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嵌入式系統 > 業界動態 > 摘掉信息產業缺“芯”少“魂”標簽

        摘掉信息產業缺“芯”少“魂”標簽

        作者: 時間:2017-06-04 來源:科技日報 收藏
        編者按:近年來,我國在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方面取得的進展日新月異,而經過多年蓄力,國產基礎軟件的發展態勢已有所好轉,尤其一批國產基礎軟件的領軍企業發展勢頭給中國軟件市場打了一劑強心針,而“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礎軟件產品”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的適時出現,猶如助推器,給了它們更強勁的支撐力量。

          典型案例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6/360029.htm

          有了它,汽車成了智能平臺

          2013年底到2014年初,車聯網概念鋪天蓋地而來,車企和互聯網公司都意識到,這應該是個重大機會。

          在核高基專項2012年“移動智能終端操作系統研發”課題支持下,YunOS確立了在手機行業的發展模式,尋求向其他行業擴展,汽車是重點之一。而上汽管理層委托張新權牽頭、以上汽集團車聯網戰略為方向做一次調研。在跑遍了國內外幾十家互聯網公司后,上汽再次找到了此前有過一次交流的阿里巴巴。在與阿里巴巴技術委員會主席王堅第二次見面后,雙方基本達成了共識——讓操作系統進車。

          2014年5月,張新權代表上汽開始與阿里巴巴探討戰略合作。2014年7月23日,阿里巴巴與上汽集團正式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意味著首款互聯網汽車的落地計劃正式開啟。

          和外界猜想的不同,這款車的操作系統并不是將一個現成的操作系統簡單改造、移植到車里,而是采用YunOS正在研發的全新4.0架構作為基礎進行產品開發。2015年上半年,新系統提供給互聯網汽車團隊做上層開發,同時,新系統繼續進行完善。

          2015年3月12日,上汽集團與阿里巴巴集團共同宣布,將合資設立10億元互聯網汽車基金,該基金將推進互聯網汽車開發和運營平臺建設,未來將是開放式的資本平臺,吸納更多互聯網汽車參與者。

          2015年4月,產品開發啟動。上汽派出三輛大巴,將團隊所有人送到了杭州的阿里濱江園區封閉開發。到了6月中旬,產品第一期完成了技術架構,系統具備了開發環境,團隊成員又移師上海申通信息廣場封閉。

          在通常的車機里,導航只是一個普通應用,但互聯網汽車項目決定把地圖當成系統桌面,這是一個顛覆性的設計。而且,這個地圖還要提供遠遠超出手機導航精度的用戶體驗,YunOS第一次實現了在線地圖+慣性導航的結合,地圖被更多傳感器驅動,在沒有衛星導航信號的環境下,比如在地下車庫和高架橋下,仍然能夠對車進行準確的導航。

          這款互聯網汽車的另一個亮點——車是一個新的開放平臺。以前車不是平臺,一輛車的所有能力在出廠之前已經確定了,特別是硬件能力,改裝不過也就是加個屏幕、換個收音機。而有了操作系統之后,車成為了平臺:智能手表、智能手機、無人機等都可與車相連。此外,ETCP與YunOS合作,可在全國10大城市、全國5000家以上停車場實現預約、支付服務。而YunOS也是在全球范圍內第一個實現車輛自預約車位、自支付的廠商。

          目前,YunOS已經攜手上汽陸續發布多款搭載YunOS Auto的互聯網汽車,包括榮威RX5、名爵ZS、榮威i6、大通D90等,皆取得了出色的市場成績。今年4月更創新發布搭載YunOS Auto的純電動超級轎跑SUV概念車榮威“光之翼”Vision-E、電動概念超跑名爵E-Motion。

         核心技術

          國產x86處理器完成自主研發

          x86是目前全球范圍內唯一的復雜指令集架構,x86通用處理器是全球網絡和信息產業范圍內最為核心、最具代表性的技術密集型產品在桌面辦公、云計算等技術領域占絕對主導地位,經過30年的發展,已經具備有強大的生態系統和廣大的用戶群。

