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EEPW首頁 > 手機與無線通信 > 業界動態 > 華為股權結構:8500人共同擁有 任正非僅占1.01%

        華為股權結構:8500人共同擁有 任正非僅占1.01%

        作者: 時間:2016-12-20 來源:澎湃新聞 收藏

          12月18日,在第一屆國家發展論壇上,國際咨詢委員會顧問田濤在演講中講到,在全球經濟整體衰退,包括整個行業整體衰退的大背景下,如何達成了這樣一個持續高速成長,有質量的高速成長的現象,其背后的核心動力是他基于人性之上的制度設計、制度創新和制度變革。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41802.htm

          田濤表示,任正非過去28年雖然也關注公司的財務、公司的人力資源、公司的經營,但是他更多的精力是用于這個公司文化的建設、制度的建設。而且更多的時間是用于對這個公司的文化與制度之上的依賴。

          在,普遍認為傳統的股東利益最大化是舊時代的產物。田濤表示,在今天這樣一個資本過剩、產品過剩的時代,人,尤其是知識勞動者,包括企業家,各階層的管理者和全體員工,他們才是企業持續發展、長期發展的根本動力所在。所以華為的核心價值觀有一條,就是以奮斗者為本。核心內涵就是要讓勞動者,尤其是知識勞動者參與公司發展成果的分享。

          以下是澎湃新聞對田濤發言的摘錄:

          華為公司成立于1988年,開始創立的時候只有21000元人民幣的創始資本金,只有三位員工。28年之后的2015年銷售額達到了3950億元,擁有17.6萬名員工,這些員工中國籍分布有165個國家,外籍員工將近5萬人。華為今年的銷售額預期會達到800億美金,也就是5500億人民幣左右。

          在全球經濟整體衰退,包括整個行業整體衰退的大背景下,華為如何達成了這樣一個持續高速成長,有質量的高速成長的現象,其背后的核心動力是他基于人性之上的制度設計、制度創新和制度變革。

          華為普遍分享的制度設計

          我重點講講華為的制度設計的一個核心點。就是他的普遍分享的制度設計。華為的這樣一種普遍分享的制度設計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個是財富的充分分享,第二個是權利的充分開放,權利的充分釋放。第三個是17.6萬不同種族、不同年齡的知識勞動者成就感的共同分享。

          我們先看看華為的分享制度實驗的財富分享,華為是什么樣一個股權結構呢?華為是一個勞動者普遍持股的這樣股權制度。在17.6萬人中,由于中國公司法的限制,中國之外的員工,還有一些新員工不擁有公司的股權。

          今天的華為股權的結構是8500人共同擁有這樣一家公司,沒有任何的外部財務波動。創始人任正非僅擁有這家公司的1.01%的股權。那么這是華為快速成長、健康成長的一個根本的股權制度設計。這是他的一個核心點。有人認為正是這樣一個普遍分享的股權制度,帶來了華為的人人做老板,共同打天下的一種現象。但是這只是說對了問題的一半。

          華為認為,資本是承擔了風險的,他們理應得到合理的回報。但是資本應節制自己的短期追求和過度的貪婪。華為認為傳統的股東利益最大化是舊時代的產物。在今天這樣一個資本過剩、產品過剩的時代,人,尤其是知識勞動者,包括企業家,各階層的管理者和全體員工,他們才是企業持續發展、長期發展的根本的動力所在。所以華為的核心價值觀有一條,就是以奮斗者為本。核心內涵就是要讓勞動者,尤其是知識勞動者參與公司發展成果的分享。

          勞動者普遍分享公司

          過去28年華為的勞動者年平均收入之和,包括工資、獎金,加福利是股東分紅的3.1倍。正是這樣的勞動者普遍分享公司發展成果的機制,才充分地調動了華為的中國員工的積極性,也同時充分地經歷了華為全球的很多外籍員工的積極性。

          我走過華為很多的地方,包括歐洲的一些高端的科學家,世界頂級的科學家,他們跟這個公司所構建的一種叫做共同體的感情,這樣一種紐帶,應該說是能看見的。

          正是依靠這樣一種財富充分分享,權利充分分享,成就感充分分享,華為謀求和正在構建的是三個共同體。一個是全體員工的利益共同體,第二個是在利益共同體之上的命運共同體,第三個是基于命運共同體以上的使命共同體,擁有使命共同體的高端科學家們,他們引領這個公司走過了過去28年,明年是華為的第30年。但是未來華為面臨的挑戰也是巨大的。

          我們為什么要講制度的創新,制度的變革?就是任何制度在它不停的時空條件下,制度的紅利都會呈現出衰減的趨勢。普遍分享帶來的是17萬人的群起奮斗,群起奮斗帶來的是快速成長,帶來的是繁華,但是繁華背后帶來的是腐化,有可能是組織上的山頭現象。

          華為今天可以說處于歷史上最好的時期。但是我個人認為,任何的外國競爭對手,都不構成對華為的毀滅性的打擊。能夠打敗華為的永遠是華為自己。所以華為必須持續的進行制度創新、制度優化和制度變革。

          任正非過去28年他雖然也關注公司的財務、公司的人力資源、公司的經營,但是他更多的精力是用于這個公司文化的建設、制度的建設。而且更多的時間是用于對這個公司的文化與制度之上的依賴,而不是對個人的依賴,更多的時間用于在關注這個組織是否會走向腐化,是否會形成大大小小的山頭,大大小小的利益集團,是否會形成成功之后這個組織的大而封閉。

          今天華為的組織變革應該說進入到了一個新的階段,這個新的階段的核心特質,就是要構建這個公司的輸血和換血機制,但是輸血和換血的變革又要以健康的、核心的、不流血的方式進行。

          那么以我對華為的近距離,最密切的觀察,包括華為新的變革,我認為華為新變革是以簡化管理為核心,以針對這個公司可能出現的叫做大公司病,腐化進行的變革,我認為是艱難的,但是一定會是成功的。



        關鍵詞: 華為

        評論


        相關推薦

        技術專區

        關閉
        主站蜘蛛池模板: 玉田县| 五原县| 探索| 凤阳县| 泰州市| 保靖县| 洪湖市| 夏河县| 富蕴县| 金阳县| 韶关市| 亳州市| 固原市| 泾川县| 铜鼓县| 长丰县| 滦南县| 松滋市| 固原市| 九龙坡区| 诏安县| 庆城县| 乌拉特前旗| 安塞县| 凌源市| 济宁市| 泽普县| 乡宁县| 邵阳县| 陕西省| 通州区| 湖州市| 常山县| 双城市| 容城县| 长白| 岚皋县| 中山市| 晋江市| 普陀区| 科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