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人民日報:手機實名制落實難 部分運營商“睜只眼閉只眼”

        人民日報:手機實名制落實難 部分運營商“睜只眼閉只眼”

        作者: 時間:2017-02-09 來源:人民日報 收藏

          監管打擊手機實名制落實難,明察暗訪必不可少,而結合號碼黑名單進行溯源追責,也許能夠讓監管工作變得更加精準有效。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2/343772.htm

          進入2月,連續兩則關于手機實名制的新聞吸引了人們的關注。

          其一,《工業和信息化部關于規范電信服務協議有關事項的通知》開始正式施行,不提供實名就將被斷網。

          其二,工信部組織對虛擬新入網電話用戶實名登記工作進行了抽查暗訪,被暗訪的186個營銷網點中,違規網點達22個,涉及14家虛擬

          一邊是監管部門的明令禁止,一邊則是部分的“跑冒滴漏”,兩則新聞對比著來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行業現狀顯而易見。

          過去的2016年,雖然運營商承諾新入網用戶百分百實名制,且落實了上億用戶的實名補登記,可這涉及公眾人身財產安全的手機實名,顯然還有漏洞。

          無利不起早,部分運營商對實名制睜一只眼閉一只眼,顯然是利益考慮。相比不法利益的誘惑,如果只靠自上而下的監管,很難實現對遍布各地的營銷網點的管控。這個時候如果換一個思路,對未實名手機號的來源進行監管,在操作上或許會更容易。

          比如,無論是公安部門還是一些互聯網企業,都對處于活躍期的涉及不法行為的手機號碼進行了標記,甚至形成了一定規模的號碼黑名單。如果對這些號碼進行溯源追蹤,毫無疑問會追查出漏洞的源頭。

          此外,據媒體報道,在一些不法交易中,還出現了實名手機卡、身份證、銀行卡等全套材料一起售賣的情況。這些“張冠李戴”的實名制手機,隱蔽性更強,危害也更大。這個時候進行溯源打擊,不僅堵住了手機實名制的漏洞,也保護了公眾的信息安全。

          最近幾年,趨嚴的實名制管控讓大部分手機進入了“白名單”,但“跑冒滴漏”卻始終存在。打擊不會停,但打擊的精度和效率,應該成為監管部門優先考慮的問題。而結合已有的號碼黑名單,對涉及不規范操作的運營商進行溯源追責,也許能夠讓監管工作變得更加精準有效。



        關鍵詞: 運營商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万安县| 长沙县| 长岭县| 威信县| 高陵县| 湖口县| 潍坊市| 通山县| 武威市| 治多县| 台东市| 威海市| 大理市| 洪雅县| 永平县| 金阳县| 洛扎县| 平武县| 宁南县| 洪江市| 临朐县| 绍兴县| 来安县| 张家川| 宣恩县| 桐庐县| 临夏市| 龙游县| 屯留县| 贺州市| 台州市| 萨迦县| 清苑县| 雷州市| 横山县| 乌拉特前旗| 南投县| 柘荣县| 枣庄市| 双牌县| 阳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