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V面板被斷貨 不吃素的三星把3家日企告了
近日,日本一家電子貿易公司發布聲明稱,三星電子向國際商會(International Chamber of Commerce)申請仲裁,主要是因為面板制造商停止向三星提供LCD面板,三星索賠4.29億美元。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702/343432.htmTV面板被斷貨 三星怒
鴻海子公司夏普(Sharp)去年12月中旬傳出已告知南韓三星電子、將停止供應電視(TV)面板,也讓三星四處尋求新的面板供貨商,甚至拉下臉向競爭對手LG尋求援助。不過夏普斷貨三星,也讓三星怒了,已向3家供貨商求償,據悉其中可能也包含夏普(Sharp)在內。
日本電子零件商社黑田電氣(Kuroda Electric)19日發布新聞稿宣布,南韓三星電子以電視用面板被中斷供應、因而蒙受損失為由,于2016年12月22日向位于美國紐約州的國際商會(ICC)聲請仲裁,仲裁對象為包含該公司在內的3家廠商,求償4.29億美元(約500億日圓)。
黑田電氣表示,該公司原先供應液晶面板廠制造的電視面板給三星,不過因該面板廠突然停止供應面板給三星,導致三星因此蒙受損失,故以包含黑田電氣在內的3家供貨商為對象申請仲裁。
三星申請仲裁的對象除了黑田電氣之外,可能也包含夏普和夏普關系公司。
南韓媒體中央日報日文版1月6日報導,夏普于前月(2016年12月)已中斷供應面板給三星,而此舉已讓南韓、日本、中國等東亞地區發生液晶面板供需問題。報導指出,三星電子每年向夏普采購400-500萬片電視面板,而三星為了填補夏普斷貨的缺口,除已向競爭對手LGD求援之外,也正和中國面板廠進行協商。
從今年年初開始,鴻海將要收購夏普的重磅新聞就在業內廣泛傳開,最終在2016年4月份鴻海與夏普正式簽署了援助協議。這筆“世紀聯姻”可謂是一波三折,歷經重重磨難。鴻海曾經多少次拉響失敗的警報,一度處在放棄的邊緣,但最終憑借十足的誠意,最終抱得美人歸。夏普也不得不為自己連年的虧損的窘境做出戰略上的轉變,在最后時刻接受了鴻海這位“老情人”。
夏普斷供液晶面板解讀
夏普在納入鴻海集團后,取得了顯著變化。在新社長戴正吳的統領之下,他主導的內外部改革已經讓這家百年企業重新煥發了活力。同時為了掌握上游話語權,郭臺銘在鴻海集團內部建立了一項名為“眼球計劃”的商業規劃,該計劃意在整合包含觸摸屏與顯示屏在內的所有與眼球相關的零部件資源。這一計劃無疑運用了夏普在太陽能和液晶面板領域的研發,技術及制造方面的優勢,為富士康代加工3C類產品做出了重要布局,也重新體現了夏普的價值。
目前鴻海的眼球計劃一直都在有序的推進當中,而郭臺銘在最近又建立了一項旨在振興夏普的“天虎計劃”。在外界看來,是鴻海要帶領夏普走向復興之路,但是對于鴻海內部而言,這個計劃實際上就是布置夏普產品的推廣任務。而電視產品作為夏普最為重要的產品線,自然是推廣銷售的重點,未來的營銷范圍將會延伸至智能家居領域。
當然,天虎計劃的核心部分不僅僅局限于推廣產品,為了發力振興夏普,鴻海開始進一步打擊競爭對手。三星作為夏普最大的客戶,在電視產品上每年約有一半的產能都是向夏普采購而來。而郭臺銘在近日做出了一個驚人的舉措,那就是他執掌的夏普和富士康從明年開始將不再向三星和海信提供液晶面板,消息一經傳出,引發了整個行業的震動。
三星電視策略恐被打亂
夏普一直都是通過其合資公司Sakai Display向三星提供液晶面板,據悉該工廠每年會生產1000萬塊液晶面板,而一半都供應給了三星。而在這大約500萬塊的電視面板當中(40英寸以上),約是三星電視總產能的10%,特別是高檔機型的60英寸、70英寸電視面板,夏普是三星的唯一供應商。因此,夏普的斷貨也讓三星考慮修正明年銷售的部分機型的銷量。
原本三星為了對抗LG的OLED電視,計劃在明年大規模推出搭載量子點技術的電視新品。然而夏普的這次突然襲擊,也讓三星的量子點電視策略遭到了阻礙。從中我們也能夠看出,夏普終止對三星的面板供應,就是開始對三星展開攻擊和牽制。三星曾要求夏普撤回中斷面板供應的決定,但是郭臺銘卻表示那就把面板價格提升一倍。
由于三星向夏普面板采購量約占三星全年采購量的8%,所以三星也急忙轉向自家顯示器公司Samsung Diaplay追加訂單。不過Samsung Diaplay近年來智力發展小尺寸OLED屏幕,大幅削減液晶面板生產線,所以產能有限。而群創由于同屬鴻海集團,所以早已拒絕三星的請求。目前三星也在考慮向本國最大競爭對手LG Display采購電視面板,不過最近由于面板供應緊張,LG Display能撥出多少面板額給三星還是個問號。
由于Samsung Diaplay在2017年供應給三星集團內的比重維持在26%,如果內部追加訂單,分配給其它客戶的數量就會受到影響。而Samsung Diaplay最有可能將會減少對索尼的面板供應,因此LG Display也有望取代三星成為索尼的主要面板供應商。據悉索尼將會在明年重新推出OLED電視,最有可能的面板供應商同樣是LG Display,隨著索尼與LG Display合作的深入,有望對三星主推的量子點電視實施進一步打壓。
夏普斷貨三星只為復仇?
其實從兩者的淵源來看,這一次夏普釜底抽薪,擊其不意,卻也在情理當中。如果翻開鴻海和三星的恩怨史,你會發現這件事情來得并不蹊蹺。鴻海向來和三星不和,郭臺銘也從來不掩飾自己對三星的憎惡,這是人盡皆知的事情。郭董曾經多次在公開場合表態非常厭惡三星,而這次似乎真的到了三星償還的時刻了。
早在2008年,三星和LG曾經聯手打壓奇美(鴻海子公司)與友達面板廠。當時三星和LG一直都在持續采購臺企面板,而金融危機到來后立刻大幅撤單,導致了臺灣面板廠損失慘重。奇美在當年10月出貨量銳減四成,而三星卻順勢拿下約24.5%的市場份額,行業的領先地位加以鞏固。可以說同樣的手段三星也對富士康使用過。
同時在2010年,全球最大的四大顯示器廠商三星、LG、群創、友達曾陷入顯示器價格操縱一案中,最終結果是除三星之外的其余3家廠商都遭到了巨額罰款,三星則因為做了污點證人而并未損失一分一毫。而奇美作為鴻海集團旗下顯示器廠,在這場案件中無奈被歐盟重罰了3億歐元,郭臺銘曾痛斥三星是專打小報告的小人,并表示打敗三星是他的終身目標。
從過往的事件來看,夏普此次堅決斷貨三星也有一部分是由于以往的私仇。在鴻海收購夏普之后,郭臺銘手上已經擁有夏普和群創兩大顯示器廠,預計在未來鴻海也將對三星展開全面的攻勢。而最近的一次戰役也很快就將在2017年初打響,由于新一代iPhone將在高配版本上采用OLED屏幕,其中富士康和三星就是最大的潛在供應商。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