在科技領域的霸業。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