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運營商干兩年只夠交一年電費,5G基站降耗正大光明,怎成了“偷偷摸摸”

        運營商干兩年只夠交一年電費,5G基站降耗正大光明,怎成了“偷偷摸摸”

        作者: 時間:2020-08-04 來源:IT時報 收藏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2008/416693.htm

        30秒快讀

        1、天熱,食物很難保質保鮮,很容易餿掉。國內電信如同一直處于高溫天中,有關他們的新聞,在傳播過程中很容易走了樣、變了味。

        2、“電老虎”一直是建設發展中最大的絆腳石,按規模2倍于目前4G規模和目前電價水平計算,《IT時報》記者估算得出,一年在電費上的支出將達到2610億元,三家干兩年賺的凈利潤只夠付一年電費,這顯示不符合可持續發展。

        3、只要不影響用戶使用體驗、不降低網絡性能,不管是人工方式還是智能方式,運營商降低5G用電能耗都是正當之舉,怎么就成了“偷偷摸摸”?

        近日,洛陽聯通發布了一則消息,主要內容是“AAU深度休眠降低5G基站能耗”,通俗來講,就是5G基站在深夜時分這樣的空閑時段,進入深度休眠的階段,從而實現降低能耗的目標。

        圖源:中國聯通洛陽分公司公眾號

        消息傳播后,沒想到在自媒體圈發酵了,引發了對運營商5G建設的“花式吐槽”,有人質疑運營商“花巨資建成的5G基站緣何淪為‘擺設’”,有人責備運營商耗不起電費讓自己“通宵5G吃雞榮耀無望”,還有人說“半夜偷偷摸摸關閉5G基站,運營商坑用戶”……還有輿論上綱上線,稱這是因為運營商“大干快上”的5G建網策略失誤所導致。

        對于運營商來說,加快5G發展是在執行國策,為贏得國家長期競爭優勢而出力。

        降低5G基站功耗,是加快5G規模建設、良性發展的必要動作,這是正大光明的事情,而且是需要全社會一起協同去解決的困難,怎么會解讀成運營商是在偷偷摸摸做這件事、變得“不光彩”了?

        01

        一個5G基站每天用電65度

        不降不行

        能耗大、成本高,是目前我國5G建設過程中碰到的突出問題,尤其是高昂的用電成本,讓運營商無法承受,甚至有戲言稱“5G時代電信運營商是給電力公司打工”。

        5G之所以用電成本高昂,在于兩重因素:一是5G時代需要建設更多的基站;二是5G單個基站的功耗遠遠高于4G。

        具體而言,在同等信號覆蓋水平條件下,5G基站安裝數量是4G的1.5至2倍。

        同時,5G基站的單站耗電量更大,5G單站單制式通信設備的用電負荷在4G的3倍左右。

        而且,大部分5G基站采用的是轉供電方式,用電成本遠比電網企業直接供電的成本高出60%~120%左右。

        “我們這兒,平均每個5G基站每天需要用掉65度的電,電價基本上在1元/度左右”,某省級運營商內部負責5G網絡建設的人士說道。如此計算,在此一線城市,單個5G基站每天用電成本就是65元。

        在前不久國新辦舉行的“上半年工業通信業發展情況新聞發布會”上,工信部相關人士介紹,截止到6月底,三家電信企業在全國已建設開通5G基站超過40萬個。

        若按照每個5G基站每天65元用電成本計算,40萬個基站每天需要支付電費2600萬,一年下來需要支付近百億電費。

        更大的麻煩在后頭,因為要達到和4G網絡相同的覆蓋水平,5G基站數量至少是4G基站規模的2倍以上,規模的增加自然帶來成本的提升。

        至今年6月底,我國4G基站達到560萬個。簡單計算,若5G基站最終規模達到1100萬個,而功耗和用電成本仍維持目前的水平,那么運營商一年在電費上的支出將達到2610億元。

        要知道,2019年三家運營商的凈利潤之和只在1300億左右,也就是說,運營商兩年凈利潤正好支付一年的電費。

        圖源:前瞻經濟學人

        02

        半夜關站、深度睡眠、符號關斷……

        人工走向智能

        為了解決5G用電成本高的難題,相關部委、各地政府相繼出臺政策。

        簡單而言,降低5G用電成本的政策支持主要體現在三方面:一、推動轉供電電改為直供電,這是降低用電成本的關鍵環節;二、調降電費定向支持;三、地方資金支持。

        “5G基站1元/度電就是在財政補貼后的電費價格”,上述運營商人士表示。一般來說,直供電的成本在1元/度。

        運營商自然更加積極地考慮和推動降低5G用電能耗和成本。現在來看,正從人工節能方式向著智能節能方式演進。

        所謂人工節能方式,就是周期性評估5G基站的話務量,然后對話務量極低的基站在夜間、凌晨時分關斷。

        “基本上是每周一次,事先設置好,網關每天晚上和白天自動調整,人工只需要每周操作一次。”一位運營商人士表示。

        現在運營商也和設備商等產業鏈伙伴合作,試驗探索智能節能方式,包括深度休眠和符號關斷等方式。

        在這次引發自媒體圈關注的洛陽聯通降低5G能耗事件中,洛陽聯通和中興合作,使用了深度休眠技術,對已經入網的基站頻單元設備(AAU)分不同時段定時開啟空載狀態下的深度休眠功能。

        “進入深度休眠狀態后,基站還處于上電的狀態,定期與核心網進行信令交互,維持在最低的功耗值,但是不提供業務。”一位中興通訊的技術專家表示,深度休眠的節電效果比較好。

        還有一種節電技術,名為“符號關斷”,“比如說,原本是單向四車道的高速公路,每個車道都有人維持秩序,但是到夜間空閑時間,關閉了其中三根車道,只留一根。

        在‘符號關斷’狀態下,大部分射頻單元等都會關閉,從而達到省電的效果。”上述中興通訊技術專家介紹。

        相比之下,“符號關斷”方式比深度休眠節電效果要弱,但是能確保用戶隨時連上5G網絡。

        數月前,江蘇電信已經聯合中興通訊聯合試點了符號關斷、深度休眠以及符號關斷疊加深度休眠的5G節能技術。

        實測結果顯示,符號關斷可實現降耗20%以上,深度休眠使能期間可實現平均降耗60%以上,

        其中,5G二期主力AAU的深度休眠降耗高達80%以上,符號關斷疊加深度休眠后全天可實現降耗30%以上,且在節能期間網絡KPI保持穩定。

        目前,5G網絡負荷較低,只要不影響用戶使用體驗、不降低網絡性能,不管是人工方式還是智能方式,運營商降低5G用電能耗都是正當之舉。

        這是為了推動5G更好發展的階段性措施,讓更多人更多行業能用上更好的5G。

        作者/IT時報記者 錢立富

        編輯/挨踢妹

        排版/黃建

        圖片/ 中國電信、網絡




        關鍵詞: 運營商 5G 基站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阜阳市| 张家港市| 思茅市| 二手房| 新晃| 临湘市| 饶阳县| 旌德县| 大宁县| 盐边县| 卢龙县| 临沭县| 荔浦县| 平利县| 伊通| 康乐县| 台南市| 赞皇县| 大洼县| 庆元县| 潍坊市| 承德市| 丁青县| 贵南县| 儋州市| 民县| 松江区| 左权县| 彭山县| 涟水县| 綦江县| 黄石市| 肃北| 桃江县| 昌吉市| 上犹县| 信阳市| 忻城县| 普宁市| 河东区| 本溪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