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仁勛:NVIDIA成功在于早期察覺AI重要性
美國半導體大廠NVIDIA執行長黃仁勛(Jensen Huang)曾表示,自動駕駛技術將帶來產業革命,具有龐大商機。日本汽車巨擘豐田汽車(Toyota Motors)與NVIDIA在10日發布合作消息,共同布局汽車和自駕車事業。觀察NVIDIA態勢,該企業在自駕車領域早和奧迪(Audi)、Daimler AG等大廠合作,電動車(EV)產業也和Tesla攜手,足以證明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5/359724.htm日經Business報導,直到數年前為止,NVIDIA都還只是一家主打電玩游戲用的半導體企業,在半導體產業內,營業額排不上全球前十,如今卻成為汽車產業爭相結盟的對象;黃仁勛表示,NVIDIA成功的理由,在于早一步察覺人工智能(AI)會成為市場主流,因此才有機會與奧迪、ZF等大型車廠合作。十多年前NVIDIA著手車用PC事業,當時即認為,汽車是在4顆車輪上載著PC產品,也意識到深度學習功能將帶給汽車更多變化。
但即使如此,當時也不存在能實現自駕車的科技和解決方案。直到數年前,深度學習功能和圖像識別技術發展到足以和人類視覺相等的程度,才確信自駕車可能問世。
自駕車必須正確的認識周遭環境,并下達合理判斷,安全駕駛。綜合各種條件而言,可說是最難研發的程式。既有的軟件和思維不堪使用,一定需要全新的程式內容。以往NVIDIA制作的超級電腦,也必須徹底小型化。為了實現此目標,NVIDIA從各事業部門招集工程師,打造新團隊,每隔數個月就對全球廠商發表研究進程,例如參加CES大展等。
研發初期,NVIDIA成功在汽車、物流等業者心中留下致力于研究自駕車領域的正面印象,并持續挹注鉅額投資。NVIDIA具有同時鉆研軟、硬件領域的能力,最后逐漸取得廠商信任,達成合作共識。
黃仁勛認為,日本汽車產業是全球最重要的產業,因為日本汽車產業囊括大眾車款和高端車款。對NVIDIA來說,也是不可或缺的客戶。目前NVIDIA已有專門團隊和日本汽車廠商交涉,但日企講求安全性和品質,若科技未達標,難以得到青睞;2年后NVIDIA的平臺技術將更成熟,屆時可望實現自駕車LV4,所有加速、方向盤、控制動作都自動化。2020年目標實現自駕車LV5,讓完全自駕車行駛于馬路。
關于車用電腦(ECU)組件,一般車輛得裝載數十顆,但若是NVIDIA布局,可望減少至1~4顆,提供有別于現有產品的高效能,同時改寫自駕車設計理念。軟件面亦同。目前一臺自駕車約安裝300款小型軟件,未來可能以1個大型軟件實現整合。
大約2012年左右,NVIDIA的GPU在全球擁有高市占率,但直到參加Google初期的Brain Project,全公司職員才發現GPU可能促使深度學習技術進步。人腦堪稱是全球最精密的并列電腦,能同時運行視覺、嗅覺、思考等,而GPU正是全球最擅長并列演算的半導體,自然適合發展仿效人腦的深度學習技術。
決定布局深度技術后,NVIDIA立刻要求所有工程師學習深度學習技術,最初只有數十人的團隊,半年后擴增至數百人,1年后更擴編至數千人等級。2017年時,NVIDIA所有人都在著手研究人工智能。
NVIDIA布局人工智能的四大方針為,重新研發深度學習用的思維程式;其次是架構人工智能平臺,例如“GeForce TITAN”,或其他軟件,且提供云端使用。目前亞馬遜(Amazon)、IBM、微軟(Microsoft)都已開始使用此功能;第三是打造以人工智能為基礎的生態系統,支援全球所有人工智能技術人員,對象包含東京大學、加州大學,以及2,000家以上的新創企業等;最后是親自善用人工智能技術,著手沒有人工智能就無法解決的技術課題,而自駕車領域正是如此。
黃仁勛指出,想讓企業永續經營,重點在于不時看準商機、謀定而后動、且不惜付出為了抓住機會的犧牲。NVIDIA為了在有限資源內積極布局人工智能,不惜延緩其他新事業投資,付出機會成本,也預料到會有數年時間業績不振。在決定布局方針時,黃仁勛會和20幾位直屬的菁英同仁交換意見,選擇NVIDIA應行之舉。公司內組織階級保持水平狀態,由黃仁勛擔任工作領導,而不是片面著手經營,刺激所有員工發揮實力。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