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業界動態 > 2納米時代 學界基礎研究助力突破物理極限

        2納米時代 學界基礎研究助力突破物理極限

        作者: 時間:2017-02-13 來源:風傳媒 收藏

          臺灣科技部長陳良基今天表示,美國特斯拉總裁伊隆 馬斯克(Elon Musk)已對外表示,2030年將送人類到火星,屆時每個人身邊都會有一個“比人聰明”的器材,2040年每個人身邊都會有一個機器人,這些科技創新都在美國硅谷,因此臺灣學界必須與硅谷連結,半導體作為產業競爭力核心,未來幾年跨入3納米、,將遭遇到物理極限,這些都必須靠學界基礎研究突破。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2/343882.htm

          陳良基表示,他上任后將推動三件工作,分別是支持學術研究、提振產業技術創新與建置科技研究環境,他強調,負責科研獎助的科技部并非冷門單位,他所提供的研究是與民眾未來切身相關的產品,例如目前手機上的虛擬實境與未來的技術。

          “給自己的使命,以科技研究創造‘臺灣價值’”

          “科技研究對臺灣很重要 我給自己的使命是,以科技研究創造『臺灣價值』”陳良基說,之所以特別強調臺灣價值,是因為臺灣在基因定序、半導體等研究領域,持續扮演重要角色,基礎研究對于臺灣產業發展非常重要。

          以臺積電為例,陳良基表示,臺積電10納米量產目前已進入量產,2年后將進入7納米,不到5年將進入3納米、,屆時將面臨物理極限,必須要通過基礎研究突破,半導體以外,其他業界也需要基礎研究支撐,因此臺灣科技部未來將結合學術界產業界,共同推動產學聯盟,希望每年組成5-10個產學聯盟。

          臺積電10納米量產目前已進入量產,2年后將進入7納米,不到5年將進入3納米、

          在深耕創新創業方面,全球高科技龍頭谷歌每年維持成長方式,是并購20家創新公司,因此,臺灣科技部會結合5+2創新旗艦計劃,持續推動創新創業,確保臺灣與全球科技產業的連結。

          “全球未來的窗口在硅谷” 每年遴選博士到硅谷

          陳良基強調,科技發展的愿景,必須有人才支撐,臺灣高教體系目前每年培養5000位博士,要與全世界競爭,臺灣人才就要到最頂尖的場域,因此除了連結在地之外,還要連結國際與未來,“全球未來的窗口在硅谷”,臺灣科技部未來每年將遴選將優秀博士到硅谷,通過硅谷“華山論劍”,讓臺灣優秀人才與未來可能事業伙伴鏈結,引進最新科技。



        關鍵詞: 2納米 人工智能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县级市| 沾化县| 徐闻县| 卢氏县| 砚山县| 上栗县| 佛教| 邛崃市| 偏关县| 天峨县| 凉城县| 宁远县| 福泉市| 延安市| 娄烦县| 黄骅市| 怀仁县| 彭阳县| 新河县| 东乡族自治县| 增城市| 莱芜市| 温州市| 肃南| 越西县| 永泰县| 唐山市| 荆门市| 桐乡市| 亚东县| 徐州市| 隆德县| 陈巴尔虎旗| 丰台区| 新野县| 綦江县| 柏乡县| 高碑店市| 滨州市| 新兴县| 禄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