          上海兆芯有限公司在與中國科學院高等研究院、聯想集團和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共同承接核高基重大科技專項“面向事務處理型桌面計算機關鍵軟硬件研發與規模應用”課題的過程中,完成了國產x86處理器的自主設計研發工作,并基于國內生產工藝實現了芯片的量產。此外,采用兆芯國產x86處理器、并搭載中科方德國產操作系統的一系列聯想整機在可靠性上亦達到國際品質。

          國產x86處理器的成功自主研發,令國產桌面計算機取得了重大突破,除國產性能較“十二五”初期顯著提升外,芯片工藝、操作系統優化創新、整機可靠性、產業生態及應用等方面均得到顯著改善。其中,整機平均無故障時間超過10萬小時;產業生態各個環節持續優化;整機產品應用領域覆蓋及延伸至黨政軍辦公及國家電網、財稅、教育等關鍵行業。

          創新團隊

          十年“芯”途閃光芒

          “十五”計劃初期,863信息技術領域專家組經過深入調研,確立研制方向,設立了超大規模設計專項。在該專項支持下,計算機軟硬件技術主題專家組精心制訂課題指南,先后確立了“國產高性能SOC芯片”“面向網絡計算機的北大眾志863 系統芯片及整機系統”“龍芯2號增強型處理器芯片設計”等課題,支持上海高性能設計中心、北大眾志、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等單位研發國產。“申威”CPU正是在此背景下創建起步,一大批朝氣蓬勃、熱情洋溢的年輕人在以胡向東同志為首的技術專家帶領下,開始了中國“芯”途上的漫漫征程。

          上海高性能集成電路設計中心在體系結構以及微結構方面進行自主創新,實現CPU設計技術新的突破,特別是在處理器系統結構設計中,堅持“兼容與創新”的設計原則,在兼容主流高性能微處理器的基礎上,形成各具特色的微處理器體系結構,保證CPU結構的先進性和高效性,實現性能、功耗和設計復雜性等三方面的平衡;針對國內工藝不足的現狀,創新性提出“工藝不足設計補”的觀點,加強設計技術的創新,在CPU結構、邏輯、物理設計各個階段,前后端協同進行優化設計。

          2006年,在科技部、信產部等國家部委和上海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心立足國內工藝條件,自主研制出全國產64位高性能通用CPU“申威1”,最高工作頻率達1.25GHz,處于國內領先,被科技部評價為“Aa”級成果。

          2010年,在國家“核高基”科技重大專項支持下,基于65納米代工工藝,研制完成國際上第一款實用化的16核高性能通用CPU“申威1600”,使國產CPU性能提升了兩個數量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同時“申威1600”還應用于科技部863計劃“神威藍光”高效能計算機系統,在國內外產生重大反響。

          “十二五”期間,上海高性能集成電路設計中心于2015年完成國際首款超高性能異構眾核CPU——申威26010研制。該處理器基于自主指令系統,集成260個運算核心,峰值性能突破每秒3萬億次浮點運算,單芯片計算能力相當于3臺2000年全球排名第一的超級計算機,居國際領先水平。2016年,位于無錫超算中心的“神威·太湖之光”超級計算機再次全面采用“中國芯”——申威26010,系統峰值速度、LinPack實測性能、性能功耗比三項指標均居世界第一。


        上一頁 1 2 下一頁

        關鍵詞: 集成電路 CPU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商都县| 孙吴县| 嘉鱼县| 五莲县| 牟定县| 临洮县| 广饶县| 颍上县| 漳浦县| 德格县| 江西省| 盘山县| 鄢陵县| 纳雍县| 手游| 涟水县| 龙海市| 蓬安县| 勐海县| 康乐县| 介休市| 峨山| 铁岭市| 南投市| 伊通| 房山区| 彭山县| 新建县| 平谷区| 同德县| 石首市| 垦利县| 台中县| 柳江县| 霸州市| 株洲县| 曲水县| 阜南县| 曲阜市| 金昌市| 望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