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的拐點已破 新能源汽車將進入爆發式增長期
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已經越過占汽車總產銷量1%的拐點,受騙補事件影響,并沒有在2016年呈現出爆發式增長。騙補這一震驚行業的丑聞,倒逼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加速進行調整。新的補貼政策直到2016年年底才公布,此前形勢不明朗導致企業心生彷徨,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長有所放緩在情理之中。
盡管面臨很多問題,但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提速發展。
隨著新補貼政策的出臺,騙補給行業造成的震蕩將逐步消退。現階段,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還離不開政策扶持,補貼政策明朗給企業服下了一顆定心丸,也為產業加速發展提供良好的政策環境。
隨著1%的拐點已破,未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將進入爆發式增長期,消費者的購買需求將為新能源汽車加速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市場需求吸引著傳統汽車企業加快研發和生產新能源汽車。企業已意識到,如果錯過了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機會,未來或將面臨淘汰的危機,這迫使傳統車企內生出加快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動力。
為了搶奪市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實力較強的企業加快了新產品上市的節奏。2017年北汽新能源將有6款新車上市,比亞迪將上市10余款新車,江淮、廣汽、奇瑞等也在加速推新品。此外,奧迪、日產、豐田等外資企業也加快了在中國推出新能源汽車產品的步伐。
另一支不能忽視的力量是新建純電動汽車企業。2016年已有七家企業獲得純電動乘用車生產資質,他們是新能源汽車產業的新兵,也是鯰魚。這些企業有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給新能源汽車市場注入了活力,成為行業加速發展的一支生力軍,同時也倒逼傳統汽車企業加快轉型步伐。
電池是新能源汽車中最關鍵的核心零部件,目前我國有260多家電池生產企業,但真正能夠滿足汽車企業需求的動力電池企業并不多,即電池供應結構性過剩,好電池供應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新能源汽車的發展。2017年,這種狀況將得到改善,進入“白名單”且排名靠前的動力電池企業將加快擴大產能,制約發展的瓶頸或將很快解決。
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整體將呈現加速發展的勢頭,但不是所有車型齊頭并進,發展步伐會有明顯不同。
2016年,騙補事件讓新能源客車行業幾乎停止了運轉,生產企業擔心補貼落地時間不確定造成資金鏈過于緊張不敢加大投入,用戶的選擇難度加大,有些公交公司已有相當長時間沒有更換新能源客車。隨著補貼政策明朗,新能源客車將迎來爆發式增長。
新能源乘用車在限行、限購的壓力和補貼的刺激下,仍將保持快速增長的勢頭。隨著更多城市對節能環保的重視,新能源乘用車的需求還將進一步擴大,筆者認為這種快速增長的勢頭將保持相當長一段時間。
電動物流車被許多人看好,補貼新政的出臺也讓企業明確了發展方向,2017年或將迎來產銷量的大爆發。
氫燃料電池汽車的補貼沒有退坡,對其發展將有極大促進作用。但是,技術的復雜性以及基礎設施的不足仍將成為制約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重要因素。
2016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經歷了年初的震蕩后處于調整期。在這期間,整個產業在反思,也在積蓄力量。2017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將迎來新一輪的快速發展。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