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芝副社長:“3D NAND將挑戰(zhàn)200層單元積層”
“三維閃存需要挑戰(zhàn)200層左右的存儲單元積層”。東芝代表執(zhí)行董事副社長兼存儲與電子元器件解決方案公司社長成毛康雄在2016年12月14日開幕的半導體相關展會“SEMICON Japan 2016”(東京有明國際會展中心)的“半導體高端論壇”上登臺發(fā)言,并如此介紹了該公司的三維閃存(3D NAND)高密度化戰(zhàn)略。
本文引用地址:http://www.104case.com/article/201612/341691.htm成毛以對比15nm工藝2D NAND(二維閃存)的形式,介紹了東芝供應的3D NAND“BiCS FLASH”(48層TLC產品)。BiCS與現有2D NAND相比,存儲元件密度可達到兩倍以上,可靠性(擦寫次數)可提升至約10倍,性能(程序速度)可提高至約兩倍,功耗可降至約一半。存儲芯片的最大容量方面,15nm工藝2D NAND僅為128Gbit,而48層3D NAND可達到256Gbit。東芝打算運用3D NAND的這些優(yōu)點,開拓數據中心用SSD等要求容量大、可靠性高的市場和用途。
而且,東芝已從2016年7月開始提供64層3D NAND(256Gbit產品)樣品,并投放了量產晶圓。成毛稱,“2017年可通過64層產品覆蓋相當一部分供應bit”,對啟動量產充滿信心。據稱,該公司目前正在開發(fā)512Gbit的3D NAND。
成毛就3D NAND表示,東芝今后將為進一步實現高集成化和低成本化開發(fā)多種技術。關于三維方向存儲單元積層,成毛稱,“當然會推進100層的單元積層”,然后表示,該公司的目標是實現篇首提到的200層。而且,隨著積層數量的増加,東芝還將致力于縱向尺寸的縮小(薄型化)。另外,關于縮小芯片面積的技術,該公司將推進外圍電路和存儲陣列的高效配置。成毛表示,“將把外圍電路配置在存儲單元下面”。
評論