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CPU發展不起來緣于買辦當道?
其實中國IC設計最大的問題既不是缺人,也不是缺錢,而是缺乏頂層設計,發展思路混亂,大筆資金都通過合資或者合作的方式流向國外巨頭的腰包里。在馬甲CPU沒有多少原創性技術的情況下,拿境外技術穿馬甲,就可以依賴政府輸血活的非常滋潤的同時,國內自主CPU企業只能靠自己賺錢維持生存,靠自己的利潤開發新CPU。這種現象是匪夷所思的!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6/359897.htm
當前最大的問題,用一句老話就是“肉食者鄙,未能遠謀”,而且有一些項目是有很多貓膩的,用一位院士的話說:“有的項目給了支持,在程序上也存在問題。如果能擺在桌面上公開論證或者委托權威機構做測評,都過不了關。”
而且如果把對合資項目的重點扶持和對自主技術的薄弱扶持力度解釋為“歷史的局限性”,恐怕未必能自圓其說。就像《以人民的名義》中,高育良辯護稱,當年給趙公子批美食城項目是“歷史的局限性”類似。如果真的細細追究,是否會印證了那句話——“藝術高于生活,但卻源自生活”,我們這些草根小民也無從得知。

中國信息技術方面發展上思想的混亂,操作系統上也能看出來。
經我國權威測評機構分析、測評,證明Win10和Win8屬于同一架構,名稱的不同只是為了銷售的需要(這也是業界共識),因此政府采購早些時候對Win8的禁令適用于Win10。特別是Win10捆綁微軟可信技術,其內涵違反中國的《電子簽名法》和《商用密碼管理條例》。

即便如此,但還有重量級企業三番五次搞win10政府版,而且還宣稱能夠“自主知識產權、安全可控”,只不過微軟沒給國內買辦面子,公然打臉——稱微軟保留WIN10政府版的知識產權。
這種馬甲CPU、馬甲操作系統搖身一變成為“核高基重大科技專項創新成果”、“自主可控、自主知識產權”的荒謬現象,其實折射出頂層設計的缺失,和發展規劃上的混亂。

中國當前最需要的,是像通信產業發展那樣,有頂層設計,比如定義什么是真正的自主可控,定義一個技術標準,定義一套相對公平合理的政府扶持方式,而不是現在這種一片混沌,馬甲CPU可以大量獲得資源傾斜,合資公司承接和高級01專項的情況。
不過,幸好核高基只規劃到2020年左右,到2020年之后,國內自主CPU與馬甲CPU的競爭環境可能會公平一些,到時候馬甲CPU不再像現在這樣以億為單位的從政府拿錢,在政府補貼的大潮褪去之后,可以看出來誰在裸泳。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